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繁华谢幕·命运的惶恐外衣
战前的短暂美好
1939年,严幼韵带着家人们从香港到达菲律宾马尼拉时就被热带国家的繁盛喧闹惊艳了。每一棵树都那么绿,每一朵花都如此艳丽。一个月之前,还在巴黎连绵的阴雨中期待阳光,现在却置身于花明柳绿的国度,严幼韵的心情似大雨初晴的蓝天,简单而轻快。杨光泩为了迎接家人们的到来,早早地就在马尼拉的郊区圣梅萨布里斯顿山路租了一间房子。杨光泩一大早就赶到船上去接他们,开车不到一个小时,新家就呈现在她们眼前。
大家伙一路上已经被浓烈的花草香所吸引,到了新家,更是喜出望外。这是一所带着部分家具的房子,房间很多,房子很宽敞。四处都是花,连混凝土柱子上都缠绕着红色的九重葛藤蔓。整个家就像是置身在一座大花园里,高大的凤凰树投下浓重的阴影,为夏日提供着荫凉。喧闹的热带风光伴随着蝉音,伴随着炽热的阳光一瞬间晒进了他们的心里。
孩子们雀跃着尖叫奔跑,探索着新家。杨光泩安排人手把行李全部搬了下去,带着严幼韵参观新房子,沿着台阶拾步而上,出现一个与房子等长的阳台。大大的阳台上花团锦簇,房间后面有一个游廊,百叶窗和高大的挑檐为这里遮挡着剧烈的阳光。清凉而美好的景致随处可见,在这里,杨光泩已经住进了后面的一间双人卧室。宽敞的卧室也是杨光泩的书房。
另一间双人卧室则被光泩作为女儿们的房间。雪兰和蕾孟一进来就喜欢上了光泩专门为她们选的两张粉红色四柱床。两个小姑娘飞扑了上去,笑声满室。房间很大,多萝西的床和茜恩的摇篮也摆在这间房里,看起来温馨又宁静。好不容易严幼韵适应了外面热带植被生机勃勃的美丽,谁知道房子还有一处专门的花园。
杨光泩一带着她走进去,惊呼声就不绝于耳。花园的美丽超乎了严幼韵的想象,蕾孟和雪兰更是一瞬间就爱上了这个花园。高大的凤凰树吐露着娇艳的花蕊,叶色浓密,花开百态。一旁棕榈树上抽出了蝴蝶兰的嫩芽,处处都是花,各种颜色,各种形态,各样组合的花开得漫天漫地。甚至连做篱笆的芙蓉树都满是鲜花,连篱笆都成了花墙。
更大的惊呼声发自雪兰口中,小小的她还不知道树上的东西是什么,但是她却知道这是果实。长到这么大,这是小小的雪兰第一次亲眼看见树上的果实。原来孩子们看见的是树上的香蕉,一个个小小地整齐地排列在树梢上,绿色的大叶子挡不住黄青色相接的香蕉。在热带国家,一切的植物都是热腾腾的,一切的花朵都是热闹鲜艳,夺人眼球的。热带国家的鲜艳色彩,像是初恋般光亮通透,洋溢着无边无际的青春和活动,散落着大大的笑容。
但是很快,初见时的惊艳就被这无处不在的酷热打败了。
又湿又热的马尼拉,让人简直没办法透气。不过是在外面转了一会儿,几个人回到房间里,已然是一身汗。严幼韵适应了这里的气候之后,慢慢地了解了更多热带国家的生活情况。这里有经常会爬进房间的蜥蜴,还有随处可见的蛇,蜘蛛,甲壳虫。这里最多的是蚊子,大只大只的蚊子,像这里的植物一样茂盛而蓬勃。房间里还有好多大蟑螂,它们如入无人之境,在整个房间里四处都能看到。而蜘蛛更多,它们喜欢房间的气候,在这里捕猎能比外面更舒服。于是严幼韵起床时经常能看到一个新成形的蜘蛛网。不用问,一定是哪只蜘蛛一晚上的功劳。
严幼韵喜欢这里的气氛,逐渐适应之后更是很快就爱上了这里。只是来这里才几天,就发生了让严幼韵意料不到的事。那一次,杨光泩带着她一起去出席一个晚宴。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严幼韵把带着的首饰都摘了下来,一起交给吴妈,让她去收起来。吴妈按往常的习惯,把这些首饰都收了起来,放在了卧室的衣橱里。严幼韵很放心这个衣橱,因为这里还有一把锁可以锁住。也是在这一夜,两位银行家朋友在酒店住宿,为招待两位银行家而请来的新女仆需要吴妈教导,便来到了家里住宿。天气非常热,严幼韵睡觉的时候,一般都会打开通向游廊的门,而吴妈平时就睡在游廊里的一张帆布床上。但那一夜,吴妈去佣人房陪新女仆了,游廊没有人睡,游廊与卧室之间的门也并未上锁。
