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谈判说服力之展开攻势 - 谈判说服力 - 李力刚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谈判说服力 >

第4章谈判说服力之展开攻势

本章聚焦

展开攻势

◎到底谁先出牌?何时出牌?怎样出牌?

◎谈判前要作哪些准备?

◎如何因人而异,采取不同攻势?

◎如何高水准地赞美?

◎如何做到与任何人都一见如故?

◎如果谈判之前就处于劣势怎么办?

一、蓄势待发,后发制人

1.谁先亮牌谁先死

大家都知道鸿门宴的故事,其实鸿门宴就是一场谈判,一场刘邦和项羽之间的谈判。参与这场谈判的都有谁呢?刘邦和他的谋士张良,他的部下樊哙,项羽和他的谋士范增,还有项伯。这场谈判的现场是非常紧张的,因为关系到双方的生死存亡。刘邦在头一天晚上,不知道到时候该怎么出牌,就问张良:“为之奈何?”张良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也是心中没底,所以不能出牌。但是之前从项伯那里得到了很多项羽那边的消息,也算是作了些准备。

在鸿门宴上,本来项羽一方商量的计策是,只要范增一举起玉佩,项庄就出来舞剑,并趁机杀掉刘邦。但由于项伯一心想要帮助刘邦,所以出来跟项庄对舞,实则是保护刘邦。后来张良看出了其中的玄机,就让刘邦借口上厕所赶紧逃走了,项羽还没明白呢,还是喝得很尽兴。就这样刘邦溜走了,把范增气得半死。

从中可以看到,尽管刘邦一方在赴鸿门宴之前已经作了些准备,但是他并没有急于出牌。而是等到对方出了牌,才采取相应的对策。项羽频频出牌,但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反而是刘邦在迟迟不出牌的时候,等到了很多机会。

在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有一次我得到一笔钱,当时家里在银行有欠款,还欠着老丈人的钱。这时候老婆问:“你看是先还银行的还是先还爸爸的?”按说银行借款是有利息的,而老丈人的是没有利息的,还是先还给银行比较划算。但实际没这么简单。听老婆这样问,我就说:“那你怎么想的?”老婆说:“我就是没想好,才问你的。”我说:“那你就看着办吧。”结果老婆很不高兴地说:“你少来,轮到你做主了,你就不说话了。”

所有这些例子,其实面对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在谈判中,到底谁来先亮出第一张牌?买方、卖方,我方、对方,甲方、乙方,强方、弱方……在对方高开之后,轮到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非常关键,甚至能够直接决定谈判的成败。

在谈判中有一个一定要坚守的不变宗旨,然后以不变应万变。这个宗旨是什么呢?

有位先生看中了我的话筒,想要买。他会先问:“你这个话筒多少钱?”我作为卖家就会问他:“您对这种话筒了解吗?”“不是很了解。”“那我来给您介绍一下,这款话筒是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制造的,您用它说话的时候,只要轻轻靠近就行了,它的声音非常逼真、非常清晰。您可以试一下。”他就用这个话筒试了一下,我问他:“您喜欢这里面传出的您的声音吗?”他答道:“喜欢。”我赶紧说:“喜欢就买了吧。”然后报出话筒的价钱。我又问:“您买几个?”“我就要一个。”“那是这样,本来平时这款商品都有促销的,但周末因为买的人多所以没有促销,正价是1800块,但我还是给您个促销价1700块,您看怎么样?”他说:“你的价位太高了,超出我的心理预期了。”“那您的预期是多少呢?”我问他。但他只是说:“你给个最低价钱吧。”我就说:“那1699块好了。”他还是说:“太高了。”我只能说:“我给您说的价钱,您永远都会觉得高。但是1699块真是我们目前的最低价了,不能再低了,您可以看下我们的销售记录,今天卖的价钱都是1700块。”他竟然还是不为所动,说:“那算了吧,我的预算不允许,我只能去别的地方了。”我赶紧问:“您的预算是多少?”他竟然还是不松口,坚持说:“你就说个最低价吧,在我预算内我就买了,超出我的预算就算了。”“您是真的想买吗?”“当然是真的想买。”我还是坚持让他说价钱:“您说个价吧,能卖我就卖给您。”他终于说了个价钱,500块。“好,拿走,成交。”“谢谢。”

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尤其是在市场买菜或者买衣服的时候。上面例子中的这位先生最后还是先说了价钱,很明显就是上当了,使得自己的利益受损。其实那个话筒可能就值20元钱。在这个情境中,如果说这位先生错了,那么他错在哪呢?错就错在他在心里没底的时候,随便出了牌。我开的价钱是1700元,这是严重高开。

从这里可以总结出谈判中的两句至理名言:

第一,谁先说话谁先死。

第二,永远不能“自杀”。这里是说不要自己往下杀价,因为你一旦把价钱降下来,就说明你报的价钱是虚的,别人会继续探你的底。

2.轻易着急,必然被动

假如你是一个卖鞋的,而我是一个买鞋的。我肯定先问:“你这鞋多少钱一双?”你说200元。我当即说:“好,买一双。”你肯定会后悔,早知道这么痛快就应该多说点了。那么假设我再问一次,多少钱一双?你说2000元。我一听,还是“好,拿一双”,典型的不差钱。这个时候你还是会后悔。这说明,这样报价是不对的。那到底该怎么出牌呢?

