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石碑上的国际歌 - 梧桐的天空 - 煨风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梧桐的天空 >

第二十二章石碑上的国际歌

暮春的南京飘着细细密密的雨,钟梧拉着我的行李箱走在路上,边走边和我说出门时要轻装简行。雨水挂在他的睫毛上,像柔嫩的草茎上的晨露,清澈又明亮。

站在路边,他把外套脱下来,扣在我的脑袋上。我仰起头看着他,对他说:“钟梧,雨花台是不是有烈士陵园?”

我边说着边把外套举起来,遮在两个人的头顶:“我想去看看,但是时间好像来不及。”

“而且还下着雨,我还有行李。”看他不做声,我又补充道。

“没事,来得及。行李我帮你拿。”他牵起我的手,往烈士陵园的方向走。“南京南站离这里不远,来都来了,理应去看看。”

我把外套递还给他,等他穿起来,两个人冒着雨走了近两公里,终于走进了园区大门。他把箱子放在边上,去看正门前的石刻。四周空荡荡,只有零零散散几个人在路上走。

绕过一个小山丘,我们走进深处去,一个方正的水池出现在视线里,背面是高高的台阶,我一鼓作气跑到台阶上去,是几个矗立着的雕像,打眼看了一圈,我又走下台阶去。

钟梧正站在照壁前,看石碑上的文字,我走过去,上面是用五种语言刻成的《国际歌》。看着看着,他小声的唱起来。

第一次听他唱国际歌是在两三年前,他提到艾跃进,说教授去世前还在唱这首歌。我从未考究过这件事情的真假,只知道在那之前,他就已经喜欢这首歌。后来闲下来时,他也会在寝室小声唱给我听,还常常笑着说,在寝室不好发挥,总有一天要好好唱给我听。

这让我想起我们那些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为人民苦难斗争甘愿献出生命的决心。我站在钟梧的身后,静静的听他唱歌。直到余光瞥到对面台阶上两个年轻的女孩。

她们脸上都是挂着笑的,说说闹闹,摆着各种各样的造型在台阶上拍照。日式短裙的褶皱锋利,像一把刺刀刻进我的心里。我为这样庄严肃穆的场合她们的不得体感到羞愤不已,在文化教育如此普及的今天,在国仇家恨之前,竟仍有人能嬉笑至此,对先辈毫无敬意,丝毫不觉历史的厚重。

这使我想起秦淮河上唱起的《后庭花》,使我不禁想要上前问问他们来陵园的目的,想要看看剥开她们笑靥后是否会流露出一丝不敬前人的羞愧。察觉到我情绪的不对,钟梧顺着我的目光看过去,只一眼便了然我愤懑地的原因。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弯下腰,拉起了我的手,朝着纪念馆走去。走到桥上时,他才徐徐开口对我说话:“我们的教育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这就是国家为什么需要像我们这样的人存在。”

雨已经停了,我轻轻捏了一下他的手,走到围栏边,指着崖壁上一棵枝干崎岖的树木:“你看那棵树,像不像电影里有奇怪的大蛇冲出水面的地方。”他也走到围栏边,捏了一下我的脸,没有说话。

纪念馆里一页一页密密麻麻的名字像一块块沉重的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我站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之间,眼泪不自觉流下来。无数先烈献出生命最后只变成展馆里冰冷的文字,而百年之后,我们或为一抔黄土,消散于历史的风声中。

我热爱我的家乡和家乡土地上勤勤恳恳劳作的人民,我希望有一天每一份艰苦卓绝的付出,都能收获对应的回馈。

钟梧看到我,走过来在我面前站定,然后俯身,在我的额头轻吻了一下。我一时气愤,踩了他一脚,又羞又恼地说:“这么多前辈都看着呢,你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

他笑了,笑容像悬在山涧上的太阳,蕴藏着消融一切冬雪的力量。他又拉起我的手,低声地说:“就是要让先辈们都见证我们之间的爱情。”我又轻轻踢了他一脚,不再理会他。

送我到南京南站后,火车发车前十五分钟,他看着我坐上二楼的手扶电梯上。直到电梯下电梯转弯时,我仍能隐隐看到他望着我的身影。看到候车大厅里车辆晚点的提示,我发消息给他。看到消息,他也上楼来,轻轻亲了我一口,眼眶里噙着泪。

我心里反而平淡许多,再没有初见时的不安。进站以后,他在闸机口一边看着我,我冲他摆摆手,示意他回学校去,我也坐上了返校的火车。

我们就在这样平淡的往复中,不断离别和重逢,盼望着安定下来的某一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