第二天的时候,杨光泩早早地起来坐在游廊上看报纸上的广告,他想买一个保险箱,因为他觉得在这里依然有些不安全。等到严幼韵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衣橱的三扇门居然都是打开的,里面的首饰盒已经消失不见了。很快,大家在花园里找到了被砸碎的首饰盒,一些不值钱的珍珠和旧首饰被扔在了花园里,所有镶钻和镶宝石的首饰全都不见了。
严幼韵内心焦灼万分,但她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杨光泩马上报了警,但是直到最后,这起案子依然没能侦破。因为这起入室盗窃案后来在美国人的圈子里慢慢传出了内部消息,都说这里的警察局长也会参与分赃,并且行窃的可能就是警察局长的手下。这个话传出来的原因是,这个警察局长把偷去的严幼韵一条钻石手链送给了总统夫人奎松太太。
当罪恶与权势勾结,即使证据再充分,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杨光泩和严幼韵都知道,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件入室盗窃案根本就不可能被侦破。后来这位传说中参与行窃的警察局长迫于压力不得不被派到国外执行任务。当然严幼韵丢失的那些首饰便再也不可能找回来了。
在这批首饰里,绝大部分是严幼韵在上海的时候就开始收藏的。这是当时严幼韵把家里的宝石拿到国际着名珠宝品牌店按款式进行重装后才得来的珍藏。这一盒首饰里,还有一些是在巴黎、意大利购买的。可以说,这些首饰是严幼韵生活的记录者。每一件首饰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可惜的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人生的确会有很多的失去,有些人沉浸在失去中难以自拔,永远都在痛苦中徘徊。而有些人,则会及时止损,把注意力放在更好的未来上。严幼韵努力平静自己的心情,因为一切已经难以追回,那么不如自己想开一些。于是朋友们看到的严幼韵依然是得体的,似乎并没有因为家传首饰被盗而过于悲伤。对此严幼韵给朋友们的解释是,一切糟糕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失去财物已经是最轻微的损失了。生命里更重要的东西,依然还在身边。比如说生命,比如说健康,比如说家族。这就是严幼韵,哪怕是遭遇再被动的局面,依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走出来。除了生命没有什么好失去的,除了健康与家族,再多的失去也不会痛心。这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对生活本质的透视。
此时家里的佣人有很多,多萝西,男仆弗朗西斯科,吴妈,德平,司机洛佩斯,聋哑洗衣夫葆拉,还有年轻些的男仆佩德罗。佩德罗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拿着半个椰子壳打磨地板。这样的打磨效果非常好,所有房间的地板都亮闪闪。可以让严幼韵及家人不再去想不开心的事,把所有的精力都投身在社交工作中去。
杨光泩来到马尼拉的使命就是为抗日战争募集捐款。要想募集到更多的捐款,那就要有更多的人脉,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国内的形势。从菲律宾本身的情况来看,菲律宾人对于中国人的想法持有很强的偏见,认为中国人都是有中国卡特尔支持打压族群的富商。因此菲律宾人非常排斥中国人。但是实际上,中国人在菲律宾的确是有一定的富商阶级。这些富商也都是从辛苦的劳工阶段发展起来的,是靠自己的血汗努力一步步拥有的财富。可惜菲律宾人看不到这一点,一味的排斥和嫉妒,甚至认为中国人抢了菲律宾人的饭碗。在这样的局势下,杨光泩作为总领事,首先要做的就是扭转菲律宾人对中国人的态度。