大家都经历过面试。面试的时候,最后人力资源人员通常会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可能会问公司的薪资水平是怎样的,而且在问的时候,没什么底气。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源人员都会反过来问:“那你期望的水平是怎样的?”你说:“我不太了解像我这样的员工,在你们公司具体的待遇是个什么情况。”通常他们这时候会说:“很抱歉,我们这边工资水平也是根据个人能力,及进入公司后的表现评估做出的,没办法给你一个具体数额。”他们会继续问:“你就说一下你的底线是多少?”这个时候你也没办法了,来了句“不能低于3500”。结果,上班后你发现,你的工资刚好就是3500元。可以说,出现这个结果,就是因为你在谈判中犯了忌。

说了这么多,直白点,其实就是“踢皮球”的问题。你踢给我,我再踢给你,但是这皮球最后还是会落到一个人的手上。到底会落到谁的手上呢?卖方?弱方?最后都会落到那个着急的人手上。

我在郑州上课的时候,遇到一个学员,他是一个公司的老总,我们都称他为韩总,在上课休息期间他找了我很多次,想要向我咨询。韩总的企业是做铁矿开发权买卖的,他属于中间人,简单说就是我们说的中介。他是丙方,由他找到甲方和乙方进行买卖,他在中间起到牵线拉桥的作用,在甲乙方之间签居间合同。

买方问他说,你报价多少?他的底线是500万元,但一开始不可能就报底价,他就报了650万元。人家一听就说太高了。他就坚持,说“那没办法了”。其实对方的董事长都亲自过来了,说明他们对这个交易是很重视的。但是看到报价确实比较高,就说“你这条件我们实在没办法接受”,就走了。

这样一来,压力就转到韩总这边了。而且,对方走了之后,一个月都没有跟韩总联系。这时候,韩总就有点着急了,于是主动给对方打电话,问:“这个矿你们还要吗?”这个电话一打,很明显,韩总就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境地了。对方说:“那你价钱是不是能降下来?”韩总想了想,就说最少600万元。对方听了,还是觉得贵,而且也没有提出继续进行谈判。这事发生在2008年年底,大家都知道当时的情况,经济危机影响非常大,很多公司都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韩总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了,于是他只好又给对方打了第二个电话,而且这次直接亮出了底价:“500万,最低也就是这个价了,要就要,不要就算了。”可是对方竟然还是那句话:“太贵了!”

很明显,这时候对方已经看到韩总急于出手,当然是不遗余力地压价了。事情之所以发展到这个地步,主要是韩总在谈判策略上出了问题,后来他主动给对方打电话,就把主动权交到了对方手里,这是谈判中的大忌。

所以,你一旦着急,就会变成被动的那一方,处于弱势的位置。其实,不管做什么,不管是在商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都不要轻易着急,太过情绪化,这样会暴露自己的很多弱点给别人,然后使自己陷于被动,就很可能导致谈判失败。

二、信息助势,掌握主动

双方进行谈判,最大的压力往往来自于信息不对称。所以,谈判之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搜集和掌握足够多的信息。这样,才有可能在谈判中处于主动的位置。细心的人会发现,在买卖交易中,采购一方往往会第一时间提出价钱的问题,但销售一方,通常不会一开始就谈价钱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双方的一种博弈。

我干了多年的销售,见过很多的采购,他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谈价格。做销售的时候,就想着哪天做了采购,也要一张口谈钱,感觉非常占据主动。

后来,有一次我们需要做广告,我就成了向广告公司进行采购的,有很多广告公司的业务销售跟我打交道。很多人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要做广告。我说是。对方说:“那能不能去拜访你一下?”我说:“不要,你先给我报个价钱吧。”一听价钱不合适,我就直接拒绝了,免得浪费双方的时间。在拒绝很多公司之后,最终我选择了一家,这家公司的这位业务员非常聪明,他在和我谈之前,就搜集了足够多的信息,包括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们产品的情况,等等,这样他就很容易占据主动,也让我比较信服。他问了很多有针对性的问题,这就引发了我的兴趣。销售的核心就是问傻瓜式的问题,只要让对方回答,就会占据更多的主动。

