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将要沉没的船
烟雾缭绕的会议室,居中有张会议长桌。桌子很长,可有16张办公椅围着,就显得很紧凑。不过有会议时,实际参会人数就算超过30人,房间仍然可以容纳。前提是。16人以外不上桌。
不管哪家公司,总有很多这样的人。看起来有存在感,但到了重要会议,就只配搬张办公椅,坐在很不起眼的位置,听着领导们发言。
今天跟往日不同。
平时只配旁听的小年轻们,都端正坐在了会议桌前。而主席台位置,一个模样平凡的老头坐在那,气势如一座山。当会议室只剩下市场部的兄弟,男人们也就按捺不住的点燃了香烟。所以,老头手上也夹了一根。
坐在旁边李来和张小真,见证了罗爱才的不知疲惫。从早上7点多到临近11点,时间不算长,可不间断的高强度工作,李来都觉得有些困乏,罗爱才却像没事一般,反而越来越兴奋。
看着会议桌前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罗爱才用富有感染力的语气说道:“……这是一艘在危险海域里迷失了方向的船。现阶段,这个房间里的人,将会决定船的方向。方向错了,不管房间外的人怎么努力,船都会沉没。方向对了,你们就是救世主。”
王锐一直很少说话。
从早上到现在,他的情绪经历了很多变化。进厂那会,王锐心态接近无所谓的消磨时间。员工大会时,则在台下盘算得失。到了小会议室,见到四大金刚灰头土脸的离场,他情绪开始上扬。当罗爱才指定他为市场部的负责人,内心深处的暗爽就要止不住了。
到了现在,听着眼前这不起眼的老烟枪侃侃而谈,王锐发现自己心态又变了:从陪这帮人再玩几个月,变成了,我他妈既然在这里,就要把形式扭转过来。
舍我其谁。
“王锐,从业务报表看,你是有能力的。绩效差不怪你,在过去的环境,你不错了。当然,你也看到了,暂时我对你是认同的。至于你认不认同我,那没关系。只要你能帮助工厂改善局面,我就会重用你。”
“我讲重点了。”
“在未来发展方向定调前,必须深刻认识过去存在的问题。这非常重要。王锐,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王锐好好想了想,说出了一直以来的不满:“我们也是有问题的。但兄弟们不是不愿意干事,而是不管怎么干,都看不到希望。比起我们,老板更相信营销部。资源都向营销部倾斜。我们一直都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而经销商和渠道得到的利益不够,就不会愿意尽心尽力帮我们卖货。这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
罗爱才抽了口烟,说:“这是局部问题。你再详细一些、深入一些。”
王锐说:“当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他认真组织语言,阐述几年来看到的问题:“前任老板是外行,把行业看简单了。以为饮料行业好赚钱。买个配方,跟随潮流,花点心思搞搞包装,请明星代言,投些广告铺好货,就能等着收钱。”
“但跑一线的兄弟知道,我们产品竞争力很差,跟同类商品比,没有特点。这样的东西,渠道商只看利益。谁给的利益多,就卖谁。”
“可老板看不到这一点,或者说,不愿意正视。业绩达不到预期,就从营销方面去找原因。营销部是老板亲信找来的人,老板对他们太包容了。”
“营销部怎么找原因呢?还不是换汤不换药。这几年他们打造所谓‘年轻人喜爱的时尚饮料’的概念,花了很多钱,换了几个代言人,包装升级了一代又一代。扔到市场里,连个水花都没有。”
“罗厂长,我们最大的问题,一是产品力不行。兄弟们天天跟一线打交道,很清楚。二是头重脚轻。营销部的那帮鸟人天天呆在办公室搞方案、搞概念,不管一线的真实情况。对一线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失衡。三是老板任人唯亲。只相信从大企业挖来的团队。瞧不上我们这些本地土著。”
“……”
王锐一边说,罗爱才一边点头,很认真的倾听。等王锐说完,罗爱才问:“如果你是厂长,你打算怎么改变局面?”