杨光泩带着严幼韵与菲律宾官员相互宴请,比如说邀请副总统塞尔吉奥·奥斯米纳夫妇和外长卡洛斯·佩纳·罗慕洛夫妇等。菲律宾人非常喜欢跳舞,杨光泩与严幼韵晚上会特意挑选马尼拉酒店作为宴请地点,那里舞场设备很好,高朋满座气氛极好。
这样的舞会正是杨光泩所擅长的事情,在追求严幼韵的时候,杨光泩的舞技就已经成为了他的加分点。如今在马尼拉,杨光泩更是如鱼得水。只有与菲律宾当地人搞好关系,才有可能为华裔争取更多的权益。华裔的地位越高,处境越好,自然有能力为抗日战争捐更多的物资钱款。
杨光泩和严幼韵还涉足了美国人的圈子,拉近了华人与美国人的距离。如花旗银行总裁亚历山大和明娜·卡尔霍恩夫妇,还有美国驻菲律宾高级专员保罗·麦克纳特等,当然还有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和他的妻子简。与这些人的交往,让杨光泩能更准确地把握国际形势,能得到来自美国金融界和政界的各种信息。
外交无小事,对于杨光泩和严幼韵来说,说出的每一句话,肢体传递的每一个表情都是具有外交意义的。对于原则性问题来说,杨光泩与严幼韵寸步不让。杨光泩所服务的是十万多的华侨,这些华侨大多数都定居在菲律宾的大城市,比如说马尼拉、达沃、宿雾岛、伊洛省等。形成这样聚居的原因在于,在菲律宾的华人华侨找工作的机会集中在大城市,以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侨富商自然也就集中在大城市。
从民族性格角度来说,华侨的性格更为保守而传统,他们的生活圈子相对封闭,并且不会主动去融入别的圈子里。这也是造成菲律宾人对于华侨偏见的所在,因为封闭,所以他们对华侨的猜测不切实际又带着偏见。作为总领事,杨光泩的任务就是引导华裔精英融入美国社交圈,以此来打入菲律宾官员的圈子。
也只有这样,菲律宾人才能逐渐在当地官员的引导下正确认识华侨华人。在杨光泩的努力下,菲律宾人、美国人开始与薛氏兄弟、杨启泰和李清泉等华侨富商交往。努力是有成效的,但是菲律宾的华人问题已非一日之寒,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
在杨光泩未到来之前,在菲律宾的华侨华人很少能得到政府的保护。在长期的偏见和歧视下,华人的地位难以得到保障,华人的店铺和财产也经常受到侵害却无人保护。
一次,一家华人商场的商户不断受到菲律宾人的袭击和打砸,长期的袭击却无政府保护。杨光泩得知此事后,允许华侨们联合起来进行为期三天的罢工和罢市。罢工进行不到三天,整个菲律宾的市场上已经没有了食物供应。经过这一次的罢工与罢市,菲律宾人才意识到,如果没有这些华侨华人,他们的生活将无以为继。当理智回归之时,针对华人的斗争也就自然平息了。经过这一次的事件,在菲律宾的华人们更为信服杨光泩,在总领事的带领下,他们找到了归属感,也有了主心骨。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哪怕是走得再远,哪怕是远离家乡千山万水,在内心深处,依然有着解不开的家国情结。在光泩的引导下,华侨华人们有了正规的渠道来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捐款捐物的热情空前高涨。如果说,在杨光泩未来之前,菲律宾的华侨们像一盘散沙,只能在各自的家族小圈子里取暖。那么在光泩到来之后,整个菲律宾的华人华侨们便结成了一个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里,受了委屈有了地方申诉,有了困难也能找到团结的力量。杨光泩更是竭尽全力地在为菲律宾十几万华侨服务,为菲律宾的华人们争地位,为中国人争权益,为中国人的抗日战争争得更多的支持。
在这一方面,杨光泩专门发表了相关的谈话:
“在中国,很久以来,地方首脑被称为人民的‘父母官’。在每座城市、每个村庄都有我们的人民,他们在那里生活,经商。我是否可以代表他们在这个和平、繁荣的岛国的数十万华侨——请问,你们是否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爱自己的人民如子女?”
