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火药
刘辩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般无私伟大,更多的还是一个现代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作祟:
“生前哪管身后事,浪得几日是几日。”
更何况,历史上越是奢华的皇陵,越能吸引盗墓贼光顾。
费尽心思修建的陵墓最终不过是给后人增加点陵园购的爱好。
棺材板都能被撬开,尸骨还得暴露于乱石之间,死后也不得安宁。
不如索性干脆些,骨灰扬了,图个清静自在。
但此时,看着群臣激动不已的神色,刘辩决定还是先给他们一些缓冲时间。
他稳坐在御座上,面上带着一丝慈悲与从容。
殿下的朝臣们却被他方才那几句话深深震撼,在他们心中,陛下的形象瞬间拔高到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
只有胸怀天下的圣君,才会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大义之言!
他们的激动和感动是真实的,可以想象,若这番话能传播开,百姓将会如何感恩戴德。
而更重要的是,朝中的几位关键人物对此刻的刘辩已有了全新的评价。
曹操微微眯起眼睛,看着龙椅上的年轻天子,心中暗道:
“此言,既能笼络民心,又能收拢群臣,若为真心,则陛下的胸怀远胜前代;若为假意,那便是算无遗策的枭雄手段……无论哪种,陛下都不得小觑啊。”
荀彧则低头不语,思绪如潮。
他素有治国安邦之志,此时听得陛下如此言论,只觉得心中一片滚烫,这就是我的归宿啊。
王允握紧双手,目光闪动,心中感叹:“天子圣明,大汉之幸,社稷之福!大汉重现盛世不远也。”
百官群情激昂,似乎已经看到大治之世的曙光。
这一切,刘辩都看在眼里,嘴角微微一扬。
“诸卿平身吧。”刘辩缓缓开口,声音透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
众人纷纷起身,面带敬畏,整个大殿的气氛达到了顶峰。
刘辩道:“修路之事就交给太尉董卓来监督,太尉乃西凉豪杰,治军有方,统领万众,此事交由你手,朕自当放心。”
董卓闻言,心中顿时一喜,激动之情几乎溢于言表。
他立刻出列,躬身拜道:“陛下信任臣,臣必不负所托,定将此事办妥!”
这一刻,董卓感到仿佛打了鸡血一般,整个人精神焕发。
原本心中因为没被安排差事而生出的忐忑和不安一扫而空。
连丁原都被指派负责街道整治之事,整个朝堂上,好像就自己没事。
董卓一度怀疑,陛下对自己器重和信任是否是真的。
如今好了,修驰道是国之大事,事关都城形象与民生便利,这样的重要工程交由自己负责,足以证明陛下对自己的信任并未减半!
下朝后,卢植急匆匆赶往殿外寻找刘备。
然而,当他到达殿外时,却发现刘备三人早已被内侍叫走了。
他眉头紧皱,隐隐有些担忧,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暂时作罢。
此时,崇德殿内。
刘辩坐在办公椅上,姿态从容不迫。
而刘关张三人则站在下首,低着头,不敢直视天子,心中惶惶不安。
殿内寂静无声。
突然,刘辩站起身来,轻微的动静让三人如临大敌,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就在他们以为要面对天子的斥责时,却听到天子的声音传来:
“不必拘谨,朕并不是要继续追究你们的责任。”
三人闻言,愣了一下,随后又听到刘辩继续说道:“相反,朕还要重用你们。”
重用?三人齐齐抬头,眼中露出几分不可思议之色。
继而惊喜交加,连忙跪拜,郑重道:“请陛下示下,我等必肝脑涂地!”
刘辩看着三人,面色变得严肃起来,缓缓道:
“此事事关重大,甚至可能会危及性命,但事关大汉,事关天下苍生。朕问你们一句,你们可愿意去做,且保守秘密?”
三人闻言,他们对视一眼,随后关羽率先说道:
“陛下,究竟是何事?只要是陛下的吩咐,就是刀山火海,我等也义不容辞!”
张飞拍着胸膛接道:“陛下尽管吩咐!”
刘备郑重其事地说道:“备虽不才,但身为汉室宗亲,若能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死而无憾!”
刘辩满意地看着三人,说道:“好,三位果然尽显英雄本色。朕当日在洛阳城外便知各位非庸碌之人,今日果然没让朕失望。”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朕要你们做的东西,便是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