王锐摸了摸鼻子,说:“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弄掉营销部那几个傻叉。这个,罗厂长刚才做了。另外,就是多看看一线的实际情况,该投入资源的,加大资源扶持。亏钱的渠道,投下去也没用,还不如撤掉。”
他看了眼罗爱才,说:“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产品力问题。这方面,我无能为力。”
产品不行,这是硬伤。李来、张小真何尝不知道?就像罗爱才说的那样,知道问题不难,难在解决问题。
罗爱才点了点头,说:“你的情况我知道了。如果上家重用你,能不能做出效益不说。但不至于这么惨。”
他想了想,看着会议室里所有人,讲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敢肯定,上任老板开始进入行业时,预期是很高的。不然就不会拿土地、建厂房、买设备。但他对行业的基本认知是错误的。他认为,把研发费用省下来,资源投入到营销,把概念做好、包装好,打打广告,就能做出品牌。”
“哪有那么容易?”
“今时今日,市场跟以往大不相同。过去,我国是商品短缺社会,只要产品对路,广告投下去,货铺下去,生意就算成了。现在是过剩社会,顾客选择很多。没有说服力的产品,是活不下去的。”
“论实力,我们不过是有工厂的小企业,比没厂的小作坊强点。但不可能与巨头们正面竞争。所以,前老板策略是跟随。”
“自己不搞调研、不搞研发创新。巨头花了大钱做出来的东西,当然经过了仔细研究论证。照抄就行了嘛。所以买个配方回来随便搞搞,跟随潮流,包装出新概念,就当是研发了。”
“结果你们看到了,搞出来的东西是空洞的,没有任何竞争力,更不可能有灵魂。”
罗爱才掐灭了手上的烟头,坚决的说:“要挽救这艘破船,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停止过去错误。”
他看了眼张小真、李来,又看了看王锐、和市场部的小年轻们,笃定的说:“ole这个品牌,没有生命力,是个无底洞。长期看,没有存在必要。我们要止损。这是第一个方向上的调整。”
罗爱才对王锐说:“现在我们库存很多。好在有几个点,产品销售情况还过得去。我会采纳你的意见,撤掉亏损、烂掉的点,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能产生效益的点。这方面的具体工作,你好好准备。总体思路和原则,是维护渠道关系的同时,有序处理掉库存。”
王锐点头答应下来。
罗爱才又说:“第二个要调整的点,是提升产品力。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但这绝对是不可动摇的方针。跟随巨头、搭顺风车、耍虚的概念、去迎合所谓潮流的路线,没有出路。”
在场所有人对此表示认同。
罗爱才接着说:“提升产品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此之前,工厂必须想方设法活下去。所以有了第三个调整。我们要加速处置无效资产、处理库存、出租过剩产能和仓库。把费用控制起来,把现金流抓起来,把资产盘活起来……”
……
从会议室出来,李来脑袋都大了。他没想到管理一个小小的工厂,居然有这么多琐碎的工作。
张小真拉着他,笑嘻嘻的问:“李厂长,有什么感想?”
“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李来老实回答。
他注意到,罗爱才还是一副精力旺盛的模样,拉着几个市场部的小年轻闲聊。市场部新的负责人,王锐,看起来跟罗爱才打成了一片,在旁时不时插几句话。
“先去吃饭吧。”
张小真拉着李来,打算出去找家口味好的小店,犒劳下自己。他没有去叫罗爱才。罗爱才之前说了,要在工厂吃饭。但张小真对食堂的食物完全没有兴趣。
李来也想松弛下绷紧的神经,就答应下来。
上了车,张小真就把工厂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白了。李来没空理他,脑袋里复盘罗爱才上午处理各项工作的过程,琢磨和体会的同时,也在思考要怎么尽快熟悉工厂的大小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