不管是在此地菲律宾还是在美国、欧洲、马来半岛还是其他任何一个地方,我们华人都以遵纪守法着称。他们安静地工作、生活,与所有社区的法律制度和谐共处。
他们的辛勤劳动也为当地人改善生活做出了贡献……从报纸上得知,你们不得不参加大量的会议,倾听众多演讲。今晚邀请大家参加这次‘家宴’,我无意用冗长的演讲影响大家的胃口。但是……我有义务补充一件具有国际意义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在过去十八个月里我们的祖国一直处于抵御外族侵略的无奈境地。十多个省份遭受到毁灭和死亡的侵袭。东三省的千万人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这样的冬天与地狱差不了多少,毕竟那里的寒冬在和平时期对于贫民来说都是煎熬……日本的入侵使得四倍于菲律宾人口的中国人民遭受着饥饿、恐惧、无家可归的折磨,他们的家园被烧毁、农田荒芜、至亲之人伤残甚至死亡。中国现在忍受的痛苦、做出的所有牺牲都是因为她坚定地认为,和菲律宾人民一样,中国人民应该享有自主、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这仅仅是杨光泩在一次宴会上的即席讲话。他的募集工作进行得非常成功,为当时的国民政府募集了大约600万美元。而在这600万美元的背后,是杨光泩无数次的出席各种庆典,出席华侨企业的开业剪彩,出席各种俱乐部的演讲和活动。整个菲律宾无一处没有留下杨光泩的脚印,杨光泩用他的活力与魅力,他的投入与爱国热情得到了华侨的真心敬爱与忠诚。功不唐捐,没有任何一种付出会平白流逝。在岁月的河流里,时光是最公正的法官,所有的付出,终将得到回报。
实质上,杨光泩所在的菲律宾当地,华人们一般都称为定居在此的华人为海外华人。这是因为他们相比于普通的中国人,相比于那些已经在菲律宾生活了几代人依然有些不同。虽然华人几乎都和当地有了通婚,也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但依然会受到歧视。
最初的中国人是从福建移民过去的,在西班牙统治期间,华人与当地人通婚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经统计,在菲律宾,最少有40%以上的菲律宾人具有华人血统。如此大的人口基数里,华人与菲律宾人早已经是无法分割的整体,华人在菲律宾社会里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代表着华人的利益,身处于菲律宾,杨光泩越优秀,取得的成就越高。那么作为杨光泩的妻子,严幼韵要承担起的责任自然也就更多,她需要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作为女性,严幼韵天生就占有一定的优势。而这也是她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相比于在欧洲,严幼韵需要承担起更多的妇女工作责任。在被推选为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会菲律宾分会名誉主席之后,严幼韵需要发挥自己的力量去为抗战募捐。严幼韵把自己的黄金首饰拿了出来,换成钱,以此来带动妇女们捐献与募集抗战物资。
严幼韵还手工做纸花义卖,以此来募集经费捐助抗战。爱国是一种热潮,是一种深刻于血脉深处的情感。严幼韵的脚步遍及了菲律宾的各大工厂,商店,还有街道。她每到一处,都想尽办法来进行募集与捐赠。
严幼韵的努力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仅1940~1941年两年,杨光泩与严幼韵共同募集到的钱款就是过去几年的十倍。
可以说,国民政府财务部长孔祥熙眼光独到,他把杨光泩从巴黎调到菲律宾是一次惠及整个中国的举动。除了钱之外,严幼韵还发动了妇女们的优势,为前线制作了一百万个医药包,并且为战士们的冬衣和药品项目专门募集了23000比索。这样的付出与努力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大力表彰,而在杨光泩与严幼韵看来,这仅是一种由内心而发的自然举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尽全力去努力抗战这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在布里克斯顿路15号住了大约一年之后,严幼韵一家搬到了马路对面的16号。相比于第一所房子,这所房子更为精致。因为上一位租客是日本人,所以整个房子的风格更为特别,也更为讲究。不仅在花园里有一个大喷泉,而且三层房子之上还设有一个了望塔,整个房子里,每一扇窗户都装着彩色的玻璃窗。客厅面积很大,但是却贴满了小片小片的瓷砖。这样的客厅看上去更像是卫生间。
