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受损的美军 - 瓜岛争夺战 - 刘小沙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瓜岛争夺战 >

接连受损的美军

美国人在岛上连战连胜,在海上却屡遭败绩,接连损失了两艘航空母舰。自所罗门群岛海战后,“萨拉托加”号撤至澳大利亚一带进行防御性巡逻。为保证有限的航空母舰不再遭受攻击,南太平洋舰队司令戈姆利中将专门发出指示,要求所有航母除万不得已的情况,一律不得越过南纬10度。

8月31日深夜,“萨拉托加”号和战列舰“北加罗林纳”号正在既定的海区进行巡逻,突然雷达发现水面目标。美军急忙派担任警戒的驱逐舰前往查看,结果一无所获,没有发现任何目标。舰队继续进行巡逻。

6时50分,“萨拉托加”号结束了黎明时的战斗部署,便要准备吃饭。此时,灾难降临了,已经尾随“萨拉托加”号多日的日本潜艇伊-26号悄悄地驶近了,很快就到达这艘巨大的航空母舰的前方。日本潜艇随即上浮,一口气发射了6颗*。

美军一艘警戒驱逐舰的声纳听到前方很近处发出响声,接着在前方发现潜望镜。它挂起发现潜艇的警报旗,并在匆忙之中投了两颗深水*。

但一切都晚了。“萨拉托加”号看见警报旗后,高速满舵右转,恰好碰到*,爆炸引起冲天大火,锅炉舱进水,发电机失灵,速度很快就降下来。在其他驱逐舰的掩护下,“萨拉托加”号拖着受伤的躯体,缓慢地驶离。直到几个月后,它才重新投入战斗。

这样,南太平洋舰队的美军,只剩下“黄蜂”号和“大黄蜂”号两艘航空母舰了。

9月4日,美军听到日军已经攻占萨沃岛的传说,未经证实就派驱逐舰“利特”号和“格雷戈里”号由图拉吉运送一个突击营反攻。美军在萨沃岛登陆后,没有发现日军,又乘这艘驱逐舰到瓜达卡纳尔岛,他们上岸时天已经黑了。按照常规,这两艘驱逐舰在卸载后应返回图拉吉港,但因为那天夜色特别黑,看不见航标,两艘驱逐舰只好采取与海岸平行的航向,往返巡逻,准备天亮后再撤离这个地区。

不巧的是,日军在那天夜里也运送一支小分队在瓜达卡纳尔岛登陆,除运输船外,还有3艘驱逐舰,它们的任务是对海岸进行牵制性炮击。一开始,日军驱逐舰由美军驱逐舰的外侧驶过,因距离较远,双方都没有发现。

凌晨1点,当“利特”号转向时,突然发现东方有炮弹的闪光。舰上的人开始以为是日军潜艇进行骚扰性炮击,但雷达的荧光屏上却显示出四个水面目标,距离仅2海里。美军的一架侦查飞机恰好在此时飞临上空,看到闪光,也以为是日军的潜艇在射击。为迫使日军潜艇暴露出来,侦察飞机一连投了5颗照明弹。

借着照明弹的亮光,日本舰艇很快就发现了不远处的美军驱逐舰,他们大吃一惊。随即,日舰紧急打开探照灯,向“利特”号射击。正在黑暗中安详游动的“利特”号驱逐舰猝不及防,连中数弹,舰后的4英寸炮被完全击毁,根本不能还击。

与此同时,美军“格雷戈里”号被另外一艘日军驱逐舰的探照灯照住。日舰120毫米炮猛烈开炮射击。

不久,两艘驱逐舰都燃起熊熊大火,随后开始下沉。仅仅10天后,美军在海上又遭受了另外一次更大的损失。9月14日,应范德格里夫特一再请求,美军南太平洋舰队最终决定组成战斗编队,护送3艘运输舰,向瓜岛运送兵力和物资。

为保证这次运输的安全,美军作了精心的计划和安排。舰队司令部特意挑选了一条避开日军舰队的航线。同时,对兵力进行精心编组,将负责护航的航空母舰“黄蜂”号和“大黄蜂”号分成两股:一是由航空母舰“黄蜂”号和4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组成一支特混舰队;二是由航空母舰“大黄蜂”号、战列舰“北卡罗林纳”号和3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组成的另一支特混舰队。两支特混舰队在运输舰队100海里处航进,不断派出侦察机进行空中战斗巡逻。得知美军准备增援瓜岛的消息后,山本五十六立即命令南云机动舰队和潜艇舰队封锁美海上运输线,准备对美军舰队实施打击。

9月14日下午,美军舰队出发不久,两架侦察机就发现了南云机动舰队。航空母舰编队指挥官诺伊斯将军闻讯,迅速派出大批轰炸机前往指定海域。但狡猾的南云早已撤到美机的战斗活动半径之外。

15日上午,1架日侦察机发现美运输舰队,久久地盘旋在上空不走。日潜艇伊-15号和伊-19号,接到侦察机通报,火速驶往指定海域,准备截击美运输舰队,无意中碰上了美航空母舰编队。当伊-19号潜艇瞭望哨向艇长报告说,发现大型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驱逐舰数艘时,全艇上下一片欢呼声。伊-19号通知伊-15号:“我们撞到大运啦!”

