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人间新诗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1]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说文】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解字】
[1]莽:广大。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说文】
李叔同(1880~1942),祖籍浙江省平湖县,出生于天津一官宦富商之家,圆寂于泉州。学名文涛,字叔同。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1905年秋赴日本留学,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李叔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
蝶恋花
顾随
少岁诗书成自娱,将近中年,有甚佳情绪。仆仆风尘衣食路,茫茫湖海来还去。
殢酒消愁愁更苦,醉里高歌,醒后心无主。客舍怕听闲笑语,开窗又见廉纤雨。
【说文】
顾随(1897~1960),河北清河县人。中国韵文、散文领域的大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1],风雨如磐[2]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3]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4]。
【说文】
原诗无题,是鲁迅于1903年在日本东京弘文书院求学时,剪辫题照,赠给他的挚友许寿裳的诗。
【解字】
[1]灵台:也称灵府,指心。神矢: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之箭,这里指鲁迅在母亲的要求下与朱安订婚。
[2]磐:扁圆的大石。
[3]荃:香草名,此处或代指民众。
[4]轩辕:黄帝,此处代指祖国。
惯于长夜过春时
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1]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2]。
【说文】
原诗无题,以首句为题,这首诗写于1931年李伟森、柔石等五烈士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上海后,此案亦牵涉作者,其时正携妻小躲避当局搜捕。
【解字】
[1]挈(qiè)妇将雏:带着妻子和孩子。
[2]缁(zi)衣:黑色的衣服。
题三义塔
鲁迅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1]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2]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3]。
精禽[4]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5]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