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屠夫”的垮台——1979年9月中非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165.“屠夫”的垮台——1979年9月中非政变

165.“屠夫”的垮台

——1979年9月中非政变

位于非洲大陆中央的中非共和国,受法国等西方列强统治达百年之久,1960年8月才真正获得独立。1966年起,让·贝德尔·博卡萨执政,后自任终身总统。政执10年后,他又决定取消共和制,建立君主制,改国名为中非帝国,登基为帝。他对人民实行血腥统治,激起了中非人民的强烈反抗。1979年9月20日,流亡海外的前总统戴维·达科在法国军队的协助下发动政变,推翻了博卡萨政权,重新恢复了共和国。这对中非的历史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穷奢极欲的加冕典礼

博卡萨执政后不久,自任终身总统。1977年12月,他又决定取消共和制,建立君主制,改国名为中非帝国,登基为帝。这是1974年6月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被推翻,帝制在非洲大陆消失3年后,又重新出现的新的帝制国家。博卡萨还想模仿170多年前拿破仑称帝时的风采,大搞隆重豪华的加冕典礼,成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奢华的仪式,引起非洲大陆和国际舆论的纷纷谴责。

1977年12月4日举行加冕典礼游行,由乐队前导,后是一队长枪骑兵,接着是一队侍从士,皇帝和皇后乘坐饰有帝国雄鹰标志的御驾,由8匹高大的白马牵引而进。皇帝钦定的继承人是博卡萨倒数第2个儿子(当时两岁多),身穿戎装,佩戴勋章,也乘一辆马车随后。最后是一队长枪骑兵殿后。正式加冕时刻,鸣礼炮101响。皇帝把宝剑放在右边,皇袍加身,再戴上镶满宝石的金皇冠,然后手按一年前他颁布的新宪法宣誓。从此,他便由终身总统变成了博卡萨一世。

为了这次隆重的加冕典礼,他包租了22架外国航机,从世界各地运来奢侈品,有红香槟酒22吨、昂贵的法国名酒150吨、玫瑰花瓣200公斤、鲜花25000束,还定购了一顶价值700万美元的皇冠和一个饰有展翅雄鹰重达2吨的金宝座。皇冠有25公斤重,皇袍上嵌有78万粒珍珠和百万粒水晶珠。还买了80辆世界名贵汽车。对人均年收入不足80美元的国家来说,这一加冕典礼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共耗费了3000万美元,相当于国家全年预算开支的一半。

博卡萨的血腥统治

博卡萨为了显示臣民的“拥戴”,扣除职工10%的工资作为“献礼”。加冕后,国营企业职工数月领不到工资,大学生的助学金也发放不出。还强行规定每一位学生必须穿印有“中非帝国”字样和皇冠图案的制服,否则就要被开除。制服是由皇后投资的服装店制作的,每套售价约5000非洲法郎,相当于教员的一个月工资。愤怒的中小学生,于1月18日走上首都班吉街头举行抗议示威,后有不少工人和失业者参加,爆发了反对皇帝的大规模骚乱。博卡萨命令军警开枪射击,当场有数十名学生被枪杀,数百名8—16岁的学生被捕。不久传出狱中的学生遭受凶残的拷打,约有上百名学生致死。博卡萨经常去监狱拷打学生,甚至动手杀人,还有博卡萨吃人肉的传闻。这一血腥的暴行,不但引起人民的憎恨,也使全世界震惊。

反对帝制的力量开始组织起来。1979年6月20日中非学生联合会、工会和中非在法国留学的代表在巴黎举行会议,通过建立乌班吉(原中非国名)解放阵线。中非前首相昂热·帕塔基组织了民族联盟委员会。6月21日,中非全国学生联合会、乌班吉解放阵线、乌班吉爱国阵线和中非人民解放阵线四个反对派决定,建立负责策划政变的委员会。

在法国支持下政变

中非原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在中非也有着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利益。根据两国签订的合作协定,他们在国防、经济、技术和文化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中非允许法国在其拥有军事基地,并驻军事干预部队。法帮助独立的中非建立了国防军,此外,法还承诺每年向中非提供数量可观的经济援助,甚至中非一部分公务员的工资和军饷还要依靠法国的经济援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法国对中非的支持,中非的经济则受法国的控制。

