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在毕业生专题报告会上的发言(2) - 追忆从教四十年 - 春雨司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章在毕业生专题报告会上的发言(2)

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为社会贡献是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道德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是指他对自身来说有什么意义,而是指他的存在和活动能否或者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条件。

这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东西。

为祖国而刻苦学习,攀登科学高峰,这是我们学生对社会的责任。

不尽到自己的责任,怎么能得到社会对你的尊重和满足?

这位同学把人生的价值只看着是混碗饭吃吃,不正是离开源泉去谈流水吗?

不显然是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吗?

一个人人生的价值不明确,很自然“赶不上去了.”

真正“赶不上去”吗?

我想不一定。

一句话,还得要看自己。

高尔基说过:“时间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他串串的果实,懒惰者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我们许多同学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也想学,那也想做。

碰上同学聊上半天,拿到一本中意的小说看上半夜,很多时问都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不会合理使用时间,结果必然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如何科学地利用时间呢?

我想是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这样几种方法。

其一,合理地制定出生活和学习时间表,认真管理好自己的24小时。

其二,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

在学习时间里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胡思乱想。

其三,充分利用时间。

吃饭前的一刻钟,上学前的十分钟,睡觉前的5分钟都可以利用起来,背背原理、概念,记记单词、公式。

长久坚持下来积少成多,你的收获会很多的。

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说自己的学问来自“三上”,他惜时如金,即在“马上”,“枕上”,“厕上”抓紧学习。

有人说,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我们从现在到应考时间还有11个月,11x59=649,那你在11个月时间内,将会发挥649个月的效率。

同学们如果这样去做,那就不存在什么“赶不上去”的矛盾。

同学们,不妨试试看。

其四,要充分掌握自己的用脑规律,要抓住最佳效率时间,什么时间效率不高,心里要有个大概。

在学习中,要把重要的课程,你感到枯燥的课程放在学习效率最佳的时间里学习。

还可以交替学习你感到有趣的和枯燥的课程。

总之,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效率出发。

第二个问题是尊师重教的问题

尊敬老师,尊敬父母,敬老尊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唐代大思想家韩愈曾经对教师的工作有过一个很好的说明,他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人不是先而知之的。

一代人才的成长,都需要有老师的启发、诱导和指点。

一代人才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

所以从历史上说,教师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全社会尊重老师,我们的学生更应该尊重老师。

我和孙某某同学谈到学习时,问他:“你上课精力集中吗?”

他很坦率地说:“我成绩差,有些课听不进,只得玩玩了事。”

“你上课玩,老师怎么处理的?”我问。

可他幼稚地说:“我们互不干涉。老师不干涉我,我也得不干涉他。”

这里我不谈这位同学成绩差的原因,但我想成绩差听不进,确实是难受的,老师也体会到这一点的。

但我们的老师不是在天天为成绩较差的同学补课吗?

而“互不干涉”这话,可就说不通了。

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怎么能说“互不干涉呢”?“他不干涉我,我也要不干涉他。”这句话那就更不对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