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乌江联手 - 湘军为什么这么牛 - 王纪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章乌江联手

摘自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铭》:

(江忠源)既至,则大为副都统乌兰泰公所宾敬,事无巨细,必再咨而后行。人无疏戚贵贱,必察公意向而厚薄之。

一份丰厚的见面礼

赛尚阿心怀对骆秉章的不满,离开湖南,进入广西。一到这个动乱的省份,他立刻感到爽多了。骆秉章没有巴结赛钦差,广西前线的大员对他却不敢怠慢。六月初,赛尚阿抵达临川县,立刻接到向荣的一份书面汇报。向荣被周天爵参过一本,又觉得乌兰泰压自己一头,周乌二人议事颇为融洽,他有受到冷落的感觉。风闻余万清要来取代他的位置,如果他再不寻找靠山,恐怕就混不下去了。他知道周天爵早已给赛尚阿去过信函,为了搞好跟新任大帅的关系,他也单独向上司汇报,争取留下一个好印象。

向荣不善于用文字表达效忠之意,他的长处是打仗,所以他在信中陈述了自己指挥的一场大捷,作为给钦差大人的见面礼。向荣的描述多有夸大之词,实际战况大约如下。

向荣屯兵桐木、界岭一带,已经沉寂很久。为了迎接赛钦差的到来,他决定有所行动。他命令绥靖镇总兵李伏等人,分带湖南和广西官兵一千七百名,加上本地乡勇,于五月十三日一同渡河,攻击中坪的敌军。代理参将成安在河水上游攻击敌军伏兵,先行开仗。成安吸引了敌军的注意,掩护其他官军部队涉水而进。

冯云山和焦亮没料到向荣会突然发起攻击,仓卒调集主力应战,从岭后蜂拥而出。向荣令各部用枪炮连环射击,从早晨打到中午,击毙敌军一百多名。李伏带兵率先抢上山梁,又歼敌几十人。焦亮派出十几股兵力,向官军反扑,镇筸左营把总熊士贵手刃几名敌兵,杀入敌阵,登时阵亡。李伏见敌众我寡,无法抵挡,只得撤过小河。太平军也不追赶,随即收兵。

中坪和仁义等村水田环绕,田埂路窄,小河阻滞,进退不易。向荣感到兵力不足,飞调援军一千名,于二十二日赶到界岭。

向荣的这次攻击刺激了太平军,冯云山担心官军援兵近日开到,决定提前突围。根据地盐粮已经吃完,早突围一日,便能早一日脱困。

向荣得到情报,派飞马通知乌兰泰及各总兵严密堵截。五月二十五日,探得洪秀全把突破口选在界岭,要带兵攻扑湖南兵营盘。向荣连夜部署兵力防堵,令民兵埋伏在架村左右,以备分路截杀。

第二天凌晨,太平军约四五千人果然从中坪、仁义、邓村拥出,来到古磨黄岱岭上集结。该处水田及小河甚多,不利于官军作战。向荣决定将敌军诱出,在有利场所打伏击。他令潮勇埋伏在下官村背后,又派出几百名民兵诱敌,正规军各营则隐蔽等待。

诱敌的民兵打响了战斗。太平军见官军人数不多,出动二千多人蜂拥而来。民兵将他们诱到伏击地段,潮勇齐起,一拥而出,排枪射击。太平军措手不及,纷纷倒地,先锋骑马首领三人当即饮弹阵亡,余部惊惶撤退。潮勇紧追到小河口,太平军已经涉水奔回古磨岭上。潮勇被小河阻隔,担心前有埋伏,不敢深入。

焦亮见民兵后撤,立即调整部署,分出三股,试图实行多点突围。一股奔向架村,一股隐蔽在寺叶村,另一股越过苦瓜岭,企图抄袭官军营盘。其余部队在岭上集结,作为预备部队,准备增援各处。

向荣看出了太平军的意图,下令:“湖南和广西各营分为五路,齐头并进!潮勇、仁勇从瑶山脚下进击。”

中路太平军二千多人开进架村以后,焚烧民房,烟光弥漫。向荣的提勇从左边山脚横冲攻击,和春督带几百名湖南兵,联合潮勇和仁勇一千多人,抢过架村,围攻寺叶村,开炮毙敌几十人。官军又追到小河口,担心敌军已有埋伏,再次撤回。

苦瓜岭一路太平军遭到游击瞿腾龙率领的五百名湖南兵攻击,见中路败走,也缩回古磨岭。只有要村一股太平军,大约一千多人,还敢鸣角舞牌,攻击向荣大营,也被官军包围击溃。官军还是只追到河岸,便又鸣金收兵。这一仗,官军以伤亡几人的代价,打破了洪秀全突围的企图。

