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内篇杂下第六(1)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 春秋晏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3章内篇杂下第六(1)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不止晏子请先内勿服第一

[原文]

灵公1好妇人而丈夫饰2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3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4。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5。

[注释]

1灵公:齐灵公,齐顷公之子,在位二十八年,谥“灵”。2妇人而丈夫饰:妇女却做男子打扮。丈夫,男子的通称。3相望:到处可见,极言人多。4“悬牛首于门”喻禁于外,“卖马肉于内”喻服于内。这句是比喻表里不一。5莫之服:女子没有人再穿男子衣服。

[译文]

齐灵公喜好宫中的女子穿男子的服饰,于是都城里的女子全都换上了男子的服饰,灵公派官吏去禁止这种风气,说:“如果有女子穿男人服饰,就扯裂她们的衣服,割断她们的衣带。”一时间,齐国国内被扯裂衣服割断衣带的女子随处可见,但是这种风气屡禁不止。

晏子觐见灵公,灵公问:“我派官吏禁止女子穿男人的服饰,被扯裂衣服割断衣带的女子随处可见,但是这种风气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呢?”

晏子回答说:“君主让宫内的女子穿男子的服饰,却禁止宫外的女子这样打扮,就如同在门上挂着牛头,门内卖的是马肉一样。君主何不让禁止宫内的女子穿男人服饰,这样宫外的女子就不敢穿了。”

灵公说:“说得好。”于是下令禁止宫内的女子穿男子的服饰,不到一个月,都城里就没有女子穿男子的服饰了。

齐人好毂击晏子绐以不祥而禁之第二

[原文]

齐人甚好毂击1,相犯2以为乐,禁之不止。晏子患之,乃为新车良马,出与人相犯也,曰:“毂击者不祥,臣其祭祀不顺3,居处不敬4乎?”下车而弃去之,然后国人乃不为。故曰:“禁之以制5,而身不先行,民不能止。故化其心6,莫若教也。”

[注释]

1毂击:两车的车轮相撞击。毂,车子的轮毂,这里泛指车轮。2相犯:互相侵犯,即相互对撞。3顺:读为“慎”。4不敬:不受尊敬。5制:法令。6化其心:改变他们的心。

[译文]

齐国人很喜欢撞击车毂,把车毂互相撞击当成一种乐趣,这种风气也屡禁不止。晏子对此很忧虑,就备好新车好马,出去跟别人撞击,说:“车毂撞击这种行为,很不吉利,我大概是祭祀时对神灵不顺从,平时对神不敬吧!”说完就下了车,弃车而去。从此以后齐国人才停止了这种行为。所以说,用制度加以禁止,而自身如果不率先出表率,那么百姓就不能被制止住。因此要使民心改变,莫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百姓。

景公梦五丈夫称无辜晏子知其冤第三

[原文]

景公畋于梧丘,夜犹早,公姑坐睡,而梦有五丈夫北面韦庐1,称无罪焉。公觉,召晏子而告其所梦。公曰:“我其尝杀不辜诛无罪邪?”晏子对曰:“昔者先君灵公畋,五丈夫罟而骇兽,故杀之,断其头而葬之,命曰‘五丈夫之丘2’。此其地邪?”

公令人掘而求之,则五头同穴而存焉。公曰:“嘻3!”令吏厚葬之。

国人不知其梦也,曰:“君悯白骨,而况于生者乎!不遗余力矣,不释余知4矣。”故曰,君子之为善易矣。

[注释]

1北面:面朝北。韦:通“违”,背。庐:墓舍。2丘:墓。3嘻:悲痛惊惧之声。4知:通“智”。《说苑》作“智”。

[译文]

齐景公在梧丘狩猎,夜还不深,景公就暂且坐着打个瞌睡,梦见五个男子,向北面对着景公的行宫,自称“无罪”。景公惊醒了,召来晏子把梦见的情景告诉他。景公说:“我难道曾经诛杀过无辜的人吧?”晏子回答说:“从前先君灵公打猎,有五个男子布置捕兽网的时候,惊跑了野兽,所以您杀了他们,砍下他们的脑袋埋在一起,起名叫‘五大夫之丘’,这大概就是那个地方吧?”

