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书法:独一无二之天职
谈书法:独一无二之天职
书法,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顾名思义就是书写历史。孔子言,《春秋》的著录,目的在于“拨乱世反之正”;而司马迁写《史记》,则是为了“述往事,思来者”。在《汉典》中的“历史”的定义为“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由此可知,历史一定要是真实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发生在过去的事实。
这些事实通过史学家收集整理编纂等文化活动,就形成了史学这一个文化产物。史学不仅是一门社会科学的学问或者说文化,它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之下,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
历史的书写
中国古代的社会是封建专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历史就是封建专制下的历史,它表现着着封建专制的现象,也服务于封建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古代的史学家修史书法,就如同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言,目的在于“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达成资治通鉴的目的。
但是不管哪一种史书言论,终究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随着封建社会逐步没落,一代文人受近代文化所启蒙,越来越感觉旧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现的要求,在提倡新文化的同时,也希望能开拓出一条新的史学之路。
梁启超的《新史学》就是出现在这样的一种革故鼎新的历史条件之下,他追古视近,以犀利的语言批判旧史学的荒谬缺憾,倡导一种能够适应当下社会的新史学。事实上,这种倡导也是梁启超以资产阶级史学家的身份对旧史学文化的深刻批判。
《新史学》一文可按内容来分为6部分,这6个部分对应的分别为“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论书法”作为新史论的重要的一部分,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书法的功用
在《论书法》中,梁启超说:“新史氏曰:‘吾壹不解夫中国之史家,何以以书法为独一无二之天职也。吾壹不解夫中国之史家,何以以书法为独一无二之能事也。吾壹不解夫中国之史家,果据何主义以衡量天下古今事物,而敢嚣嚣然以书法自鸣也’”。
这里所说的“新史氏”就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在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的革命学家,他们用自己在西方留学中所学到的东西在我们的大地上使用,描摹想象出他们自己的历史观。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书法具有如此重大的功用,他们更不能清楚地了解到中国书法怎么会成为“中国之史家”以及中国文人和士大夫的“天职”“能事”,甚至成为“衡量天下古今事物”的尺度。这也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书法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书法在中国历史的位置无可替代,如果要选择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中国文化,哪一种合适呢?是占卜文化吗?不是。因为占卜是商代时期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虽然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创造出了文字,但那个时期的文字创造的目的并不像我们现在所认为一样,它并不用于人类之间的交流或者说感情的促进。
在中国文化中,最初的甲骨刻辞的主要目的只是用来和神灵、祖先交流、问卜;从另一个方面讲,书法几乎与各门学派以及中国的美学体系都有着各种各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书法一直是用来提升自我修养的一种有效手段。书法艺术与其他自然科学门类的文化有本质上的不同,从一开始,它就具备了形而上学的哲学意义。
正因为如此,在世界文化流淌的长河中,中国书法文字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是传承中华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使得我们的文化得以保存至今,没有发生过消亡或断层的现象。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本思维,使得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虽然有一些创造发明,却始终不善于利用这些自然科学的成果。
与西方文化相比,在自然科学领域他们真的是非常聪明,他们确实发明了很多的东西,但是他们也聪明地利用了很多人类科学史上的成绩。就拿火药来说吧,火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可是我们并没有很好地挖掘它的深层功用。在被大规模运用于战争之前,最大的应用不过就是在节日里面玩玩烟花仅供娱乐罢了,而用在军事上的时候却是少之又少。
在梁启超的观念里面,中国人摒弃火药在军事上的用途,确实是一种具有哲学以及人类生态学的智慧的绝顶聪明,这不用是古代历代统治者对于人权的仁慈保护,是对于仁德的宣扬,是对于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捍卫。
在冷兵器时代,中国军事史占据了世界是的绝大部分。战争的目的并不是灭绝式的消灭种族,而是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为什么现在人们却常常津津乐道于火力具有如何猛烈的态势?原因显而易见,一旦地球人都牵扯到这些自杀式的疯狂的杀戮中去,当我们都忽略了生存与发展,当世界已经没有可供生存的土壤的时候,世界对我们还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我们的自然科学逐步变得强大,我们开始知道小小的原子核爆炸开的巨大威力,于是乎,我们就发明了这样的武器。但是换个角度,我们设想,如果这样的工具被无良的恐怖分子抑或被很多无知的人们,得到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我们没办法去想象那样的骇人的场景。况且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研制出这样惨绝人寰的武器,未来终将有一天,类似的武器会流落到恐怖分子手中。这才真的是可怕之至。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让人心生寒意的假想,才更能显示出中国书法温文儒雅特质的难能可贵。
书法的真正意蕴
如果对中国的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很容易发现中国艺术一大部分都是在或“儒”或“道”的徘徊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中庸的特性的。书法作品承载着作者情感世界,它是作者的情绪使用笔尖在纸上的展现。如果我们没有领悟到书法的这层审美意义,就没有办法进行真正的书法学习,也就没有办法达到“道”的至高境界。不了解“书以载道”的真正内涵,我们也就不能真正理解或者读懂古代经典的书法作品。
书法需要写字但绝对不是仅仅局限于写字。是的,写书法是写字,但写字绝对不会成为书法的全部。从更深选的意义层面上讲,在书法艺术中凝结着的,是一个民族伟大的审美追求与精神依托。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文化古国,汉字的文化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深刻。
对于拥有五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的我们来说,书法对于中国的意义显然不只是艺术欣赏。不论是什么时代,抑或是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都是必不可少的,应将书法作为我们每一个现代中国人必学的技能之一,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国青少年继承文化发展未来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