一搬进来,严幼韵就在想着怎么来装修,怎么处理才能看起来舒服又自在。斟酌再三,最后决定使用蓝色藤条组合家具,再加上菲律宾本地出产的草编靠垫进行组合。如此一来,整体房间的风格变得自在又舒适,让人一进来就觉得清新怡人。相比于马尼拉这样的高温酷暑天气,严幼韵把房间这样装修出来之后,整体感觉清凉了很多。
菲律宾是热带国家,蕾孟和雪兰很快就适应了这里,但是依然受不了这里的高温。在马尼拉,夏天的最高气温经常达到46摄氏度。如此高温的天气让人简直难以忍受,特别是蕾孟的雪兰,遇到这种天气几乎会中暑。于是每到这样的时候,杨光泩就会带着严幼韵和孩子们,一起去碧瑶避暑,避开马尼拉最热的七月和八月。碧瑶离马尼拉有四个小时车程,一路上会看见山里的部落伊哥洛特人开垦出来的梯田。梯田拾级而上,风景如画。但是开车上去却只有一条之字形的公路,每到这种时候,雪兰都会在之字形路上晕车到呕吐。
在马尼拉,蕾孟早晨去易三仓教会女子学校读书,下午去赶到中国学校圣·史缔芬读书。小小的雪兰也长大了,她被送到精英小学读幼儿园。送孩子们的事情交给了杨光泩,每天早晨,杨光泩上班之前会和孩子们共进早餐,然后再送她们去学校。蕾孟已经逐渐懂事了,所以读书的事情不用太操心。但是雪兰却是个小磨人精,每天去幼儿园上学都要爸爸陪着她。杨光泩为了哄好她,只能是蜷坐在幼儿园的小椅子上。小小的雪兰守着小椅子上的爸爸,一边听老师的口令,一边用余光盯着爸爸。杨光泩对孩子极有耐心,每次都是趁雪兰不注意,然后偷偷溜出来。雪兰如果发现了,就会大声尖叫。
好在雪兰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慢慢地成为了老师们的开心果。特别是在一次全校演出中,最后的压轴节目是一次重现佛兰德斯战役的话剧。话剧的剧本是以烟花表演结束,用绚烂多姿的烟花来映衬最后出现的“希望”。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四岁的雪兰要待在一个纸球里近两个小时。为了不破坏舞台效果,这两个小时里必须一动不动,一直要到快闭幕的时候才能突然跳出来。当母亲严幼韵看到雪兰代表着希望跳出来时,非常非常地感动,油然而生一种骄傲!
两个小姑娘表现很不错,每个礼拜都会去凯斯·豪泽舞蹈学校学习跳舞。在这里,每一年学校都会组织学员们的汇报演出。每到这种时刻,杨光泩都会拉着朋友们一起去看,这样的时刻对于他来说,就是身为父亲的荣耀时刻。家庭幸福,募集工作也井然有序,杨光泩和严幼韵在马尼拉的生活快乐而稳定。内心深处更骄傲自己时刻在为祖国的抗战做最大的支持和努力。
人这一生,所求的不过那么几样。想要成就感,想要幸福感,想要健康。只有这几样拥有了,那么生活的滋味自然是甜蜜有加。不论到哪个国度,不论在哪里生活,严幼韵都有能力为自己的家庭营造出幸福的底色。这是一个独立女性的能力,也是一位妻子和母亲的本能。
战火纷飞的马尼拉
在战乱年代,生活的无常就在于,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1941年12月8日,严幼韵记得很清楚,当时是一个星期一。在教会学校读书的蕾孟放假了,因为说那天正好遇到了一个宗教节日。严幼韵正在卧室梳头发,听着蕾孟在外面说话聊天的声音。这样的日子就像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平静而简单。杨光泩突然冲到家里来宣布,说日本人轰炸了珍珠港,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了。
这样一则消息,发生在太平洋,但却瞬间影响到了千千万万人的生活。严幼韵的生活自此之后,全部改变了。刚刚接到这个消息,才过去一个晚上,第二天日本的战斗机就过来轰炸马尼拉了。从没有想过战乱会如此快地降临到自己的生活里,而且日本人的空袭有时是一天两三次。战争就在眼前,唯一庆幸的是,日本的轰炸目标集中在马尼拉市中心的因特拉穆罗斯商业区。那里人多,住户密集,而且是全马尼拉最富活力的商业区。打击了那里,就是在打击整个菲律宾地区。
对于这次危机,杨光泩的处变不惊再次让严幼韵刮目相看。他让严幼韵安顿好孩子们,自己在房子的后面挖了一个覆盖泥土的防空洞。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家,杨光泩还专门拖来了沙包堆在了房子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