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李小乐
暗的老屋子里,李小乐坐在那张秋奶奶坐过的藤椅上,脑海里闪现出一幕幕的往事。这老屋子的气息是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遥远。
“天这么黑了,屋里怎么不开灯?”一阵苍老的声音从院外传来。
“哈哈,我们李老师还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呢!难得,难得。”这是另一个年轻的声音。
李小乐走出门口才知道是老张,还有张小路、李瑞雪两个。
老张拿着一根拐杖,张小路扶着他一步一步慢慢走来。李瑞雪右手提着一只篮子,左手抱着一坛子酒,乐呵着跟在后面。
老张说:“知道你没吃晚饭,我们特意带了过来跟你一起吃,这两小子从小和你一块长大的,想过来跟你喝几杯,所有跟了过来。”
李小乐赶紧迎了上去。
四人抬了张桌子出来放在院里,摆好饭菜,开始喝了起来。老张闷了一口酒,说:“小乐,你能回来确实不容易,村里走出多少年轻人出去,若干个再也没有回来过,难得你还记着咱们油茶村。”
小乐说:“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怎么也忘不了啊!”
李瑞雪也说:“是啊!这里发生过太多难忘的事了。有时候,我常做梦梦到我老子追着我打呢!”
三人听了,笑了起来。
四人又喝了几杯,彼此有些醉意。李小乐感觉这酒的味道十分的熟悉,便问瑞雪:“这是什么酒?怎么有种熟悉的味道?”
瑞雪笑说:“这酒你都尝不出来了?这是青梅姨教我们村酿的青梅酒啊!”
“原来是青梅酒!唉,这些过去好多年了,回想起来又仿佛在昨天呢!”
李小乐仔细尝了一口,酸甜的味道在味蕾散开,一下将他的思绪带到了过去的世界里......
?
?
1969年,油茶村。
有人说:孩子的天真是因为孩子没有记忆。
李小乐的身世,同辈的孩子们大多不知,大人或多或少的知晓些。当孩子们问起小乐的妈妈时,他们的父母会告诉他们:“他的妈妈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等到小乐长大后,她就会带着礼物回来。”
孩子们除了羡慕小乐长大后的礼物,他们还会天真的接着问:“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是个什么地方?”
父母停下手上的活,认真地说:“那个地方,我们也没有去过,但有一天,我们都要去那里。有的人会早去,有的人会晚去,去的早晚是上天注定的。”
父母们说完,脸上总有一丝难过的脸色闪过,随着一声哀叹,消失在孩子们发现之前。孩子们大多认为那是一个很漂亮的地方,大概是另一个油茶村吧。
旭日小学的老师周子先刚来学校那会儿,他就发现了小乐的与众不同,这孩子实在太孤僻了,总是沉默着,脸上忧伤的神情让人一眼就能留在心里。
班上有三十几学生,他不在班上的时候,闹哄哄的一片,只有李小乐一个人不吵不闹,耷拉着脑袋,看着窗外的老槐树发呆。只有周子先站在讲台上时,小乐的注意力才会集中起来。
周子先曾问过李景平关于小乐的事情,李景平支支吾吾没说出个所以然。他想过单独找小乐谈话,但自己刚来,还不熟悉,贸贸然又怕会触及到李小乐的情绪,到时,自己不但没有安抚好小乐,反而弄巧成拙的影响到他。
周子先只好把这事埋在心底。
这一天,孩子们像往日一样在上课。六月天晴空万里,炽热的太阳炙烤着万物,在田地里忙活的庄稼人,后背被晒得通红,地板像热锅一样,树叶和青草好像都散发出一股焦味,整个大地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烤炉。
教室外那棵老槐树上,知了叫个不停,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就算不动,汗水也一个劲的从毛孔中冒出。一个孩子实在热的受不了,拿着书本不停的扇风。周子先自然不应许他这么干,一个眼神过去,那个孩子立马放下书本,老实的将双手整在桌上。
周子先也热得不行,但他必须坚持着,在学生面前,他特别注重言行举止。周子先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不断往脸颊流,后背的衬衣打湿了一大片。汗水蒸发,周子先的眼镜起了一片雾气,孩子们看见后,发偷偷地笑着,他不得不摘下平日擦得发亮的眼镜继续给孩子们讲课。
在孩子们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电接踵而来,没过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狂风不断的刮着,窗户的玻璃被吹得“吱吱呀呀”的响。周子先停下讲课,叫孩子们关上窗户。
伴着骤风急雨的来临,学生们的心思压根就没有放在课堂,一个个的趁着周子先不注意,偷摸着冒着脑袋往外瞧。周子先几次想要拉回孩子们的注意力都没有成功。
他干脆停了下来,扯着嗓门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这节本是数学课,孩子们没想到周子先讲起了语文,眼睛又放回了周子先的身上。
周子先的解析还没讲完,学校的大门前已站了许多的村民。他们撑着雨伞,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着,偶尔冒着脑袋往教室里瞧。他们想进学校,站在教室的走廊上,看孩子们上课的样子。但是,老张死活不放他们进去,说是会影响孩子们上课。
过了一会儿,油茶村的李婶跑了过来,慌张地跟老张说:“张叔,你快叫一下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