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范雎——快意恩仇
范雎出使齐国,凭空得到齐襄王的馈赠,回到魏国后被人忌妒而遭诬告。魏国丞相信以为真,命人将范雎打得遍体鳞伤,肋骨被打断,牙齿脱落。范雎无力反抗,只能装死。魏相又命人把他的“尸身”用草席裹了扔到厕所里,让大家轮番往范雎的“尸身”上撒尿,以此来杀一儆百。等到魏相等人喝得烂醉如泥,范雎才爬出来请求看守放自己走。看守可怜范雎的遭遇,请求魏相允许他把范雎的“尸身”扔掉,如此才让范雎逃命。后来,范雎出任秦国丞相,始终把报仇雪耻当作自己的使命。
第一节良禽择木
不可否认,范雎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可惜越是这样的人,其命运之坎坷越是让人唏嘘慨叹。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范雎原本想在魏国崭露头角,可惜卑微的出身让他备受歧视,最终还因此险些丧命。还好,范雎命不该绝,或者说天将降大任于他,因而范雎虽然受了辱,最终却还是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政治舞台。
天下大势
在范雎入秦之前,秦国虽然在与中原各国的争斗中逐渐强大,但是还不是十分强大。当时国家形势风云变幻,强国之间的战争胜负难料。尤其是秦国一系列错误的政策,使自己的优势不能发挥,因此屡屡受挫,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继承秦惠王的秦武王是秦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大王,在位只有三年时间。秦武王孔武有力,喜欢任用武人为大臣,在国家政策上也更加激进。公元前309年,在张仪去世的同一年,秦武王为了与其他诸侯国相区分,在秦国设丞相的官位,任命甘茂为左丞相兼领上将军,樗里疾为右丞相。甘茂和樗里疾都是秦国有名的武将,加上热衷武力的秦武王,这套组合自然不甘心缓慢地发展国力。
在即位后的第三年,秦武王对甘茂道:“我想派兵打通通往三川地区的道路,以代替周王室来管辖它。如果能够成功,就算是我死了,我的功业也会永垂不朽的。”
打通三川地区,是想到周都城去参观代表天下权柄的九鼎,实际上就是想获得周天子的权势。这样一来不但能打击韩国,还能实现秦国向中原地区发展的愿望。
甘茂闻言,正合他的心意,但也知道要将危险降到最低,便对秦武王道:“请大王您允许我到魏国走一趟,我们可以约魏国一同去讨伐韩国。”秦武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便派遣向寿作为副手,和甘茂一起出使魏国,并且争取到了魏国的支持。
想要打通三川,必须攻打宜阳。宜阳是个大县,实际上和郡差不多,积聚了上党、南阳两郡财富,是军事重镇。韩国自然不会对这样的地方置之不理,常年有重兵在此地把守,担心的就是秦国的进攻。
秦王派遣甘茂带兵攻打宜阳,这一打就是五个月。经过长时间的连续作战,终于攻占中原重镇宜阳,取得一个大胜利。
宜阳之战的胜利,对秦国来说意义重大。从此秦国的疆域扩展到了中原地区,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险。
取得了宜阳之后,秦武王便带着一班亲信到了周都雒阳。周郝王非常重视秦武王的到来,以隆重的礼节到郊外去迎接秦武王。但是秦武王拒绝了周郝王的接见,他非常迫切地想见识象征周王朝权力的九鼎。他早已派人探明,九鼎被供奉在周王室太庙的一侧,于是便率领着众人直闯周王室太庙。
传说九鼎是当年大禹王收集天下九州贡金铸造的九口大鼎,九鼎上刻着当时天下九州的山川人物,以及贡赋田士之数,足耳都有龙文,又称之为“九龙神鼎”。夏王朝被灭之后,九鼎就被商王朝王室所收藏。等到周王朝取代了商王朝,九鼎就成了商王朝的镇国之宝。
秦武王见到了代表秦国地区雍州的大鼎,便想带回秦国,指着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
看守九鼎的官吏道:“此武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
秦武王对跟随他一起来的任鄙、孟贲道:“你二人试试看能不能举起此鼎。”