向荣打了一场给赛尚阿看的政治仗,也是为了向皇帝表明他并非无能之辈。所幸此仗算得上小胜,他向赛尚阿报捷,给了钦差一个向皇上报喜的机会。他在信中吹嘘兵勇踊跃用命,一日之间三战三胜,只要等到大兵云集,声威更壮,似乎不难剿灭金田农民军。

向荣的这封信,使赛尚阿感受到了前线大员对他的尊重,也鼓舞了他的信心。他于六月四日抵达桂林,与先到两天的达洪阿会合。两天后,巴清德也赶来向他报到。

事有凑巧,就在赛尚阿抵达桂林的同一天,金田农民军突然有了大动作,全军从象州中坪一带南下近百里,回到东乡老根据地。赛尚阿从敌军的这一行动中找到了良好的自我感觉:哈哈,本钦差一到,敌军就闻风丧胆了。

洪秀全及其共事者的这一举措,动机其实很明显。他们在象州境内已经无法补充供给,突围北上的道路也被官军堵死,返回东乡和金田一带,既可以寻找新的补给源,也有可能趁官军兵力调动之时,钻个空子突出包围圈。

太平军回到东乡之后,立刻派部队东进,袭击了桂平县的新墟。乌兰泰和向荣跟踪追击,于六月九日逼近东乡。在这里,官军高级将领全部投入了战斗,而且配合默契。乌兰泰亲自指挥发射火箭,未能击败敌军的反扑。向荣见敌军如此顽强,怒不可遏,披挂上阵,策马当先,手执鸟枪,击毙敌军两名军官。

向荣正杀得痛快,忽觉身子向下坠落,一个跨步跳下马来,见坐骑已被炮子击中,马腿上血流汩汩。向荣跑得太快,随从尚未跟上,山头上冲下的太平军,距他只有几步之遥。正在危急之时,守备蔡庞龙跃马而来,下马说道:“向大人,请上马。”向荣也不推让,上马再战。蔡庞龙步行护卫,短兵接战,击毙敌军三名。眼看两人寡不敌众,潮勇赶来接应,开炮轰击,击毙几十名敌军。潮勇队中,忽然冲出一人,手执短刀,抢上山梁,连斩几名敌军。太平军终于不支,败退山后。向荣挥军掩杀,又斩获十余首级,夺获许多炮械。太平军退回村内,困守不出。

官军抓到俘虏,经审问得知,太平军分为两路,前路攻占了新墟,韦昌辉、胡以晃、萧朝贵和杨秀清便在此股之内;后路占据东乡,洪秀全在此军之中,由冯云山任军事指挥,将部队向紫荆山内转移。

官军获得的情报很快就得到了验证,六月十一日,韦昌辉露面了。他指挥二千多人从思盘抢渡,突出包围,却被乡勇击退,只得改从盘龙河偷渡。他们遇到了老对头李孟群。这个小小的代理县令请守备李进荣带兵堵截下游,自己率领八百多名练勇驰赴盘龙水口。上午九点,太平军袭来,只见韦昌辉手执白扇,居中指挥,几名将领手执黄旗,呐喊而来。李孟群下令开炮,连续轰击,直到下午五点,才将敌军击退。清点战果,毙敌四十多人。

第二天,太平军又试图偷渡,李进荣率部抵击,得到增援,将敌军挡回。六月十三日,韦昌辉出动二千多人,在天坡排开阵势,分兵埋伏在竹林内。官军四路并进,开炮夹击,迫使太平军退入上蒌村。

李孟群官微职卑,却总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的作用。捷报传到赛尚阿那里,令钦差对他另眼相看,连忙向皇帝保举,请求将他升为知府,先换顶戴。

奇怪的是,东乡之战以后,官军只是防堵,却未发起攻击,听凭冯云山部向紫荆山内转移,坐失战机。韦昌辉、杨秀清等人率领前路军,在新墟、安众、莫村、盘龙一带牵制官军,洪秀全、冯云山已经率领后路军占据了紫荆山内的花雷茶地和大坪村等处。焦亮派兵驻扎在北面的双髻山顶,扼险防守;再往北去,又派兵驻守猪仔峡天险。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建立了可观的粮食储备。

冯云山和焦亮依据陡险的山势,修筑牢固的防御工事,各个要口的道路已经挖断,垒石架木,设栅堵守。

赛尚阿投桃报李

官军激战东乡的那一天,即六月九日,江忠源来到了桂林。他在向赛尚阿报到之前,先行拜访好友严正基,与他商谈一件要事。

江忠源从新宁出发之前,接到曾国藩的来信,劝他在守丧期间,不要出山担任公务。曾国藩知道广西正在打仗,急需人才,料想官府会强迫江忠源从军,劝他早作打算,不要轻易出山,以免有损于孝道。江忠源感谢曾国藩一片赤忱,爱人以德,但他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曾国藩的来信迟到了一步,因为他已给赛尚阿复信,答应前往广西效力。江忠源从来不会失信于人,何况对方是朝廷的钦差大臣。于是他怀着些许愧疚,租了一辆马车上路,准备到桂林之后,与严正基细商,再决定去留。这就是江忠源造访的原因。

