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不要打着“为我好”的旗号,光明正大地忽视我 - 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 - 崔璀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8章不要打着“为我好”的旗号,光明正大地忽视我

你倒是睁开眼睛,看看我啊!

下班回家,妈妈拉着我说:“今天下楼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我赶紧拿了块西瓜,盘腿在椅子上边吃边听。

每到傍晚,一群妈妈或是姥姥、奶奶总会带着孩子们聚集到小区的游乐区,孩子们冲向秋千和高高低低的攀爬设施,家长们一边聊天一边给宝贝们驱赶着蚊虫。

只要天气舒适,这是日常的每一天。今天也一样。

忽然,小米粒哭了起来。

带孩子的,对哭声都有了免疫,大家三三两两地继续闲聊,没在意。可是小米粒越哭越响,抽泣着说“我错了”,可怜兮兮的。大家渐渐围过去,问:“怎么回事儿啊?”原来是妈妈在教育他:“你怎么可以抢弟弟玩具,跟你说了多少遍,这样很没礼貌!道歉!现在马上道歉!”推着他去道歉。

问了缘由,是小米粒看上了东东的玩具,伸手去拿,东东不给,两个小朋友推搡了几下。

这种事儿三五不时会发生,一般大家劝两句就散了。可不知为何,小米粒的妈妈今天格外生气,好像自己儿子做了天大的错事,非要认错,说出个黑白分明来。

目睹了全部过程的市民王女士(也就是我妈)觉得很奇怪。热心如她,回家后还是放心不下,忍不住给小米粒妈妈发信息:“今天怎么了?这么严厉地在大家面前批评小米粒!他是大孩子了,也要顾及他的感受啊。”

“我也是给小米粒一个教训啊,懂规矩总是好事儿。这么严厉地说了他,以后他就长记性了。”

“不过你也看出来了啊,我是故意做给东东妈妈看的。东东常常抢别人东西,但东东妈妈从来不制止东东,也不道歉。就像今天,其实东东动手更厉害,我这么说小米粒,她还是没任何反应。”

what?我没听错吧?孩子是块西瓜吗?是你的道具吗?你明明气的是另外一个大人不懂道理,不会教育孩子,你们大人之间是不会直接交流的吗?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把一个孩子弄得哭哭啼啼在那儿道歉,很威风是吗?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儿子当着邻居的面不给你好脸色:“你怎么回事儿啊,说了多少次,不要在楼道里放这些箱子,这些破烂有什么好留的啊,堵着防火通道很危险,你怎么不长记性啊!”转身他对你说,“我刚才是做给隔壁小王看的,他们老在公共场所放一堆有的没的东西,特没公德心。”

你什么感受?我就不信你不会跳起来,冲着你儿子后脑勺来一掌,“你是没胆啊!有种直接去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冲你妈在这儿嚷嚷,有本事啊你!”

一着急,我没吃完的半块西瓜滑到了地上,可惜死了。

陪小核桃在早教中心上独立课,孩子们被要求独自在教室里完成一个半小时的课程。有些孩子适应能力很强,潇洒地跟妈妈挥手再见;也有几个孩子还没做好准备,拉着妈妈的手有点儿慌张。

忽然听到一阵号啕大哭,伴随着哭声进来的是个男孩子,长得好漂亮,长长的睫毛上沾满了泪水。“我怕,我不要。”

先是奶奶出场,一路拎着他,几乎是“扔”进教室。“哭!有什么好哭的!”说完转身就走。

“不要,我怕。”他抱着奶奶的腿,“不要走。”

奶奶挺直腰板,义正词严地说(注意,前方台词高能):“有什么好哭的!哭有什么用呢?你是男孩子,哭能当饭吃吗?你再这样,我马上就回家,留你一个人在这里!”

拉拉扯扯之间,男孩子还是跟出了教室。

孩子说:“我怕。”奶奶说:“你不怕。”

妈妈出现了。出乎意料的是,台词如出一辙:“你又来这一套,再这样,我跟奶奶马上就走。你再也不要想着来上课了,就在家里待着吧。”

那个好看的男孩子,流着泪,叫着“妈妈我怕”,一路跟着。

到底是妈妈,谁受得了孩子哭成这样,她终于停下脚步,语重心长地跟儿子说:“没什么好怕的。你怕吃饭吗?上课跟吃饭是一样的。”

……

她们那么正确、那么坚决,抬头挺胸,绝不妥协。

自始至终,没有人蹲下来问过一句:“宝贝,你说你很害怕,告诉我,你在怕什么?”

想必她们也有自己的难处,这个“爱哭”的孩子,一定搞得她们很头痛。也许很担心9月要上幼儿园了,决定借着上独立课的机会,必须治好这个爱哭鬼。

在她们心里,这一定是为了孩子好,虽然现在痛一些,但总要长大啊。

只不过,在“为孩子好”的旗号下,她们却结结实实地“忽略”了孩子。

小核桃不想回家,扯着姥姥的衣角,呜咽着。我很奇怪,平常他总是很爽快:“走啊,我们回家玩熊猫乐园!”“爸爸,晚上回去玩星球大战!”一定有什么原因吧,我想。还没来得及问,姥姥一把抱起孩子:“啊呀,没事儿没事儿,说好了妈妈下班要一起回家啊。”

小核桃更难过了,眼圈都红了,死活拽着姥姥不放。很明显,姥姥越是这样“推”,小核桃越是委屈。

姥爷也心疼了:“男子汉,坚强!”

我哭笑不得,没有人看到他。很奇怪吧,姥姥抱着他,我们都在他身边,可是,他被忽略了。

我把姥姥、姥爷“请”出我们的交流范围,蹲下来,看着他:“告诉我好吗,为什么不想回家?”

他说:“我不想回去。”

“嗯,小核桃不想回家,那是因为什么不想回家呢?”

来回两三轮才弄明白,刚才喝了冰酸奶,他肚子有点儿疼,“不想走路了”。

我答应他:“如果我一路背着你,直到你不疼了,再下来走。你想回家吗?”

“好!”他一溜烟穿上鞋,自己去按电梯了。

小核桃端出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经常玩的动力沙,不小心撒到了床上。爸爸急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沙子只能在阳台玩,你干吗拿进卧室啊!你看,把床弄脏了。”

“这是我做的柠檬茶,给妈妈喝的。”我在阳台晒衣服,小核桃应该是想穿过卧室来找我。

爸爸愣了一下。眼睛里什么东西闪了下。

事后他懊悔不已,说:“唉,要慢下来,我们太容易就去评价他了。”

跟着小核桃长大的过程,时常被这种意外所冲击——我们自以为是的“我就知道”,常常被孩子推翻,措手不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