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军事革命”——1979年10月韩国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128.“军事革命”——1979年10月韩国政变

128.“军事革命”

——1979年10月韩国政变

朴正熙执政期间,虽然韩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践踏人权,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和国内人民的反抗。1979年,韩国各界人士掀起了反对朴正熙独裁统治的大规模斗争,朴正熙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随之激化。10月26日晚,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趁朴正熙和他的总统警卫室室长车智澈到中央情报部所在地宫井洞就餐之机,开枪打死了朴正熙和车智澈,推翻了朴正熙18年的独裁统治。这是韩国现代史上的第一次暗杀总统事件,也被称为未完全实现的“军事革命”计划。

独裁者的倒行逆施

1961年5月,任韩国第二军副司令的朴正熙领导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韩国文职政府,7月任“国家复兴最高委员会”主席,1962年兼任内阁首脑,1963年任总统。大权在握后,他违反基本的人权法规,解散国会以及所有政党和社团,实行一党专制,禁止一切政治活动,封闭言论出版机构,剥夺人民参政的权力。他还建立中央情报机构,对革新势力、进步学生和其他民主人士进行法西斯大屠杀。甩则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于一身,并控制特务和武装力量,成了至高无上的独裁者。

1971年,金大中作为在野的新民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仅以微弱之差败给朴正熙,轰动了韩国内外。有位评论家认为“当时如果有公正的选举机构监督,正确的计算选票,金大中肯定当选总统。”

朴正熙对于金大中这样的“头号政敌”恨之入骨,他先后三次违背“反共法”、“选举法”,以莫须有罪名对金大中起诉,甚至派特务威胁他,逼他退出政界。金大中被迫离开祖国,流亡在外。

他在美国、日本,继续抨击朴正熙反人民反民主的独裁统治。朴正熙决心置金大中于死地,派特工人员在日本“大皇宫饭店”绑架金大中,准备把他投海淹死,幸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发现才幸免于难。

新民党总统候选人金泳三得到金大中等人的协助后,声势大振,在汉城召开国际记者招待会,以“开辟一个民众成为社会主人翁的新时代”为题发表演说,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朴正熙派大批警察袭击新民党的大楼,没收新民党机关报《民主战线》。独裁者的暴行,激起了全社会的反抗。

女工斗争燃起反独裁怒火

70年代后期,韩国陷入了一场经济、政治危机。在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政策造成的负效应的影响下,韩国经济出现全面衰退,外贸逆差创历史最高纪录,高达52亿美元;失业人数达80万人,国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广大民众对此强烈不满,社会发生动荡,长达18年的朴正熙独裁统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

1979年8月,汉城yh贸易公司的200余名女工,在当时最大的在野党新民党的支持下,在新民党总部门前举行静坐示威,反对公司借口破产解雇全部职工,要求保障生存权。8月11日,朴正熙派出1000多名武装警察袭击新民党总部,强行逮捕了170余名女工,100多名女工被打伤,1名女工跳楼自杀。正在现场支持女工斗争的新民党总裁金泳三等10名国会议员也被强行带离现场。为了抗议朴正熙政权的残酷镇压,金泳三率领新民党人士开展无限期静坐示威斗争,金大中、尹谱善等民主人士及在野势力纷纷表示支持。

朴正熙于10月4日操纵国会解除金泳三的议员职务,并借口谋反逮捕了几十名反对派人士。66名新民党国会议员愤然辞职,抗议这种政治迫害和高压统治。韩国各地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独裁斗争。10月16日,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市的爱国学生和民众1万余人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并与前来镇压的警察发生了激烈冲突。许多在野党领导人纷纷要求朴正熙“和平移交”政权。朴正熙先后在釜山和马山实行紧急戒严,并派出大批武装部队和坦克、装甲车进行残酷镇压,不仅激起了韩国民众更加强烈的反抗,也使美国感到十分不安,曾经多次建议朴正熙采取温和手段来缓和局势。

这种风起云涌的韩国民众反独裁怒火及复杂的国际背景,使得朴正熙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出现了分裂和瓦解。

朴正熙的末日

情报部长金载圭,在韩国被认为是情报专家,自恃是总统的老同乡、老同学、老战友,坦率直言,力劝朴正熙改善人权、实行民主,主张用温和手段缓和矛盾。不料,这倒引起了朴正熙的猜忌与不满。金载圭与坚持强硬手段的朴正熙发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冲突。这时的朴正熙一意孤行,根本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完全听信整日随侍在身边的总统警护室室长车智澈。车智澈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实际上独揽着全部大权。金载圭等人对此强烈不满。

就在这时,朴正熙指使车智澈秘密起草内阁改组计划,准备将金载圭等反对高压独裁政策的稳健派一律撤换,其中包括总统府秘书室长金桂元、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国防部长卢载铉。金载圭从金桂元那里获知这一情报后,非常气愤。他十分熟悉朴正熙刚愎自用的性格,感到除了置对方于死地之外,别无选择。同时他从美国政府及美国中央情报局几次要“换马”的暗示中增加了信心,决心伺机暗杀朴正熙和车智澈。为了实现这一计划,金载圭暗中挪用中央情报部的巨额资金来收买和拉拢金桂元、郑升和等实权人物及军队高级将领,以便能在举事后得到他们的支持。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在车智澈及5名警卫陪同下,打算到中央情报部所在地宫井洞,与金载圭共进晚餐。中央情报部所在地宫井洞是朴正熙认为最安全的饮酒作乐场所。金载圭从电话中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决心趁机杀死朴、车二人,并将计划事先透露给金桂元,得到了金桂元的默许。

