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育人第1 - 追忆从教四十年 - 春雨司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章育人第1

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他要经过雕塑匠艰辛而细致的雕琢才能形成。

教师就是塑造人类美好心灵的雕匠。

在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教书必须首先育人。

塑造下一代好心灵,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未来。

一个灵残缺的青年,是不可能承担起为祖国为他人服务的重担。

即使掌握了一些知识,充其量也只是为自己生存服务的自私者。

改革后,我曾多次试教差班,后来称“后进班”。

这些差班的学生是否就差呢?

并不是!

有些差班的学生比一般学生智力还好。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那些双差生,也是由那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主客观原因造成的。

“金钱万能”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孩子的求知欲望。

有些人认为“只要搞到钱,比什么都强。”、“只要有了钱,什么事都可办成。”这些片面而错误的看法,在孩子们头脑里留下了极坏的影响,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

我曾教过一个孩子,他父亲原是做小生意的个体商贩,后来发展到家产近上百万元,成为商场上的佼佼者。

家长对孩子读书无大的要求。

孩子认为,他父亲不识几个字,能赚进这么多钱,读不读书有啥关系?

因此,这孩子在学校内外玩闹,花天酒地,出了问题拿钱铺路。

像这样的孩子,金钱看得比学习重要得多,哪有动力学习?

“读书无用”使孩子失去动力。

当时社会上流传“大学教授拿的钱不如卖茶叶蛋的人钱多”,错误地认为不读书同样找到饭吃。

一些学生在学校里混日子。

由于长期不努力,在学习上久了很多债,越学感到困难越大,最后失去信心。

当他父亲压力过大,加上方法简单粗暴结果高家出走谋生。

后经过多方查找,才将他动员回家。

“社会恶习”影响孩子正常成长。

赌博、盗窃、敞诈、打群架。

高一有一个学生,由于与社会上的流氓混在一起,常常旷课参加打群架。

他个子大,有力气,因此每次打架他都是冲在头一个。

平时,整天和那些哥儿们混在一起蛮横无比。

最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依法惩处。

离异和犯罪家庭,孩子失去家庭的关爱,以及家庭的必要教育。

这些孩子一旦染上恶习,就无所适从,生活茫然。在学校、社会

东混西混,越混越糟,最后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宠爱无度,孩子随心所欲,有时往往失去控制。

这些孩子,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在社会上是小少,花钱无底。

和同学相处,任性放纵,一切要以他为中心,结果在学校常常是孤家寡人。

学校管理松懈,往往导致孩子越轨。

一个班如果放任自由,孩子就有空可钻。

人们常说:严是爱,松是害。

学生毕竟是学生,有些孩子分析问题和控制能力都较差。

曾经有个学生,课上完他就要离校。

人们都认为是家里有事,可他一离校就钻进网吧。

第二天上课他不是萎靡不振,就是趴在课桌上睡觉。

他家庭经济很差,去网吧的开支都是东借西套,最后终因盗窃罪而被警方拘禁。

外因固然重要,但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只要你看清方向,明辨是非,一尘不染,不利因素是可以转化的。

历史上或现代许多伟人、名人、能人,有不少都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

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有什么不可通过自己的奋发图强而去改变呢?

对于染上这样或那样恶习的孩子,要使他们转化过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工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