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 伴君欢:倾世宠妃 - 美美哒如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1章

由太子代替皇上御驾亲征的队伍在边关频频传来捷报,皇上龙心大悦,身子也好转不少,沈清趁着肖少甫来请平安脉,借机找尹敬之查了方子。敬之告诉沈清这张药方确实是一味难得的求子秘方,但因个人体质不同,他改了其中两味药,沈清把方子交给梅伊,由她负责每日早晚煎药服药的事。

方正蕊雷打不动依旧每隔几日便来步寿宫请安,她从未停止过对恨雪身份的怀疑,尽管沈清从未亲口承认过,不过在沈清含糊其辞躲躲闪闪的回答上,方正蕊心中已有了答案。她虽不知恨雪隐姓埋名藏身在文萃宫是何用意,不过恨雪若想损害她的利益,她才不会看在选秀或者沈清的面子上对恨雪手下留情。

退朝后元忍来文萃宫请安,他把太子在前方的战报告诉荣贵妃,听着太子一场接着一场的胜仗,荣贵妃不得不由衷佩服许将军的骁勇善战,为了这个太子女婿,他也是拼了老命了。荣贵妃问道:“徐大人那边怎样了?”

元忍恭顺的答道:“儿臣昨日收到徐大人密信,他已经开始着手游说太子对柔然展开突围了,只要太子上钩,元意的人必会将太子置于死地!”元忍还没想过等太子死后他接下来该怎么做,是参与争储还是远走封地,他看着荣贵妃身边的恨雪,不管身在哪里,他只要有恨雪在身边。

“这种事必须尽快,夜长必然会梦多。”为避免节外生枝,荣贵妃不得不再次提醒元忍。元忍点头表示认同,这是一次除掉太子一派的绝佳机会,只能成功不可失败。

就在太子出征走的两个月之后,元忍收到了太子吃了败仗的消息,这让一直在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太子感到深深的挫败。只是一记小小的败仗,许将军命全军休整等待反败为胜的时机,徐安丁却劝说太子应趁柔然满意庆祝胜利之时搞一次突袭,柔然将近一个月没有打一场胜仗,此番胜利必然大肆庆祝。如此绝佳的突袭时机一旦错过再想等待下一次难道还要吃一场败仗吗?徐安丁的说辞成功打动了太子,不顾许松的极力反对,当夜亲自率领一千五百名骑兵直入柔然军营腹地。不出众人所料,太子与一千五百名骑兵一同音信全无不知所踪。

太子失踪是国基动摇的大事,许松此时才发觉中了徐安丁的计,但却为时已晚,与太子一同失踪的不仅是那一千五百名骑兵,还有参军徐安丁!他连夜整顿五万大军起兵攻向柔然企图找到太子的踪迹,可柔然早已收到密报并在许松进攻的途中设伏,许松救人心切导致章法大乱几乎全军覆没,兵败自刎!柔然大军乘胜追击,几乎将太子营地踏为平地,营中三万余士兵拼死抵抗直到天亮,最后剩余不足万人落荒而逃。

这是元天王朝自建国以来败得最惨的一场仗,太子失踪,近十万士兵殒命。元忍翌日深夜收到飞鸽传书,立刻换好了衣裳等待宫中传唤,一炷香后宫中侍卫快马送来皇上口谕招千山王进宫。元忍骑马直奔皇宫,在宫门外遇到了同样骑马而来的元态,二人心照不宣的手执腰牌进了宫,东山王元思、图蒙城主元意随后赶到。

步寿宫中的皇上得到战报一时急火攻心险些晕倒过去,顶着一口元气火速派人招文武重臣和各府亲王至步寿宫正殿。谁都明白事已至此,唯一能补救的方法只有歼灭柔然全族,可连许松都已兵败自刎,朝中剩下的人谁也不敢自告奋勇,皇上狠狠捶着桌案对着堂下一个个低着的头大喊道:“莫非朕真的朝中无人了吗!莫非真的要朕眼睁睁的看着柔然蛮夷攻进京城吗!”

“皇上息怒。”众人齐齐下跪,武东风担心皇上的身子支撑不住,赶紧招呼小栗子将刚刚煎好的汤药端上来,皇上一把夺过药碗摔在地上。沈清躲在屏风后面听到药碗摔碎的一声巨响不禁身子一抖,她从未见过皇上发这么大的火,太子失踪民心大乱,生死存亡的时刻竟发现无人可用?

这时只听元态跪下道:“父皇,儿臣愿率兵誓死抵抗!”话音一落,所有皇子纷纷跪下同愿率兵共同抵抗外敌。皇上此刻才稍显欣慰,几位皇子都曾在沙场历练,抵挡一时不成问题,他道:“众将听令!”

“臣在!”

“儿臣在!”

“传朕的命令,即刻回去清点兵马,明日早朝上报!”

“遵命!”众人退散,皇上立马瘫倒在龙椅上,沈清红着眼眶从屏风后走出来,俯身跪在皇上膝头。皇上抬手摸着沈清的脸,有气无力的道:“清儿可愿与朕同进退?”

沈清歪着头,眼泪滑落到皇上的手掌心,她道:“清儿腹中已经怀了墨郎的骨肉了。”

“当真?”皇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仿佛是绝难当中的救命稻草,他道,“清儿放心,朕就是拼了命也要护你们母子周全!”

沈清微微笑道:“白天太医来请平安脉的时候清儿也请太医诊了诊脉,孩子刚刚一个多月,本想等稳住了再告诉墨郎,”沈清抬头看着皇上,自打战争开始皇上就老了许多,头上的白发也多了许多,“清儿要墨郎好好的,要墨郎看着咱们的孩子出世。”二人默默相对,下定决心共同进退。

沈清服侍皇上休息了之后,武东风差令小栗子奔赴东宫把战况告诉给太子妃,太子妃将头发胡乱挽成一个髻,颤抖双手咬着牙看完武东风誊抄过来的战报,一夜之间失去丈夫和父亲,太子妃恨不得也跟着去了。可是看着房中尚在熟睡的儿子,她必须面对这一切,太子只是失踪,尚未明确是否死了,她一定要保住太子的储君之位,如若不然,也一定要将儿子送到储君之位上。

否则她们母子二人可就性命难保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