金载圭还约郑升和到宫井洞内自己的办公室就餐,并指示中央情报部次官金正燮代陪,以便在举事后立即取得这位陆军参谋总长的支持。当晚6时零5分,朴正熙和车智澈来到宫井洞餐厅,由金载圭、金桂元及两个年轻美貌的女艺人作陪。席间,金载圭两次借故离席,来到外边观察情况,并安排自己的亲信部下对付朴正熙带来的5名警卫。朴正熙和车智澈却不知死神即将降临,仍在喋喋不休地斥责金载圭镇压人民斗争不得力,更加激起了金载圭心中的怒火。

晚上7时40分,金载圭再次回到座位,以挑衅和讥讽的语气突然向朴正熙说道,“阁下搞政治可要顾全大局”,并指着车智澈说:“带着这种废物搞政治能搞得好吗?”话音刚落,随即抽出藏在腰间手枪,向车智澈和朴正熙分别开了一枪。开第一枪时,只打中了车智澈的右手。毕竟是军人出身,车智澈机灵就地一滚,逃到室内厕所。坐在首席的朴正熙被金载圭开的第二枪正中胸膛,满身鲜血倒在身旁女艺人的膝上。金载圭的部下听到室内枪响,立即动手打死了朴正熙带来的4名警卫,另外一人身受重伤。金载圭在连开两枪后,手枪突然卡壳,便急忙跑到外面,抢过部下的手枪,再次冲进餐厅,一枪打中了正仓惶跑出来呼救的车智澈的腹部。接着走到尚未咽气的朴正熙身旁,向他的头部开了致命的一枪,使这个独裁者当场身亡,车智澈也被金载圭的部下连补两枪而一命呜呼了。

金载圭政变梦破灭

金载圭杀死总统和车智澈后,本想利用军队宣布紧急戒严令,成立由他担任主席的陆、海、空三军主要指挥官及部长级官员组成的革命委员会,负责修改宪法和进行革命审判,然后建立“民主政权”。然而,事态的发展却没有按照金载圭的如意设想进行。

金载圭在刺杀朴正熙以后,直接跑到郑升和面前,与他一起到达陆军本部。此时,金载圭要求下令前线部队进入紧急戒严状态,同时命令汉城城防部队包围总统府,以防忠于朴正熙的总统府卫戍部队追捕金载圭。

命令发出后,郑升和觉得心中没有把握,旋又以调兵进城会引起市民不安为由收回调兵命令。当时,金载圭的手中只有中央情报部的几个亲信,并没有可以直接指挥的军队,在关键时刻没有得到掌握军队指挥大权的郑升和的有力支持,实际上已经预示了金载圭政变的失败。

与此同时,朴正熙的亲信、陆军保安司令全斗焕少将已经获悉事态发展,并在陆军本部设立了临时指挥室,暗中进行逮捕金载圭的部署。10时40分,内阁会议在国防部会议室召开。金桂元看到金载圭势单力孤,难以成事,便决定与金载圭分手,他悄悄叫出郑升和与国防部长卢载铉,向他们告发了金载圭刺杀朴正熙的全部真相。卢载铉立即主张逮捕金载圭,郑升和也只好同意。

接着,早有准备的陆军保安司令全斗焕奉命执行逮捕计划:宪兵司令金晋基准将带领换上陆军制服的武装宪兵来到国防部,对金载圭称,郑升和要在邻近的陆军本部地下室召见他。金载圭信以为真,匆忙离开国防部会议室,从一条不引人注目的秘密通道走出国防部大楼的后门。门前停着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一辆汽车。就在金载圭踏入汽车后座时,埋伏在车里的搜查官立即用手枪抵住了金载圭的头部,并迅速缴下他的枪。金载圭被戴上了手铐,直接押往宪兵拘留所。金载圭的“军事革命”计划就这样匆匆流产。

10月27日,崔圭夏出任为期3个月的代理总统,韩国政府宣布实行全国戒严,并解除金载圭的中央情报部长职务,成立了以全斗焕为部长的联合调查本部,负责调查这一案件。他不顾韩国各界人士的压力,在1980年5月,绞死了金载圭。

点评:

一场震惊世界的被称为“军事革命”的政变,推翻了朴正熙长达18年的独裁统治。政变成功了,但组织这场政变者不仅没有享受到政变的成果,反而引来杀身之祸,主要是因金载圭没有掌控军权,关键时刻不能调动军队或得到军队的支持。金载圭的刺杀行动是仓促的,对政变的全部经过缺乏充分的考虑和周到的策划,这在人人视总统宝座为命的政界里,显然是非常危险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