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殿
坤宁殿
第七十六章
护国寺,后山,江家石窟前庭。
苍穹如墨,弦月高悬,繁星闪烁。
庭前月下,数名少女围在一张桌前,参星拜月,穿针乞巧。
丫鬟们一边来回看着眼前的三位少女穿针,一边摇旗呐喊,纷纷为自家娘子打气助威。
“娘子加油!你就是最棒的。”
“娘子好样的!快快快!”
金钏看了眼自家不紧不慢的郡主,即便知晓她夜间视线不好,这穿针乞巧必定要输给了江娘子和许娘子,但此时也不能长他人势力,灭自己威风,于是也喊得极为卖力:“郡主,郡主,你可以的!”
针孔很细小,莫说在月下要七根丝线全穿进去,就是能穿进去一根,郑泠也觉得自己撞了大运。
但风俗如此,她再看不清,也得做样子参与一下。
一旁的许娘子见郑泠穿得慢腾腾,落了下乘,她看了看站在一旁望月的郑淙,于是也慢下手势。
她今日过来护国寺,便是听闻郑淙来了这里,是以才跟了过来。
她有意在郑淙面前博得好感,自然不能让他的妹妹,在她们三人的比试中,真的落败于人后。不如自己跟她做个伴,一起输了,也不至于让她太难堪。
一旁的江娘子一心一意穿针线,没有多余的心眼留意旁边人的心思,不一会儿便穿针引线完毕。
一时之间,胜负已分。
在丫鬟们惊呼的声音中,郑泠这才松了口气。她慢慢放下手中针线,笑着祝福夺魁的江娘子:“你穿针乞巧如此顺畅,一举夺魁,织女娘娘定会保佑你越发眼明手快,诸事顺利。”
江娘子笑道:“织女娘娘会保佑我们大家的。”
郑泠:“那便借你吉言了。”
许娘子也道:“诸事顺利那是肯定的。之前我答应郡主的,在姐妹圈中多宣传女学馆,还真有不少人报名了,想来郡主的女学馆复兴大计,下个月便能如愿开启。”
说罢,她从袖中拿出一本册子,递给郑泠。
郑泠接过,打开见到上面写着众多人名,粗略一看,二三十人是有了,“你真厉害,这么些天,就招揽了这么多人。”
江娘子此前也听郑泠说了这事,不由也凑前去看,见此也替她们高兴:“此事为大,郡主不如早点回去准备女学馆复兴之事,不必再陪我寺中清修了。我这边再有两日,也就结束了这一次的供佛,适时如有需要,尽管吩咐。”
郑泠摇摇头,握上她的手:“答应了与你一同,既然还有两日,也不急于一时,等你供佛结束,我们一道回城。”
许娘子也伸手盖在她们手上,道:“还有我,前些天为了宣扬女学,四处走动。没能与两位姐妹亲近,今日办妥了,才得空过来找你们。从今往后,我也跟你们一块儿风雨同舟。”
三人手牵手,在月光之下相视而笑。
两日后,三人刚出佛寺,就见到在马车前的夏昭与杨家千金,来接她们。
五人携手回长安,经过一段时间的齐心合力,为建立女学做足了功课,最终在八月,由郑泠带着报名名册及详细的创建计划,入站宫面圣。
当月,国子监女学馆,在时隔十三年后,延续已故安阳长公主的教学之思,再一次浴火重生。
时年八月,天子下令征集选拔学、律学、书学、经学、画学、棋学、琴学博士、助教。
天下州府凡良籍有学识者,不论出身、不论年龄,皆可参与选拔考核。
时年岁末,各州府应试第一者入京,参考末试。
长安十二月,风雪俱寂,试者云集。
腊八日,天子赐粥,中宫皇后则赐命妇口脂、面药以随恩泽。
两名内侍官先后带着恩典抵达良国府,崔氏领着阖家上下乐呵呵叩谢皇恩。
末了,郑皇后身边的内侍官传达皇后殿下口谕,言思念郡主,邀她进宫一叙。
自从重生之后,郑泠便没有像上辈子一样,主动去过大明宫立政殿拜见姑母。
如今听到郑无邪的召唤,思及上辈子在朔方的种种,她竟有些不太自在。
*
大明宫,坤宁殿。
郑泠到的时候,殿内还有几位公主、嫔妃。
上首主座的郑无邪,此时还不是后来执掌朝纲的霸气模样,脸上还有着独属于她皇后时期的端庄仁和,一头墨发也还未因操劳忧心而花白。
见她请安,郑无邪慈和地朝她招手:“自家人无需这般客气,本宫许久不曾见过你,快上前来,让我好好看看。”
“是。”郑泠起身上前,也对上她的视线,“是阿泠不懂事,没能时常进宫拜见姑母,还望姑母恕罪。”
“哪里的话,我们阿泠是最懂事的,”郑无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善解人意道,“知道你这几个月没空,都在忙着女学馆的事,常日不叫你来,也是怕打扰到你。这个月,女学馆的博士助教进入最后一轮选拔,想来你身上的担子也完成了不少,这才趁着腊八,叫你过来一聚。”
这番话一如既往地宽厚仁慈,极尽对晚辈的体恤和关怀,要不是上辈子见证过后来的她将自己充当棋子的模样,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姑母的真正面目。
自己虽然对她说不上恨,但至此,从前对她的那份仰慕和敬重,已经寥寥无几了。甚至连同这次被她召入宫中的目的,她也下意识觉得没这么简单。
她淡淡应声:“多谢姑母体谅。”
郑无邪见她面对自己不似从前热络,顿时,一个可疑的猜想浮现在心头:莫非她也如自己一样,重生了一遭?
她不动声色,继续笑道:“你的这些表姐表妹们,听了你的这个壮举,都称你是女中豪杰,也想同你说说话取取经。阿泠不必拘着,同她们玩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