所以,在谈判进行之前,搜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会发问,而不只是被动地回答对方的问题。拿之前那个卖鞋的例子来说,有人问你这双鞋多少钱,作为卖家,你不能急于报价,这个时候要发问。问对方是要买给谁穿的,要多大码的,想要什么颜色的,要几双,等等。根据这些情况你再报价,会比较有根据,买家也不会觉得你是在瞎报。

当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即使胡乱报价,影响也不大。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是国际商务中涉及很大金额的谈判,这样盲目报价,是非常可怕的,会造成严重后果。报价太高,显得我方没有诚意,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报价过低,又会给我方造成严重的损失。这都是不合适的。所以,说白了,还是谁先说话谁先死。

兵法常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谈判也是一样,我们一定要做到在谈判开始之前,就对谈判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明确谈判中哪些是我们最需要注重的细节。一般而言,以下两项工作至关重要:

第一,谈判中的议题问题。正式开始谈判之前,一定要确保自己对谈判议题比对方更了解。其中,解决价格难题又最为关键。你必须对此作充分的调研,并确保调研后,就能确定产品的基本价格。

第二,谈判对手问题。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了解其谈判以外的个人要求。除常规资料外,还可以先从外围开始,比如接触其所属组织,或者其亲友。从侧面多角度地了解其个性与特殊需求,便于谈判时有针对性地展开攻势,在谈判各环节中占据主动与优势。

此外,还要始终记住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表里如一的。因此一定要挖掘和发现“隐讳事机”。比如,也许某位客户除了买东西外,还想和你的公司建立一种关系;也许他是想了解一下你的生意运作情况,以便他进入这一领域;也许他是想教训一下另一位竞争者;等等。这些隐藏的动机很难被发现,所以,你应该尽最大可能地去收集有关这些动机的信息。知道别人的动机越多,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同时,记录相关信息。谈判开始前,先在脑中列张清单,最好是写下来。一般情况下,做好记录,即使立即丢弃,也能让你更好地回忆起相关的内容。此外,记录还能作为证据。如果对方信口雌黄,出尔反尔,你就不必怒气冲天或束手无策,只需说句,“让我们查查记录”或“根据我们的记录反映……”,既可用作缓兵之计,而且也会比直接说“你说过……”,要少很多直接的对立感,这样也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争端,使谈判能得以继续进行。

三、因人而异,变换攻势

1.面对上级的谈判

在谈判中,双方都想强势一些,压过对方,但这种强势并不是用语言的威胁,或者直接跟对方表明自己的强势,这会伤了双方的和气。比如,没有人会在谈判前,先跟对方说“我这人脾气不太好”这样的话,对方会很反感。其实不只是在谈判中,就是在平常的工作中,你也不能这样跟你的领导或你的员工说,那样的话,领导估计就不用你了,你的员工也会无法忍受。如果不在语言上强势,又想委婉地达到目的,该怎么办?可以让对方做选择题,这样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占据强势的位置。

比如,你的上级交给你一项工作,你做好方案后,跟领导说:“您看下我们做的方案,我们觉得这个方案是最好的,请您签个字吧。”领导听了这话能高兴吗?肯定不会高兴,因为你直接把他忽略了,你拍板定案了,那还要领导干什么呢?所以,这种情况,你应该这样说:“我们准备了很多方案,内部讨论的时候舍弃了一些不成熟的,选出了两个比较成熟的方案,觉得都不错,但我们经验还是没您丰富,资历不如您,眼光也不如您,所以,还是请示您,看哪个方案更好一些。”这样的话,既能让领导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也能体现他的重要作用。

2.面对下级的谈判

我在公司中还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位员工跟我说:“我对我的工资不满意。”我就问:“为什么?跟你同时来的其他三个人都是这个工资,他们都没有意见。”他说:“我跟他们的要求不一样。”那我自然要问:“你凭什么要求更高的工资呢?”他说:“我能为公司带来特殊的价值,你只有相信我一次,我才有机会展示。”我就问:“你要求工资多少呢?”他反过来问我:“你准备给我多少钱?”我说:“你先说你的需要。”他说:“不,你是老板,还是你先说。”结果,我俩就僵在那里,谁都不肯先说。最后,我考虑了半天,还是先说了。我说:“我不可能单给你一个人加钱,要加的话,其他跟你一起来的三个人都要加钱,那就这样,四个人每个人每月加500块。”结果,他竟然还是说这不是他想要的。

所以面对下级的时候,就不再是二选一了,而是开牌的时候逼对方透漏信息,让对方先开口。

3.面对平级的谈判

面对平级的时候,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