两艘潜艇迅速下潜,驶向缓缓游弋的航空母舰。

下午2时20分,海面刮着时速20海里的大风。烈日当空,空气火一样炽热。“黄蜂”号甲板上的水兵大汗淋漓,忙着接收巡逻归来的战斗机。悄悄摸近的日潜艇兵分两路,伊-19号盯住“黄蜂”号,伊-15号直奔5海里之外的“大黄蜂”号。伊-19号进入发射*的位置,升起潜望镜,*手请求发射*,艇长说再靠近一点,等伊-15号接近“大黄蜂”号时,一同发起攻击。

2时30分,美航空母舰“黄蜂”号接收完飞机,向右转向回到主航道,减低航速,以便让其他战斗机起飞。此时,伊-19号已经摸到跟前,双方相距1200米时,*官全神贯注地瞄准目标。此时,“黄蜂”号全然不知危险正在来临,整个右舷暴露无遗。

这么大的目标怎么会击不中呢!4枚*以每8秒1枚的间隔,准确、笔直地射向“黄蜂”号。舰上的瞭望哨首先发现情况,他们看见了蹿出水面的*,慌忙拉响反潜警报,舰长福雷斯特·薛尔曼上校即令向右转舵。但为时已晚,刚刚来得及躲过1枚*,整个舰身一震,其他3枚*同时击中舰的右舷!

随即,舰上响起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海水翻着波浪涌入舱内,舰身很快大幅度倾斜。消防队员还没有来得及扑灭舰面上的大火,停泊在甲板上的轰炸机翅膀下的重磅*就被引爆了。一连串的爆炸又引爆了弹药舱,“黄蜂”号上的飞机和设备飞上了半空,变成碎块,重重落在水里,击起一片白花花的水浪。

9月15日下午3时20分,薛尔曼无力自救,只得降下国旗弃舰,水兵们翻过舰舷栏杆跳向大海,驱逐舰靠拢过来实施救援,打捞落水人员。

“黄蜂”号在美军官兵们无比痛心的眼神里,燃烧成一座活火山,没多长时间就葬身海底了。

在伊-19号发射*的时候,伊-15号潜艇钻进“大黄蜂”号的护航舰群之中。万幸的是,正当这艘日军潜艇准备发射*时,美军1艘驱逐舰的声纳捕捉到了它,随即拉响防潜警报。驱逐舰“奥布赖恩”号全速冲来,迅速投出深水*。伊-15号在慌忙中打出全部*。

“大黄蜂”号死里逃生。但英勇截击潜艇的“奥布赖恩”号却吃了一枚*,这艘飞身堵枪眼的驱逐舰,在一阵爆炸声中很快*了。

战列舰“北卡罗林纳”号也不走运,舰长听到防潜警报后跑上舰桥,命令战舰作“之”字形运动,躲避可能袭来的*。孰料1枚越过航空母舰的*,正好碰到战列舰的船舷,在吃水线下炸开一个大窟窿。大量海水涌进舱内,“北卡罗林纳”号舰身顿时倾斜,航速明显减慢,水兵们奋力排水和堵塞漏洞,战舰才逐渐恢复平衡。

至此,南太平洋舰队只剩下“大黄蜂”号一艘航空母舰了。同时,航空母舰受损,给美军向瓜岛增兵带来严重困难。好在以后两天天公作美,海面乌云翻滚,大雨如注,日美双方的飞机都不能起飞,美运输舰队才安然驶抵瓜岛,给驻岛的美军送来4000名海军陆战队及部分武器装备、给养和燃料。

航空母舰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挫,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坐不住了,他要戈姆利作出解释。戈姆利对这种状况也感到痛心疾首,充满怨气。他认为在几天内损失两艘航空母舰是不应该的,完全是编队司令诺伊斯的责任。几天后,戈姆利给尼米兹送去一份战斗报告:

“黄蜂”号从9月12日5时至15日14时,一直逗留在南北向140海里、东西向170海里的区域内,横过先前的航线12次,因此在较小的海区逗留3天以上,使敌潜艇能够占领有利的阵位攻击。显然,航空母舰不应该在日潜艇活动的海区逗留,除非执行任务必须冒风险。

显然,他把责任推给了编队司令诺伊斯。诺伊斯得知情况后,大为不满,立即给尼米兹写报告进行申辩:

从航线图上可以看出,该海区东西向延伸300海里,而不是170海里,且遭受攻击的地点距最近的横过旧航线的地点在150海里以上。以前从未进入或者接近遭受攻击的地点。

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对两人互相推诿非常生气,派专人进行调查。但大敌当前,不是追究责任是非的时候,为了鼓舞士气,尼米兹最终决定不追究任何个人的责任,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