也许是有各种复杂的原因,博卡萨的外交政策变化无常,与法国的关系时好时坏。1968年,中非曾一度退出法国控制的中非海关和经济同盟。1970年,法国答应增加对中非的援助,两国关系趋向缓和。同年8月,博卡萨要求收回货币发行权,并把存在巴黎的中非外汇储备转回班吉,遭到法国拒绝,中非政府关闭了巴黎国家银行在班吉的分行。后来,博卡萨利用中非的钻石贿赂法国政府的一些要员,获得了更多的援助。但法国政界的左右两翼都对博卡萨的专制暴行和反复无常的行为十分憎恶。1979年初,博卡萨血腥屠杀中小学生以及博卡萨嗜好人肉的传闻,引起法国舆论的大哗,法国政府受到很大的压力。鉴于中非反对派虽然组织了联合阵线,但缺乏武装力量的支持,不足以推翻博卡萨政权,法国政府领导人决定以流亡在法的前中非总统达科为首领,直接帮助中非反对派发动政变。

在法国人参与协助下,中非帝国首相亨利·迈杜和部分大臣表示支持反博卡萨的活动,也争取到中非军队和警察的支持。根据法国情报部门的安排,达科从巴黎飞赴中非邻国乍得首都恩贾梅纳。法国在乍得拥有军事基地,驻有快速干预部队。9月19日,博卡萨应卡扎菲的邀请访问利比亚,政变的策划者认为这是一次极其难得的机会。达科在法军的护送下,从法国军事基地乘坐“快帆式”飞机在首都班吉机场降落,等候在机场的法军直接用武装的车队将达科送到班吉电台。由于预先的筹划,中非的军队和警察没有加以阻拦,法军也在电台四周设下了警戒线。

达科在电台宣布,博卡萨政府已被推翻,他激动地说:“这个压迫和剥削我们国家多年、任意屠杀人民令人憎恨的政权已经腐朽透顶。”他还宣布取消帝制和恢复共和制,成立临时救国政府。他说,这是一个“以民众利益为重的政府,它将恢复各项民主制度,将迅速地把当家作主的权力交还给人民,并保证人民的安全”。达科还声称,前内政国务大臣、警察负责人和全体警察已保证无条件支持政变。

达科宣布推翻博卡萨屠夫的广播讲话后,立即爆发了人民的欢呼,首都班吉的居民拥向街头唱歌跳舞以示庆祝。中非的军队、宪兵部队和警察纷纷表示支持政府,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将效忠新政府。正当人们搜捕刚乘机返国的博卡萨时,他却已被法军送上一架法国空军飞机飞赴法国,将在法国的保护下度其流亡生涯。博卡萨虽与法国有矛盾,但他一贯表示孝忠于法兰西,并以法兰西的儿子自居,也曾为法国的命运和利益奔走效劳,法国方面也为了使忠诚于法国的非洲人得到安慰,故出此招数。

斩不断的千丝万缕

政变后,达科解释政变的因由时说,是他要求法国军队协助推翻博卡萨政变的,因为“中非军队被博卡萨破坏了,而皇室卫队却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惟有法国军队才能对付这支武装力量。即使我掌握了政权,我国的军队也不能协助我恢复共和国、民主和自由。因此我向法国政府发出呼吁,他们很快进行了军事干预,以恢复安全、秩序与和平”。毫无疑问,如果达科不借着法国军队力量,想推翻握有军事力量的博卡萨,几乎是不可想像的。

新政府继续留用前帝国政府的高级官员,显示出达科与他们的密切关系。达科自任共和国总统,任命前帝国首相亨利·迈杜为临时政府总理,还授予副总统头衔,并让所有帝国政府的大臣继续担任部长职务。这引起中非人民的批评,班吉的居民、工人和学生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举行罢课,工人罢工,可也与事无补。当然,达科的新政府也做了一些受人民欢迎的事,如释放被博卡萨关押的政治犯和无辜的百姓;补发公职人员的欠薪,并命令私营企业主补给雇员的欠薪;制订新宪法,实行民主选举等。

点评:

推翻博卡萨的政变,对中非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它扭转了历史的倒退。使人民又从封建落后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博卡萨帝国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屠宰场、一个大监牢,是中非经济走向崩溃的祸根,“屠杀帝王”被打倒,意味着平民百姓即摆脱了苦难的深渊开始走向新生活。但从另一方面,法国对这次政变起了主要作用。法国对中非政变的协助以及对中非其它方面的帮助,是以法国在中非战略利益的得失为中心,中非领导人或政策符合法国的利益就“示好”,不符合法国利益就可能要遭殃。可见,这次中非政变尽管取得了成功,但依然受到法国的严格控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