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孵化的条件 - 科学养鹅 - 陈烈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科学养鹅 >

(一)孵化的条件

1.温度

是鹅蛋孵化的首要条件。在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各种物质代谢都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掌握合适的温度是孵化成败的关键。当前,孵鹅蛋分恒温和变温两种方法。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发育初期,幼小的胚胎还没有调节体温的能力,需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发育后期,由于脂肪代谢加速,产生大量的生理热,只需稍低的温度。因此,孵化期的温度应是“前高、中平、后低”,再结合孵化季节、室温、孵化器具以及胚胎的发育状况,做到“看胎施温”,灵活掌握,故采用变温孵化法(表4-1)。

表4-1鹅蛋变温孵化施温标准(c)

有时,一个孵化机内,孵数批种蛋,各批的胚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恒温孵化(表4-2)。

表4-2鹅蛋恒温孵化施温标准(c)

2.空气(通风)

鹅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孵化初期,胚胎的物质代谢能力较低,需要氧气较少,随胚龄增大,尿囊发育,呼吸量逐渐增加。孵至最后2天,胚胎开始用肺呼吸,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比孵化初期增加100多倍。为保持胚胎的正常发育,孵化机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一般要求孵化机内的氧气含量不能低于20%,二氧化碳的含量在0.3%~0.5%,最高允许量为1.5%。当孵化机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5%时,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增高,出现胎位不正和畸形等现象。所以,在不影响胚蛋温度的情况下,机内通风越畅越好。现在设计的孵化器,都十分注意通风装置,开设了进气孔和出气孔。

3.湿度

湿度是孵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但鹅胚对湿度的要求不像温度那么严格,适应的范围比较宽。湿度偏高,蛋内水分不易蒸发,影响胚胎发育;湿度偏低,蛋内水分蒸发快,容易造成绒毛与蛋壳膜粘连现象。特别在使用有风机的大型孵化机时,空气流通快,蛋内水分容易蒸发,如不掌握机内湿度,就会影响孵化效果。

孵化期间湿度掌握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低”。孵化前期,胚胎要形成大量羊水和尿囊液,机内温度又较高,所以相对湿度需要大一些。一般前10天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65%;中间10天,为了排除羊水和尿囊液,空气相对湿度可降至60%~55%;孵至后10天,为了防止绒毛粘连,要将空气相对湿度提高至70%~75%。鹅蛋在孵化过程中,常结合晾蛋降温,在鹅蛋上喷洒温水,以增加机内的相对湿度,使胚胎散热加强。湿度对鹅胚破壳有直接关系,在湿度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能使蛋壳变脆,便于雏鹅啄壳。

4.翻蛋

翻蛋的作用是使胚胎各部受热均匀,避免与蛋壳粘连,使蛋的不同部位受热相似,并促进气体代谢,有利于营养吸收,提高孵化率。

机器孵化有自动或半自动翻蛋系统,可根据需要定时翻蛋。一般每昼夜可翻蛋4~12次。在整个孵化期中,前期和后期的翻蛋次数不同,前期翻蛋次数要多些。开始第一周特别重要,应适当增加翻蛋次数,而孵至最后3~4天,则可停止翻蛋。翻蛋的角度以90°~110°效果最好。

5.晾蛋

鹅蛋孵化至中期后,胚胎的物质代谢增强,产生大量的生理热,使机内温度上升。晾蛋的目的是帮助胚胎散发热量,促进气体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胚胎调节体温的能力,从而提高孵化率和雏鹅的品质。

晾蛋就是在短时间内使蛋温降低。晾蛋的方法因孵化种类而异。自然孵化时,母鹅每天离巢饮水、采食、排粪,这就是晾蛋活动。机器孵化时,照蛋、喷水也属于晾蛋工作,但经常性的晾蛋要每天进行。孵化前期,晾蛋的时间短一些,孵至第十五天后,要逐渐增加晾蛋时间,每天打开机门2次,关闭热源,只开动风扇,并把蛋盘从蛋盘架中抽出1/3,再将温水喷洒在蛋上。随着胚龄增加,延长晾蛋时间,每天可晾蛋喷水2~3次,每次晾蛋的程度,以眼皮接触蛋壳感觉比较温和即可。晾蛋结束,将蛋盘推回机内,关闭机门,接通热源。晾蛋的时间因季节、室温、胚龄而异,通常为20~30分钟。摊床孵化时,晾蛋与翻蛋结合进行。

除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注意以下2点:一是种蛋要平放或大头(钝端)在上,绝对不可小头(尖端)在上;二是孵化机内要保持黑暗,必要时才开灯照明,用后关闭。许多试验表明,机内长期连续开灯,对孵化率影响极大。此外,孵化室的环境对孵化机内保持适宜条件有很大关系。孵化室较理想的条件是,室温21c~24c,空气相对湿度50%~60%,室内空气新鲜,要避免阳光直射或冷风直吹孵化机,墙壁、地面和用具,要清洁卫生,摆放整齐,并定期进行消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