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说,还是不说(2)
第20章说,还是不说(2)
当传讯这位乳母时,她有意走到武帝面前向他辞行,用哀怨的眼神注视着武帝,几次欲言又止。汉武帝看着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有心想赦免她,又苦于君无戏言,无法反悔。 东方朔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知道时机成熟了,便走过去,对那位乳母说:
“你也太痴心了,如今皇上早已长大成人,哪里还会再靠你的乳汁活命呢?你不要再看了,赶紧走吧。”
武帝听出了东方朔的话外之音,又想起了小时候乳母对自己的百般疼爱,终于不忍心看乳母被处以刑罚,遂法外开恩,将她赦免了。
东方朔一番反弹琵琶终于救了乳母。同样,齐国的晏子也深谙此道。
一次,一个马夫杀掉了齐景公最爱的一匹老马。因为那匹马实在太老了,又得了一种怪病,马夫怕那匹马把疾病传染给别的马,便擅自作主,将老马杀了。
哪知,虽是匹老马,在齐景公的眼中却仍是他的爱物,毕竟那匹马跟随他那么多年,多少次随他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却被人擅自杀掉了。景公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左右绑了马夫,他要亲自杀了马夫为自己的爱马报仇。
那名马夫没想到自己尽职尽责,一番好意竟惹来了杀身之祸,早已吓得面如土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晏子在一旁看见了,急忙拦住齐景公:
“大王不必着急,你就这样杀了他,他连自己犯了什么罪都不明白便送了命,太便宜他了。臣愿替大王历数他的罪过,然后再杀也不迟啊!”
齐景公一听,言之有理,便答应了晏子。
于是,晏子走近马夫,装作气急败坏的样子,用手指着马夫,厉声说道:
“你可知犯了什么罪?”
“不,不知道。”马夫早已站立不住,浑身颤抖着说。
“第一,你为我们的国君养马,却把马给杀了。虽然那匹马又老又有病,但它是国君的马。就冲这一点,此罪当死。
“第二条,你使我们的国君因马被杀而不得不杀掉养马之人,此罪当死。
“第三条,你使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养马之人,此事必会遍传四邻诸侯,使得人人皆知我们的国君爱马不爱人,得一不仁不义之名,此罪又当死。
“第四条……”
晏子还要接着往下说,但齐景公早已坐不住了,连忙打断晏子:
“不必说了,夫子放了他吧,免得让我落一个不仁不义之恶名,让天下人笑话。”
就这样,马夫得救了。
人们常常说真理向前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同理反面的话稍加引申就可能成为反面的反面——正面。正话反说所能起到的作用,往往比一本正经的规劝和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怎样选择话题
一般情况下,谈话要选择一些容易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这样有利于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谈话氛围,使交谈得以深入、友谊得以发展。
一般而言,以下几种话题,容易引起大家的谈话兴趣:
(1)与谈话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
(2)与谈话者兴趣、角色相关的话题;
(3)具有权威性的话题;
(4)新奇的话题;
(5)某些特殊的话题;
(6)社会和他人禁锢、保密、敏感的话题。
但在具体选择这些话题时,要顾及谈话对象。一个话题,只有让对方感兴趣,谈话才有维持和继续的可能。比如,自己是球迷,就切莫以为别人都是球迷。逢人就谈球赛,遇到对球不感兴趣的人也大谈特谈,让对方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兴趣。
关怀和帮助是人人都需要的,因此关心对方也是个永远受欢迎的话题。有一位女记者,在鸡尾酒会上与伊丽莎白女王进行了简短的交谈。记者问女王昨天是不是在风雨中视察过铁矿。女王听后非常吃惊。原来女王的外衣被什么东西染上了红褐色,经女记者的提醒,女王才发现。女记者从关心女王的外衣开始,自然引起女王的好感,使这次交谈获得了成功。
美国女记者芭芭拉·华特初遇美国航空业界巨头亚里士多德·欧纳西斯时,见他正与同行们热烈讨论着货运价格、航线、新的空运构想等问题,芭芭拉没法插上一句话。在共进午餐时,芭芭拉灵机一动,趁大家谈论业务中的短暂间隙,赶紧提问:“欧纳西斯先生,你在海运和空运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令人震惊的。你是怎样开始的?当初你的职业是什么?”这个话题一下叩动了欧纳西斯的心弦,他立即同芭芭拉侃侃而谈起来,动情地回顾了自己的奋斗史。
日常生活中,同病人谈治病强身的事情,同家长谈培养子女的方法,同青年人谈今后的发展目标,同家庭主妇谈安排生活的诀窍,同学生谈提高学习效率……这些话题无一例外都是对方乐于接受的。
选择话题,除了注意对方的需求外,还要小心避开“雷区”,尽量选择“安全系数大”的话题。
首先,不要不识深浅,误入禁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禁区,譬如个人隐私、隐癖、生理缺陷等。这一类内容应当有意避开,不要去谈论。不然的话,轻则破坏谈话气氛,重则伤感情,甚至导致争吵或关系破裂。
其次,避开可能引起对方伤感或误解的敏感话题。每个人除了有若干“禁区”,还存在“敏感地带”,谈话中都应当小心避开。譬如,不幸者忌谈他遭受不幸的往事,失恋者忌谈爱情与婚姻问题,残疾人的家庭忌谈家中的那位残疾者,等等。有时,与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交谈,在他们工作以外的时间里,不宜谈过分具体的专业话题,如什么病该怎么医治,什么纠纷该怎么处理等。同要人交谈,往往忌谈政治、宗教和性的问题。“敏感话题”很难处理,一般要尽量避而不谈。
选择话题除了看人之外,还要看场合。会话是在一定场合、情境之中进行的,话题应当同场合、情境协调,不协调的话题不但大煞风景,而且还有可能损害人际关系。喜庆的场合,不能谈令人伤感或通常认为不吉利的话题。悲哀的场合,不能谈令人捧腹大笑的话题,也不宜谈婚恋喜庆等话题。
一言可以得人心
说一个人口才好,并不是指他怎么在人面前侃侃而谈,或者同样一件事经他嘴一说就天花乱坠。而是说他每一次说话都能起到说话的作用。古语讲,“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说话也一样,不着重点的废话连篇,往往抵不上一句有根有实的话所能发挥出的作用。俗语“豆腐多了都是水,话多了都是唾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903年12月17日,是人类第一次驾驶飞机离开地面飞行的日子。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完成了这一历史创举后,到欧洲旅行。
在法国的一次欢迎宴会上,各界名流庆祝莱特兄弟的成功,并希望他俩给大家讲讲话,再三推托之后,大莱特走向了讲台,而他的演讲只有一句话:
“据我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这句精彩的话,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莱特可以详尽地介绍自己科学发明的经过,也可以谈论科学家的实干精神。但他的一句话,已高度地概括了创造的艰难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就是这样一句话,已足以留给观众十分深刻的印象。
要想说话简练,一语中的,引起对方的警觉和注意,还必须注意,所说之话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宋赵益王赵元杰在王府中造假山,花费银子几百万两,造成之后,便邀请宾客同僚尽兴饮酒,一起观赏假山。大家都酒酣耳热,兴致勃勃,惟独姚坦低头沉思,他对假山连看也不看。这引起了益王的注意,益王强迫他看。
姚坦抬起头来说:“我只看见血山,哪来的假山!”
益王大吃一惊,连忙问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