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皇帝无德,可弃之新立
将人送走后,老侯爷走到窗前,双手背在身后,嗓音沉静,“阿瑾,你可知太祖皇帝为何要留下这支金蝉卫?”
“祖父,此事孙儿的确不解,既不想金蝉卫成为皇帝手中的刀,却又保留这样一支队伍。须知皇命难违,谁也不能保证后世子孙皆能遵守此令。”陈瑾有些疑惑。
“太祖皇帝驾崩前曾给陈家先祖留下一句话。”
“是什么?”
老侯爷看了眼陈瑾,又回转身看向高悬的明月,“皇帝无德,可弃之新立。”
???
陈瑾有些心惊,此事若是让皇帝得知,侯府岂不是岌岌可危。
“不必担心,我想盛德帝心里该是有些思量的,老夫担心的是先帝突然驾崩,陛下并不知其中关碍。”
老侯爷将次日的安排对陈瑾细细讲了一遍,并叮嘱他不可行差踏错,陈瑾仔细重复了一遍,踏出书房离开。
晨光熹微,星辰隐身。
陈瑾着青色广袖袍,腰配官带,他是进士及第入朝,按照大周朝官吏制度,所有文试入朝官员皆可早朝旁听,只需提前报给吏部即可。而一品侯府世子经皇帝下旨册立,可不必提前递请而登早朝。两厢便宜之下,陈瑾便直接入了朝会。
老侯爷遇刺的消息早已传入朝中官员耳目,没人想到陈瑾今早会上朝。因此当陈瑾手持笏板立在阶下时,朝中官员皆是惊愕。
他怎么来了?
“陛下,自臣入京后,侯府屡遭刺客入侵,伤及府中家小,臣的祖父更是在回府途中重伤,昏迷不醒。靖远侯府立身百年,以往从不曾有贼人如此大胆,想来必是金蝉卫一事招来横祸。”
“陛下,那金蝉卫乃是太祖皇帝赐下,距今已有百年,我靖远侯府向朝廷之心日月可鉴。金蝉卫隐于暗中也并非靖远侯府暗藏私兵,此事皇家百年代代相传,还请陛下护佑靖远侯府。”
陈瑾话音未落,张首辅便站出来反对,“陈小侯爷此话差矣,金蝉卫虽绵延百年,却只由你靖远侯府统领,心向你靖远侯府,你如今却想将干系推的一干二净,未免有些自欺欺人了。”
“张首辅未免有些过于着急了,太祖皇帝敕令靖远侯府行事,我靖远侯府自是有所凭依的。”
不等陈瑾说完,一位绯袍官员出声斥责,“陈小侯爷还没闹够吗?你不会想说老侯爷手中有太祖遗诏吧?不如请老侯爷来这朝堂论一论?”
陈瑾不回应,等着朝中斥责反对他的人一个个全部站出来。盛德帝则是面带笑意看着陈瑾,等着将金蝉卫收入手中。
一阵喧闹之后,殿外传来一声通报之声,“大理寺少卿施展大人到。”
众人皆有些意外,施大人回朝了?这么突然。
施展不理会众人,几步走到龙座前,双手举至头顶,躬身行礼,“禀陛下,边境和谈结束,通敌一案业已查清,臣恐陛下忧心,快马赶回,还请陛下圣裁。”
崔富将他手中折子接过递到皇帝手边,皇帝只略看了一眼,并无意外之事,因此未放在心上,倒是将目光重新投向陈瑾。
施展看出端倪,侧身与陈瑾见礼,朗声询问,“陈小侯爷今日上朝,可是有事?”
他大袖遮掩着众人的目光,一瞬不瞬的盯着陈瑾。
陈瑾轻笑应声,“施大人回来的可真是巧,如此,便给在下做个见证吧。”
众人不明所以,只等着看陈瑾的笑话,若是陈瑾今日早朝躲过去了,晌午的赏莲宴就得被逼尚公主了,到那时靖远侯府还有什么威势。
陈瑾将众人的反应一一记下,拱手向皇帝请命,“陛下,如今朝中同僚对微臣有此议论,微臣实在是冤枉,太祖皇帝赐下遗诏之事历代皇族口口相传,陛下可要为微臣与靖远侯府做主啊。”
这下轮到盛德帝愣神了,兄长突然驾崩,他并不知晓,陈瑾明知此事,此时这般做派又是为何?
殿中朝臣议论纷纷,有指责陈瑾不知所谓的,也有嘲笑陈瑾不知轻重的,还有劝皇帝告知下臣详情的。
不等他想出应对之法,就听陈瑾言辞恳切,“陛下,太祖皇帝早有预料,遗诏早已搁置在您龙椅左侧扶手的暗格之中,不妨允各位大人取出一鉴。”
奉天殿的龙椅乃是太祖皇帝建朝时以一块神石直接筑在这石阶之上,是以除了皇帝旁人是不能靠近的。
盛德帝没想到太祖遗诏竟是在这奉天殿内,他派出的死士昨夜回报老侯爷重伤昏迷,不可能将太祖遗诏交给陈瑾,他便没防备陈瑾当众宣读遗诏。
如今这般境况,陈瑾言必称皇帝知晓此事,且前有苏禾假死立下大功之事,阶下这些臣民都已知晓此事乃是皇帝授意,各地都在歌颂他的盛德。若他此时否认,岂不是损坏他这个皇帝在百姓臣民心中的英明神武的形象,不,他不能这么做。
陈瑾眼见盛德帝的脸色从红润变得惨白,又勉强挤出些血色来,阶下的朝臣都在向皇帝请命,请他取出太祖遗诏让朝臣一观。盛德帝不得已站起身,命崔公公打开暗格,崔富摸着暗格半晌却没找到窍门,盛德帝眼睛冒火,瞪着崔富,“退开。”
侧身指向陈瑾,“你来。”
陈瑾躬身上前,以大袖遮挡,只有皇帝与他二人能看到他右手的动作,他大拇指按向龙头,食指将其中一根龙须提起,“啪嗒”一声,龙椅内侧暗格门将铺在上面的白虎皮顶开,露出明黄色的卷轴。
陈瑾侧身让开,崔富见状忙上前将东西取出,以眼神询问盛德帝,盛德帝点点头,崔富将卷轴展开,先给盛德帝过目,得到允许后这才朗声诵读。
内容无非是颂扬靖远侯府功德,赞其一府皆为忠臣良将,又说明建立金蝉卫,乃是希望将来有一日万一朝中有倾覆之祸,这支隐在暗处的卫队可用来救命,至于不能收归皇帝,则是因为暗卫不能成为皇帝的刀,成为后世子孙肆意妄为的工具。
这封遗诏很长,乃是太祖亲书,字字恳切,殿中跪着的众人都哑了火。
前殿的早朝还在继续,后宫的皇后却有点慌,她身边的大公公刚刚传信过来,事情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