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尴尬的拜访 - 笑傲北宋 - 小生没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笑傲北宋 >

第126章尴尬的拜访

夜深了,蔡义房间的灯却还亮着。书桌旁的纸篓里,丢了一堆的废纸,蔡义叹了口气,心浮气躁,始终是练不出什么好字的。

“姑爷,这么晚了,你还不睡呀?”门口露出了娟儿的小脑袋。

蔡义头也没抬的道:“一会就睡,这里不用你伺候了,你下去歇着吧。”

“哦。”娟儿低低的应了一声,人却未离开,依然打着灯笼站在门口。

蔡义抬头看了看,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道:“娟儿,你进来我问你些事。”

小丫头似乎挺开心,来到屋中有些害羞道:“姑爷,什么事?”

蔡义挠了挠头道:“如果……如果你的朋友嫁作他人,但你知道她的相公人品不好,你会怎么办?”

小丫头似乎没想到蔡义会问这么奇怪的问题,歪着小脑袋想了好久,一脸认真的道:“姑爷,熙儿、翠儿都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她们都没出嫁呀!”

“呃!……我是说如果,如果她们出嫁了呢?”蔡义有些自嘲,这问题自己都想不通,这小丫头片子岂会明白。

“那我会告诉她们!”就在蔡义感觉这问题白问了的时候,却没想听到了娟儿斩钉截铁的答案。

蔡义有些惊讶,又问道:“那要是她们不相信或者不领情呢?”

小丫头这次倒没有考虑多久,想了一会便道:“说不说是我的事,相不相信是她们的事。既然是朋友,我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听到娟儿的话,蔡义感觉纠结了自己好久的问题终于解开了。对啊,既然是朋友,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但只要尽了力,做到无愧于心就好。

蔡义露出了微笑道:“娟儿,谢谢你!好了,时候不早了,你回去歇息吧,我也要睡了。”

小丫头似乎没想到蔡义会对她说谢谢,一直回到自己的屋中,小脸还一阵发烫。

经过娟儿不经意的回答,蔡义决定委婉的向李清照施以援手。毕竟,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再重演一次悲剧。正好自己也想去苏家一趟,谈谈苏籍的仕途问题。

考虑到苏符日暮才会从县衙回到家里,蔡义用过晚饭之后才带着李忠往钱塘县城走去。之前来找过苏符几次,倒也算轻车熟路。苏家的屋舍比起唐府可就小得许多,是一座两进两出的院落。

来到大门外,院中似乎有些喧哗声,蔡义倒也没有在意。让李忠上前敲了敲门,不一会,便有一小厮将门打开了一条缝隙。

那小厮明显是认识蔡义的,打开门看到蔡义便有些吃惊道:“蔡……蔡公子?!”

蔡义微微一笑,道:“苏县令在家吗?”

“在……在。”那小厮看起来有些紧张。

蔡义并没有多想,温声和气道:“去向苏县令通报一声,就说我蔡义到访。”

“这……”那小厮似乎有些为难。蔡义眉头微皱,前几次来苏家可没有这么繁琐,难道苏家出了什么事?

“阿五,门外何人?怎么让你开个门拖拖踏踏的?”就在蔡义疑惑的时候,苏符的声音已经从门里边传了出来。

“是蔡……”还未等小厮话说完,嘎吱一声,大门被拉开了大半。苏符的身影出现在蔡义的视线里,两个人竟是有那么一瞬间失神!

大门打开了大半,蔡义也一眼就看到了门里边的情况。院中摆了五六桌酒席,桌上铺着红布,这一看就是在办喜宴,难怪刚才听到一些喧哗声了。而那些谈笑风生的宾客,一时间不约而同的看着门口的蔡义。

额!场面一度尴尬,蔡义怎么想也没想到居然会碰上这种事。寻常人家办喜宴,就算不燃放鞭炮庆祝一番,好歹也会在门口挂两个红灯笼意思意思。这苏家倒好,悄没声息的在院中摆几桌就算了事了。更尴尬的是,苏家没有请自己,自己倒主动来了,这……

纵使蔡义一向沉稳,此刻脸上也有些尴尬之色,连忙行了一礼道:“苏兄,实在恕罪恕罪!小弟不知贵府有宴,莽撞之处还望莫怪。苏兄告辞,小弟改日再来拜访!”说完便转身就走,毕竟这种事情待久了,双方都会觉得尴尬。

“蔡公子,蔡公子留步!”却不想苏符跨出了门,小跑到蔡义李忠二人身前,拦下了二人。

苏符也有些尴尬,拦下二人道:“蔡公子实在抱歉,今日乃家父六十寿辰。在下原本想邀蔡公子到寒舍一叙,奈何家父生平不喜张扬。这才在家中简简单单的摆了几桌,失礼之处还望蔡公子海涵。”

苏符家父?苏轼长子苏迈?蔡义之前可没见过这人,想来是最近才来到杭州的。原来是苏迈六十大寿,难怪远在青州的李清照会出现在杭州城了。

蔡义恍然大悟的样子,尴尬笑道:“原来是令尊大寿,原本按理说,我这做晚辈的应该进去祝寿一番,但此前未知,如今并未携带贺礼,就此作罢!改日定会带上礼物,再来拜访苏兄!”

蔡义可不傻,自己是王安石后人,又跟蔡京多多少少扯上一些关系。在苏家上一辈眼里,自己就是罪大恶极的“变法派”,自己怎能去触这个霉头?

却不想苏符似乎并不介意这些,又或者他根本没想到这些。苏符行了一礼道:“蔡公子太客气了,失礼的是在下。蔡公子来到寒舍,说什么也要进去喝上几杯才是。二位,里面请!”

蔡义有些犹豫道:“这,这不好吧?”话说回来,能近距离接触一些苏家后人,这对蔡义来说,也是一件很期待的事情。毕竟苏轼的人格魅力实在太大了。

苏符道:“这有啥好不好的,只要蔡公子不嫌弃寒舍简陋、酒食乏味便好。”

一阵客套之后,蔡义也就决定留下来了。毕竟这样的机会,可是很难得的。蔡义甚至做好了被唾骂的准备。

跟着苏符进了院子,在苏符的带领下,径直来到了主桌之前。经苏符介绍过后,蔡义连忙对着坐在主位上的苏迈行礼道:“小子无礼,不请自来,还望苏公莫怪!”

苏迈倒没有蔡义想象中那般为难自己,淡淡道:“既然是符儿朋友,那便是客人,无须多礼。”

蔡义这才微微松了口气道:“谢过苏公!此次前来未带贺礼,还望苏公允许小子写上一联,祝贺苏公寿辰之喜!”

此话一出,除了苏符,身旁众人都有些惊讶,要知道,苏轼的《寒食帖》可是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很少有人敢在苏家人面前卖弄文笔的,这无异于班门弄斧、自取其辱罢了。

苏迈一脸温和,笑道:“小友倒是有趣。”说完,对着旁边的下人道:“去为这位小友拿些纸笔来。”

仆人拿来纸笔,又搬过一张桌子。蔡义提笔便写道:六十年春秋,风鬟雾鬓,花甲新开溢香远;两万日苦乐,北海南山,人间正道是沧桑。

蔡义提笔的时候,桌边便围上了几人。蔡义刚落笔,便有一人称赞道:“好,好,好!好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