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血洗亚丁——1978年6月也门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163.血洗亚丁——1978年6月也门政变

163.血洗亚丁

——1978年6月也门政变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也门,拥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6世纪到19世纪,也门不断遭到外来者的侵入和统治。1839年也门南部沦为英国殖民地和保护地。1918年建立独立王国。1962年推翻了封建君主统治,成立了阿拉伯也门共和国。1967年南部和北部分别独立,并分别称为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和民主也门共和国。本文所述的是民主也门共和国的一次政变。

民主也门共和国以民族阵线总书记阿卜杜勒·法塔赫·伊斯梅尔和总理阿里·纳赛尔·穆罕默德为首的一派与以总统萨利姆·鲁巴伊·阿里为代表的一派之间因政见分歧,两派兵戎相见,相互残杀。伊斯梅尔和阿里·纳赛尔在苏联的支持下,击败了鲁巴伊·阿里一派,建立了依附苏联的新政权。

政权内部相互倾轧

鲁巴伊·阿里,民主也门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在1969年推翻前总统卡坦·穆罕默德·沙比政权后,逐渐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排斥异己,独断专行。偏激的思想及其行动,树了不少政敌。他宣称,民主也门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为了民主也门革命事业的实现,必须“坚决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孤立一切反对民族民主革命的力量”,于是出现了“镇反”扩大化。在经济领域,他推行“国有化”运动和“土地改革”,打击一切外国资本、民族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他还主张实施严格的计划经济。这样就打乱了原有的经济秩序,使整个国民经济运转失常。作为一名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他强调民族的独立,主张与苏联建立密切的但不是依附性的关系,主张与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建立兄弟的合作关系。

民族阵线总书记伊斯梅尔,是一位出了名的亲苏派,他的思想更为偏激,他主张应与苏联建立密切无间的兄弟关系,与苏联进行全面的合作。同时,他把当时的阿拉伯也门政府视作“反动的”政权。因此,他不满意鲁巴伊·阿里总统的内外政策。

在民族阵线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总统鲁巴伊·阿里多次陈述他反对民主也门完全依附苏联的意见,强调应同所有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与海湾诸酋长国建立兄弟的友好关系,他认为与阿拉伯也门应进行真诚的对话和合作,朝统一的方向发展。鲁巴伊·阿里的政治主张,被伊斯梅尔派指责为“右倾”行为,批评鲁巴伊·阿里在政府和武装部队中排斥异己。因而,伊斯梅尔一派最担忧的是鲁巴伊·阿里突然对他们下毒手。

阿里·纳赛尔,共和国总理兼国防部长,他的政见同伊斯梅尔相一致,成为伊斯梅尔的合作者,后又被选为民族阵线政治局委员,成为实力派人物,直接威胁到鲁巴伊·阿里的地位。鲁巴伊·阿里也担忧反对派采取行动,因此他于1977年10月解除了阿里·纳赛尔的国防部长兼职,将武装部队的指挥权直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暗杀事件

1977年10月11日,阿拉伯也门国家元首、指挥委员会主席易卜拉欣·穆罕默德·哈姆迪遇刺身亡。民主也门民族阵线,希望阿拉伯也门伞兵司令阿卜杜勒·阿里姆少校接替指挥委员会主席之职,但阿拉伯也门却选举了艾哈迈德·侯赛因·加什米为指挥委员会主席。于是,阿里姆带头发起反对加什米继任指挥委员会主席之职的活动,但遭到失败。之后他率领一部分伞兵逃到民主也门,准备东山再起。阿拉伯也门政府,为除心腹之患,强烈要求民主也门政府遣返这批逃亡的武装叛乱分子。鲁巴伊·阿里一贯主张与阿拉伯也门建立友好关系,这次他希望加什米在他与伊斯梅尔派的斗争中支持他。于是他秘密地与加什米接触,然后用电话通知加什米,他决定派一名特使送给他一份逃亡到民主也门的阿拉伯也门军官的名单。苏联克格勃通过在民主也门国家安全机构的东德专家,将这一秘密情报通知伊斯梅尔。伊斯梅尔等人经过密谋,决定采取偷换特使的手段暗杀加什米。

1978年6月24日,一架从亚丁起飞的专机按预定时间在萨那机场降落。阿拉伯也门国家安全局长穆罕默德·哈米斯和加什米主席私人代表阿卜杜勒·哈姆丹在机场迎接,一位民主也门特使走下飞机舷梯,携带一个黑色皮包。当他们走进武装总司令部主席办公室,在特使打开皮包的一瞬间,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了整个大楼。主席办公室被炸毁,加什米被炸成重伤。