任鄙自觉力气不够,便没有尝试,孟贲勉强使鼎离地半尺,但是巨鼎重重地砸在地上。秦武王亲自上前,抱住大鼎,大声喝道:“起。”竟也将大鼎举起了半尺,正要移步,只听咔嚓一声,竟将胫骨压断了。秦武王流血不止,疼痛难忍,到了半夜,气绝身亡。
秦武王没有留下子嗣,他的弟弟纷纷起了心思,争夺帝位。最后在宣太后和她弟弟魏冉的拥立下,公子稷登位,即为秦昭王。
由于秦昭王是被宣太后拥立的,因此在其即位后,宣太后干预朝政,魏冉在宣太后的支持下,先后五次被封为丞相,长达25年之久。秦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了魏冉集团专权的局面,一度引发了秦国内乱,因此对秦国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魏冉对秦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魏冉集团削弱了王权,妨碍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成长。第二,魏冉集团大力推行封君制,实际上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和当时社会的发展是相违背的。第三,魏冉集团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势,排斥外来人员。此前秦国广泛招揽天下贤才,然而魏冉大肆选用本族亲信,以至于大量的人才被拒之门外。受到魏冉的影响,秦昭王在很长时间内也非常厌恶天下辩士。
魏冉集团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了远攻近交的策略,使秦国处于被动地位。
秦昭王八年(前299年),秦国以和解为由,将楚怀王骗到了秦国,并扣留起来,勒令楚国割地以作交换。秦国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激怒了山东六国。楚国朝野上下更是群情激愤,很快另立新君,与秦国对抗。
第二年,楚怀王在秦国病死,这使天下诸国更加怨恨秦国。山东六国借此机会,由齐国发起,第二次合纵攻秦。齐、魏、赵、韩、宋,五国联军攻势迅猛,秦国出师不利,退守函谷关。五国联军合力西进,秦军战败,函谷关也被攻破,秦国不得已只好割地求和。
此战之后,秦昭王任命白起为将,整顿军事。公元前290年,秦国出兵攻打韩国和魏国。双方军队相持了两年时间,谁都奈何不了谁。后来白起各个击破,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败魏韩联军,斩首24万,迫使两国割地求和,秦国的被动局面才得以扭转。
伊阙之战后,秦昭王自立为西帝,引起山东诸国的不满。当时齐国和秦国是当世两大强国。齐国为山东六国的盟主,是秦国的强劲对手。齐国号召赵、燕、韩、魏等国,发起第三次合纵攻秦。这次秦国不敢出战,秦昭王宣布废去帝号,把之前夺得的魏国和赵国的土地归还,六国这才罢兵。
公元前284年,燕国乐毅,联合赵国、魏国和秦国,合纵攻齐。燕国军队一直攻入齐国都城临淄,从此齐国一蹶不振。六年之后,秦昭王派遣白起率军攻楚,攻占了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在此地设置南郡。楚被迫迁都到陈(今河南濮阳)。公元前277年,秦国又夺取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秦国势力已经发展到湖南地区了。
秦国攻破楚国之后,随后转攻魏国,魏国联合赵国抗击秦军,秦军一无所获。公元前270年,秦国越过韩国攻打赵国,被赵国将领赵奢打败。秦军遭受到了从没有过的惨败,锋芒一时受挫。
秦国的对手齐国虽然遭受重创,但是秦国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秦国虽然屡次在战争中获胜,但是敌国也没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反而使得诸国的合纵更多,因此秦国失利之处也不少。总体来看,秦国的发展暂时处于停滞状态。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因为一个叫范雎的人进入了秦国。
落魄
范雎是魏国人,又名且,字叔。什么时候出生的,已不可考,史书记载其逝世于公元前255年。
