第12章忧危局苦思贤臣逃西蜀急盼良弼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章忧危局苦思贤臣逃西蜀急盼良弼

“如今的局势,错综复杂、混乱不堪。有谁能够帮助朕呢?

有谁能够帮助朕父子,扭转当前这种不利的局面,拯救天下无辜无助的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呢?”

李隆基茫然无计地自言自语道,“如今的大唐帝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朕到底应该依靠谁呢?

朕手下的衮衮诸公,文武大臣,有谁,能够自始至终地效忠于朕,协助朕,扭转乾坤,让帝国转危为安呢?”

2

想到这个棘手的问题,李隆基不由得皱起眉头,叹息了起来。

“唉,朕手下这些饱食终日的贵人,怎么竟然没有一个,可以成为朕的依靠呢?

唉,你们这些人啊,让朕怎么评价你们呢!你们只知道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地办事。做官行,救急就不行了啊!

朕要想要与你们,探讨、探索国家的大政方针,研究和制定平叛、治国的方略,怎么能行呢?

你们中的很多人,不是没有济世的才能,而是你们的才干谋略,没有用到正路上去啊!

你们目光短浅,唯利是图,利令智昏。你们既没有高贵的心灵,也没有悲天悯人的慈悲心怀。

贪欲常常会迷惑你们的眼睛,使你们只能够看见你们个人的利益啊!

你们常常思考的,只是你们个人的私利,怎么能够想到帝国的前途呢?

自然而然,你们心里就不会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宏大的谋略,为天下百姓谋利的打算了。

你们一心看重的,只是追求你们自己的利益,宣泄你们自己的私心和欲望。哪怕只是一点充满诱惑的蝇头小利,你们也会趋之若鹜。

你们哪里能够顾得上,我大唐王朝,江山社稷的长远利益呢?

像你们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成为朕的依靠呢?

而朕当前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能够辅弼朕父子,扭转乾坤的能人,是能够卫护朝廷,保卫江山社稷的勇士和智者啊!

这样的人,朕的朝廷中有吗?他能够帮助朕吗?”李隆基十分疑虑,心里也没有底。

3

“朕后悔啊!朕到了今天,才开始清醒。

朕一向自诩识人,为什么到了紧要关头,却发现朝中无人呢?

宫廷副总管袁思仪之流,你们一向受到朕的宠信。然而你们的表现,是多么令朕失望啊!

朕今天才发现,你们这些可恶的家伙,凡事皆是利益当头,心里居然没有一点点的高节信义。

朕今天才明白,你们这些人心里所想的,都是你们个人的利益。你们怎么可能,为帝国尽心尽力地办事呢?

平日里,你们哪些家伙,对朕这个皇帝,唯唯诺诺,常常对朕信誓旦旦地发誓,要对阵誓死效忠。

到了紧要关头,你们却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

现在想来,你们的誓言,不过是讨好朕的话语,不过是为了捞取你们的好处,而对朕的欺瞒之语!

朕当初,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呢?

如今看来,你们这些人,早就抱着首鼠两端之心了,在朕和安禄山这个恶贼之间,选择站队。

朕终于明白,你们这些家伙,是最靠不住的。

你们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甚至有可能,会背离朕这个一直厚待你们的朝廷和皇帝,前去投靠安禄山叛贼,出卖朕父子。

朕一定要注意堤防着你们。

既然你们,不会真心实意地尽忠于朝廷,效忠于朕,肯定也不会,尽心尽力地为朝廷服务,为朕分忧的。

唉,朕当初怎么那样糊涂呢?一直没有看穿你们身上的画皮。

唉,如今,朕要到哪里,才能够寻找到,能够帮助朕,成就光复大唐社稷的伟业,扭转危急的时局的贤才与智士啊!

朕只有依靠诸葛亮,王猛之类的贤臣,才能拯救社稷于危难之中啊!

而诸葛亮,王猛这些有识之士,你们如今又在哪里去了呢?朕将到何处,去召唤你们呢?”李隆基绞尽脑汁,不停地在朝臣中去搜寻。

“如今看来,朕的确不能再把国事,寄希望于那些花言巧语的人了。

你们这些人就喜欢甜言蜜语,一副道貌岸然的神态,就知道一心揣摩朕的心意,一心讨朕欢心。

到了危急关头,你们是一点用处也没有。

和平年代,朕用你们这些人,来装饰装饰朝廷的门面,讨取讨取朕的欢心还行。

但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要依靠你们独当一面,成就千秋大业怎么能行呢?

你这些人啊,权高位重,争权夺利行,但当处理国家大事时,却只能够表现出你们的弱智和短视。”

“但如今,朕究竟应当依靠谁,来帮助朕,协助太子,平定叛乱,使国家复兴呢?”李隆基陷入了深思之中。

“办事一定要深思熟虑,要当机立断地做出决定。优柔寡断,草率行事,是会葬送平叛大业,葬送大唐帝国的。”李隆基不停地告诫自己。

4

“郭子仪,李光弼等这些统兵将领,具有将帅之才,的确可算是朝廷中最优秀的大将了。

这二人带兵打仗的智慧、勇敢,对朝廷的忠诚,也足够令朕放心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