这件事也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极大震惊,纷纷谴责谋杀的罪恶行径,要求缉拿真正的凶手。“萨那的谋杀案”引起民主也门民族阵线内部两派的冲突,相互指责对方为凶手,随后就出现了一场政治危机。

血洗亚丁

暗杀事件后,伊斯梅尔派和鲁巴伊·阿里派均开始调集兵力,作最后武力摊牌的准备。6月26日,即在萨那暗杀事件的第三天,伊斯梅尔召开民族阵线中央委员会紧急会议,惟一的议题是清算鲁巴伊·阿里违背“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而搞个人独断专权的错误。伊斯梅尔原准备以中央委员会的决议,迫使鲁巴伊·阿里辞职,并要求他出国流亡,已为此准备了一架军用飞机,送他去埃塞俄比亚。

鲁巴伊·阿里及其一派的委员拒绝出席会议。鲁巴伊·阿里在武装人员随从下前往亚丁电台,他准备通过广播,向民主也门和阿拉伯国家人民揭露萨那暗杀事件的真相,将他的政敌置于死地。但亚丁电台已在伊斯梅尔派武装的守卫之下,鲁巴伊·阿里无法进入。民族阵线中央委员会会议是在总理阿里·纳赛尔的官邸召开的,鲁巴伊·阿里派的数百名武装人员袭击了会场,但受到警卫部队的阻击,双方发生了激战。

随后,亚丁各区均爆发了战斗,双方动用了坦克、大炮,整个首都陷于大片战火之中,居民扶老携幼纷纷逃离市区,伤亡惨重。在这紧要关头,苏联人参与了,他们支持伊斯梅尔。苏联和古巴飞行员驾驶战斗轰炸机猛烈轰炸鲁巴伊·阿里的指挥中心、总统府和国防部,苏联的海军舰只炮击沿海岸的鲁巴伊·阿里武装力量的据点。苏联人的参与,使两派势均力敌的局面立即发生了倾斜,伊斯梅尔派占了上风。鲁巴伊·阿里在战斗中被打死,他的支持者退出了亚丁。这场战斗中伤亡人数在千人以上。

之后,伊斯梅尔在亚丁电台发表了一项声明,宣布民族阵线中央委员会挫败了一场鲁巴伊·阿里的未遂政变,列数鲁巴伊·阿里的种种罪状。声明说,特别法庭对鲁巴伊·阿里的叛变罪行进行了审讯,作出了判处死刑的裁决,并立即执行枪决。

亚丁的战火平息后,鲁巴伊·阿里家乡继续进行着战斗,而且异常激烈。后来,从亚丁派去了精锐部队,并派飞机进行轰炸,才将反叛的武装力量击溃。一部分反叛武装进入山区,一部分越过边界逃亡国外,准备东山再起。逃亡国外的反对派领袖阿卜杜勒·卡维·马卡维以民族阵线的名义,向阿拉伯国家联盟理事会提交了一份备忘录,揭露亚丁流血事件的真相,认为这是苏联插手的一次政变,要求阿盟理事会把民主也门“从苏联及古巴、东德盟友们的势力下拯救出来”。

偏激的新政策

鲁巴伊·阿里的武装“叛乱”被解决后,民主也门的局势大致平定了下来。6月29日,民族阵线总书记、最高人民委员会主席伊斯梅尔,召开民主也门立法机构的最高人民委员会非常会议,选举了以阿里·纳赛尔为首的新的总统委员会。

伊斯梅尔和阿里·纳赛尔政权仍属于民族阵线执政,因此声称新政府内政外交仍继承前政府的方针,但它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显得更为偏激。其中强调与苏联进行全面合作,即全面倒向苏联。

点评:

这场以成百上千生命为代价的政变夺权,对民主也门的未来带来了很大负作用。其一,这次政变以激烈战斗的方式出现,这为今后民主也门的政治斗争及其政变开创了一个恶例。其二,伊斯梅尔与阿里·纳赛尔是以派系执掌权力的方式来治理国家的,政变后阿里·纳赛尔派并不会善罢甘休,而伊斯梅尔也将会清洗阿里·纳赛尔派的骨干力量,这就为新的动乱和政变埋下了伏笔。其三,新政权完全投入苏联的怀抱,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不满。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在其政变后就停止了对民主也门的经济援助,这不但使其蒙受了经济损失,也使其在阿拉伯国家中陷入孤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