他和其他士子一样,希望通过游说诸侯,贩卖自己的智慧,以期建功立业。范雎学成之后,也曾周游列国,希望那里的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而有所作为,但没有成功。无奈之下,范雎只好回到魏国。但是他出身贫寒,甚至连魏王的面都见不到,只好投身于中大夫须贾门下,作为其门客。须贾是魏国重臣,深受魏王信任,因此范雎耐心等待时机,希望有机会受到魏王的重视。
魏国和齐国的关系素来很好,齐国和魏国常常互相帮助。但是进入到战国中期之后,齐国和魏国之间,有过几次大战,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在局势趋于缓和之后,魏王便派须贾出使齐国。由于范雎在须贾门下表现还不错,便随须贾一起到齐国了。
须贾、范雎一行人来到齐国,觐见过齐襄王之后,便在齐国住了下来,等待接下来的安排。但是他们一直等了好几个月,齐襄王仿佛忘了他们,一直没有给他们答复。须贾等人没有办法,只好就这样一直等了下去。
齐襄王没有理会须贾,却听说范雎是个人才,口才非常好,是天下有名的辩士,就派人给范雎送去了一只牛和美酒,同时还赏赐给范雎十斤金。范雎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齐襄王没有赏赐须贾,却赏赐了范雎,他感觉非常不安,便一再推辞,表示不敢接受赏赐。
这次反常的赏赐哪里瞒得住人,很快就传开了,须贾自然也得到了消息。须贾认为范雎只不过是一名小小的门客,尊贵的齐襄王怎么可能知道这种人的消息,一定是范雎向齐国出卖了魏国的情报,才得到的赏赐。
须贾怒从心头起,但知道在齐国不能发作,心中暗想,回到魏国再收拾范雎,于是须贾稳住心头怒气,将范雎叫来,强迫他收下了牛和酒,但是退回了黄金。
回到魏国之后,须贾心中怒火难平,这次出使完全被范雎抢了风头,而且成果不是很显着,便找到了魏国的相国魏齐,向魏齐状告范雎出卖魏国的情报给齐国,以换得了齐王的赏识。
魏齐是魏昭王的儿子,而且身为相国,在魏国的权势非常大。魏齐听说出使的人中,居然有人出卖魏国的情报,不禁勃然大怒,心中暗想,如果这件事不加以惩处,难免会有人效仿,如此一来对魏国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盛怒之下,魏齐派人将范雎捉来,命令力士,用板子打,越打越生气,便又让人用长满尖刺的荆条抽打。
范雎只是个文弱书生,哪受得了这番毒打,一再求饶。可是魏齐正在气头上,又有须贾在旁边添油加醋数落范雎的罪行,哪能饶了他。武士们将范雎的肋骨打断了好几根,牙齿也打掉了不少。范雎自知难逃这一劫,索性也不说话了,闭上眼睛装死。
眼看将范雎打死,魏齐仍不解气,命人用席子将范雎卷起来扔到厕所里,然后召集宾客,举行宴饮。在宴饮的时候魏齐公布了范雎的罪行,并告诉他们,此时范雎已经被打死扔进厕所里了,谁上厕所,就要在范雎身上撒尿。魏齐警告众人道:“谁要是敢出卖魏国的情报给其他国家,下场就像范雎一样,即便死了也要受到侮辱。”
在魏齐的要求下,宾客们都到厕所里,轮番向范雎身上撒尿。虽然有些人为范雎的遭遇表示同情,但是不敢表露出来,也和众人一样做了。至于须贾可以说是主谋,见到众人如此,也是一番唏嘘。当时人命贱如草,须贾见有人为自己的失职顶罪,自然有一番唏嘘。
然而此时范雎并没像别人以为的那样死去了,当宴席散了,旁边没人的时候,范雎睁开了眼睛。此时已经顾及不到屎尿的臭味,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要想办法逃过一劫。范雎开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公关活动,他艰难地移动身体,对看守厕所的人道:“这位壮士……”还没等范雎说完话,看守厕所的人已经吓得跳了起来。他以为范雎已经死了,这是诈尸呢。
范雎苦笑道:“不用害怕,我还没死。”
看守恶狠狠地道:“你这样的人早晚也要死,却三更半夜吓人。”
范雎道:“谁也不想死呀,如果您放我走,日后定有重谢。”
看守道:“你还有什么来谢我呢?”
范雎道:“虽然此时落魄,却也有些家当,若能逃出生天,自然感激不尽。”
在看守眼里,范雎作为门客,是能够给自己厚报的,便决定帮范雎一把。
此时魏齐已经大醉,看守见到魏齐,小心问道:“那个人已经死了,全身都是屎尿,扔掉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