景公命人掘地寻找,那五颗人头在一个坑里找到了。景公说:“唉!”命手下埋了。

百姓不知道景公做过的梦,说:“君王怜惜死人,更何况对活人呢,会更加不遗余力,竭尽才智了。”所以说,君子做好事是很简单的。

柏常骞禳枭死将为景公请寿晏子识其妄第四

[原文]

景公为路寝之台,成,而不踊1焉。柏常骞曰:“君为台甚急,台成,君何为而不踊焉?”公曰:“然,有枭昔者鸣2,声无不为3也,吾恶之甚,是以不踊焉。”柏常骞曰:“臣请禳4而去。”公曰:“何具?”对曰:“筑新室,为置白茅。”

公使为室,成,置白茅焉。柏常骞夜用事5。明日,问公曰:“今昔闻鸮6声乎?”公曰:“一鸣而不复闻。”使人往视之,鸮当陛,布翌7,伏地而死8。

公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亦能益寡人之寿乎?”对曰:“能。”公曰:“能益几何?”对曰:“天子九,诸侯七,大夫五。”

[注释]

1踊,上。2有枭(xiāo)昔者鸣:有枭鸟夜里鸣叫。枭,一种凶猛的鸟,叫声很难听。3声无不为:意思是声音千奇百怪,难听极了。4禳(ráng):祈祷免除灾祸。5用事:指做祈神除灾的事。6鸮:同“枭”。7布翌:展开翅膀。8以上这些都是柏常骞制造的假象。

[译文]

景公修建路寝高台,工程完工了,却不登台。柏常骞说:“君王您建台的时候催促的很是急迫,现在台建成了,您何不登上去呢?”景公说:“是的。我听见有枭鸟夜里鸣叫,叫声千奇百怪,我非常讨厌它,所以不登台。”柏常骞说:“我请您答应我向神祈祷赶它走。”景公说:“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柏常骞回答说:“再建一所新房屋,在屋里放上白茅草。”

景公派人修建房屋,工程一完工,就在屋里放上白茅草。柏常骞夜里进行祭奠。第二天,问景公说:“今夜听到枭鸟的叫声了吗?”景公说:“只听到叫了一声就再也没听到了。”于是派人前去察看,只见枭鸟展开双翅趴在殿阶当中的地上,死了。

景公说:“您的道术如此高明,也能替我增寿吗?”柏常骞回答说:“能。”景公说:“能增加多少岁?”柏常骞回答说:“天子能增九年,诸侯能增七年,大夫能增五年。”

[原文]

公曰:“子亦有征兆之见乎?”对曰:“得寿,地且动。”公喜,令百官趣1具骞之所求。

柏常骞出,遭晏子于涂,拜马前,辞2,骞曰:“为君禳鸮而杀之,君谓骞曰:‘子之遭若此其明也,亦能益寡人寿乎?’骞曰:‘能。’今且大祭,为君请寿,故将往,以闻3。”

晏子曰:“嘻!亦善矣,能为君请寿也!虽然,吾闻之,维以政与德而顺乎神为可以益寿,今徒祭4,可以益寿乎?然则福兆有见乎?”对曰:“得寿,地将动。”晏子曰:“骞,营吾见维星绝,枢星散5,地其动,汝以是乎?”柏常骞俯有间,仰而对曰:“然。”晏子曰:“为之无益,不为无损也。汝薄赋,毋费民,且无令君知之6。”

[注释]

1趣:速。2辞:晏子辞,即不让柏常骞拜。3以闻:以之闻,把这事告诉您让您知道。4徒祭:仅仅祭祀。5维星绝,枢星散:维指北斗,古人视为天之纲维,故称之为“维”。枢,天抠,北斗七星之首。绝和散都是隐蔽不见的意思,当为云气所蔽。古人认为出现这种天象将有地震。6无令君知之:意思是要让君主知道地本来将要震动,并非祈祷得寿的征兆。

[译文]

景公说:“你也能让增寿显现出征兆吗?”柏常骞回答说:“一旦增寿成功,就将发生震动。”景公很高兴,命令百官立即把柏常骞需要的东西准备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