严正基听江忠源说明来意,当即表明与曾国藩不同的看法,极力劝江忠源出山。他慷慨激昂地引用严家前辈官员的事例,说明为国效劳,大可不必拘于小节。

江忠源听从了严正基的劝告,离开严家,便去钦差行辕报到。但理学家曾国藩的劝诫,仍然左右着他的情绪,令他感到自责。

江忠源将名帖递进之后,赛尚阿立刻召见。江忠源叙礼已毕,说道:“忠源父孝在身,应中堂大人之召,前来效力,已是有亏于德操。忠源与大人约法三章:不任职,不带兵,不穿吉服。还望大人成全。”

赛尚阿道:“你能墨绖从戎,报效朝廷,又能洁身自好,本钦差岂忍拂你一片孝心?你说的三条,自然依了你。”

江忠源揖道:“忠源谢过大人,请大人派委差事。”

第二天,赛尚阿交下一项任务,令江忠源前往象州前线查看地形。当时赛尚阿以为太平军还在象州一带,其实他们已经南移。江忠源遵命赶到象州时,太平军已经到了桂平的新墟和紫荆山内。

江忠源没有拘泥成命,继续赶路,来到新墟附近,找到军营,参见乌兰泰。

乌兰泰打量着眼前这个湖南人,一眼看出他手臂长得出奇。此人手臂垂放时,两手直达膝部,真是奇人异相。又见他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间,心胸坦荡。乌兰泰秉性耿直,也是性情中人,平生自负,看不起身边的将领,但他立刻就对眼前的这个中年小官产生了好感。

江忠源自我介绍之后,乌兰泰得知此人是赛钦差向皇上要来的人才,更加刮目相看。但他的好感,更多的是出于直觉。他从见到江忠源的那一刻起,就从他的两眼里读出了军人非常欣赏的气质:豪爽而重义气。

寒暄过后,江忠源说明来意:“忠源奉中堂大人之命,察看象州地形,如今战场转移,忠源也得四处看看,也好回去交差,还望乌帅提供方便。”

乌兰泰道:“江兄既是为军务而来,目下并无专职,何不留下参赞戎幕?中堂大人那里,由我禀知便可。”

江忠源初到前线,遇见这位满人二品大员,见他对自己礼敬有加,快人快语,也有一见如故之感。乌兰泰既有意留他,江忠源便痛快地答应了。他主动写信向赛尚阿报告,说他留在乌兰泰营内帮办军务。

六月天气,广西时有雨水。江忠源发现,乌兰泰冒雨出巡,不打雨伞。江忠源问他为何如此,乌兰泰说:“我等将领,应与部属同甘共苦。军士没有雨伞,我也不能打伞。”江忠源很快发现,乌兰泰治军有方,善待军士,如同父兄对待子弟。他从来没有余钱,所得的军饷,全部用来赏赐给有功的军士。江忠源在这个满人将军身上,看到了值得敬重的品格。

乌兰泰领着江忠源考察了敌情和地势,江忠源说:“只要四面合围,定能将逆贼一举歼灭!”乌兰泰说:“此言正合我意。倘若在事诸公同心协力,何愁逆贼不灭!”

乌江二人力主合围,但官军的调度,由不得他们做主。太平军躲进紫荆山后,官军反应迟钝,十多天后才发起攻势,让太平军能够从容布置防御。

官军的兵力部署,还是由乌兰泰和向荣分带兵力,南北驻扎。乌兰泰率领一部,分为西路和东路,驻扎在紫荆山南面门户新墟两侧。向荣率领一部,驻扎在紫荆山北面门户猪仔峡外。

乌兰泰要想进山,必须拿下新墟。他打算率秦定三部从思盘过河,从西面攻击新墟。经文岱和张敬修从马鞍岭、鸡公岭出兵,进攻新墟和莫村的东面;李能臣和王锦绣从罗塘和瓮窑出兵,进攻新墟的东南面;上瑶十八村乡勇一千多人推进到罗旺,过河直扑莫村后背的护甲村。为了扰乱山内敌军,他知会向荣,请北路官军派兵上山开炮。

攻击时间定为六月二十七日,以号炮火箭为令,各部同时行动。

临战之前,乌兰泰得到探报:护甲村地面积沙壅塞了河道,部队可以浅涉,正可以绕到敌营后面,攻其不备。他决定修改原定计划,留下部分兵力防堵思盘,自率一千五百人从护甲悄悄过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