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饲技术
1.填喂方法
目前都普遍采用电动填肥器填饲(见封3图)。一般由2人为一组,其中1人抓鹅、保定,1人填喂。填喂者坐在填肥器的座凳上,右手抓住鹅的头部,用拇指和食指紧压鹅的喙角(图9-1),填鹅时掰嘴的方法是,打开口腔,左手用食指压住舌根并向外拉出,同时将口腔套进填肥器的填料管中后徐徐向上拉,直至将填料管插入食管深处(膨大部),然后脚踩开关,电动机带动螺旋推进器,把饲料送入食管中。与此同时,左手在颈下部(填料管口的出料处)不断向下推抚,把饲料推向食管基部,随着饲料的填入,同时右手将鹅颈徐徐往下滑,这时,保定鹅的助手与之配合,相应地将鹅向下拉,待填到食管4/5处时(距咽喉处约4~5厘米),即放松开关,电动机停止转动,同时将鹅颈从填料管中拉出,填饲结束,整个过程需20~30秒钟。
2.填喂次数和填喂量
填喂次数和填喂量要从少到多,逐步增加,尤其是开头几天,绝对不可多填猛填。一般开始3天,每天填2次,这叫适应性填饲,待鹅习惯后,每天增加到3次,填10天后,再增加到4~6次,每次间隔的时间最好相等。为照顾饲养员休息,夜间两次间隔时间的距离可以稍长些。如果人力允许,填2周以后,可以实行3班制,改成昼夜填饲,即每隔4小时填1次(0、4、8、12、16、20时)。增加次数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填料量,只要填得下,能消化,就应尽量多填,这是生产大肥肝的关键技术之一。
填喂量因品种和个体大小不同,中型鹅一般每次每只填50~100克,每天填200克左右,适应以后逐渐增加填料量,每天每只可填600~800克。
3.填喂期
因品种和方法而稍有不同,大型品种填饲期稍长些,小型品种填饲期较短些,但个体之间也有很大差异。过去每天填3次,填饲期长达4周多,现在增加次数和加大填量后,一般填3周,就可以生产出大肥肝。同样的品种同样的填法在个体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早熟的个体,填16~18天就出大肥肝,晚熟的个体要填30多天。
4.肥肝成熟的外表特征
当加大填料量后,体重迅速增加,皮下和腹腔内积满脂肪,腹部下垂,行动迟缓,步态蹒跚,精神委靡,眼睛无神,常半开半闭,呼吸急促,羽毛潮湿而零乱,行走的姿势也出现变化,体躯与地面的角度从45°变成平行状态。食欲减退,出现积食或消化不良症状,这是肝已成熟的表现,应立即停填,及时屠宰。否则,由于进食少,消化不良,已经肥大的肝脏又会因营养消耗而变小。有的鹅体重增加不快,食欲尚好,精神亢奋,行动灵活,这说明还不到屠宰适期,应当继续填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