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独裁的末日——1986年1月莱索托军事政变
131.独裁的末日
——1986年1月莱索托军事政变
莱索托位于非洲东南部,19世纪建立王国,国王为莫舒舒一世,1843年接受英国“保护”,以抵抗南非布尔人的侵扰。1966年10月4日独立,定名莱索托王国。莫舒舒二世正式登基为王,此后两废两立,直至1996年1月15日遇车祸身亡。莫舒舒二世登基后任命乔纳森为首相,乔也一直比较忠实于二世,但出于无奈,他也经历了乔纳森首相被赶下台的一幕。1986年1月20日凌晨,以准军事部队司令帕特里克·贾斯廷·麦辛·莱哈尼亚少将为首的一个“军事委员会”接管了王国政府,推翻了统治莱索托达19年之久的乔纳森首相的政权,结束了其独裁统治。莫舒舒二世以国王的名义颁布了解散议会,成立了由15人组成的“大臣委员会”。
乔纳森独揽大权
莱索托独立后举行第一次大选时,执政的巴苏陀国民党被反对派巴苏陀大会击败,但乔纳森利用首相的权力,擅自宣布中止宪法,解散议会,并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他同时宣布,选举无效,获胜的反对派被镇压下去了。从那时起,莱索托长期没有举行选举。乔纳森独揽大权,国王莫舒舒二世的权力逐步被剥夺,最后被迫流亡英国。之后,莱索托反政府暴力事件不断出现,有的企图暗杀乔纳森,造成国内政治动荡,严重威胁着乔纳森政权。
乔纳森1979年赴古巴出席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随后,莱索托与古巴和苏联先后建交,武装部队对此持有异议,势力很大的天主教会也疏远了乔纳森政府。同期,乔纳森调整摆脱南非控制的对外政策,引起国内亲南非和西方的保守势力的不满。最使军方不能容忍的是,乔纳森在1985年1月19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说,如果西方国家不对莱索托空投救济物资以打破南非的经济封锁,他将求助于东方国家。乔纳森的这一系列言行,成为军方发动政变的导火线。8月,莱索托再次举行选举,却因乔纳森排斥反对派而流于形式,激起部分群众和反对派的愤怒,出现了骚动。
南非挑衅
莱索托在地理上完全处在南非领土的包围之中,长期受南非的控制。1984年,南非与莫桑比克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后,一直要求同莱索托签订“共同安全条约”,以阻止莱索托支持南非的黑人民族解放组织。南非还要求莱索托遣返1万多名支持“非国大”的南非难民。南非的要求被拒绝后恼羞成怒,处心积虑地破坏莱索托政局的稳定。1985年12月20日,南非派遣突击队侵入莱索托首都马塞卢,打死9名南非黑人难民,公然践踏莱索托的国家主权。
1986年1月1日,南非借口防止“非国大”游击队从莱索托进入南非,封锁了莱索托的四周边界,使它成为一个孤岛,与外界的陆上交通全部中断,食品、燃料、药品等必需品告急,经济完全陷于瘫痪,政局动荡。乔纳森与军方领导人在对待南非问题上发生严重的分歧,执政的巴苏陀国民党内的少壮派支持南非的“非国大”的斗争,军方的领导人则认为应与南非举行谈判,改善双边关系以达到取消封锁。在乔纳森向巴苏陀国民党的青年团分发武器后,乔纳森与军方的关系骤然紧张。
武装政变
1986年1月15日,一批武装军人包围了乔纳森的首相办公室,要求政府改变其外交政策,改善与南非的关系,争取解除封锁;还要求改变一党专权的状况,但遭到乔纳森的拒绝。17日,准军事部队的35名军人发动政变。在两天的战斗中,政变失败,有10多人被打死。同日,莱索托的一个官方代表团访问南非,讨论两国的安全问题。准军事部队司令莱哈尼亚少将是代表团成员之一,据说南非人向莱哈尼亚表示,如果他起来反对乔纳森,他将得到南非的支持。
1月20日凌晨,莱哈尼亚再度率兵发动政变,乔纳森首相的政权被推翻。乔纳森被软禁在马塞卢以北他自己的农场内,大多数大臣被拘禁或遭软禁。军事委员会授予虚有其衔的国王莫舒舒二世“立法和行政权力”。莫舒舒二世以桃报李,以国王的名义颁布了解散议会、成立由15人组成的“大臣委员会”的命令。1月24日,莫舒舒二世主持了以莱哈尼亚少将为主席的军事委员会的宣誓就职仪式。军事委员会由6名成员组成,其他委员有伊莱亚斯·拉迈马少校、阿洛伊修斯·莫松亚内上校、迈克尔措泰齐上校、塔贝·莱齐耶中校和乔舒亚·莱齐耶中校。军事委员会成为莱索托的最高权力机构。
军事委员会下令解散忠于被废黜的首相乔纳森的青年团。青年团共有700名成员并拥有武器。莱哈尼亚少将在他的施政演说中表示,为了在莱索托建立和平,首先必须停止国家内部的政治斗争,呼吁全国团结起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努力。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宣布新政府将奉行不结盟政策,并根据和平共处和睦邻的政策谋求同南非实现关系正常化。1月25日,莱索托新政府将60名“非国大”的支持者“送往”赞比亚,南非宣布解除对莱索托的封锁。1月26日,两国签订了一项包括“互不侵犯”和睦邻为内容的协议。
点评:
其实,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有时并不难,像莱哈尼亚这次政变就非常顺利,几乎未流一点血,但如何执政与巩固政权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能推动国家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不能得以改善,所夺得的政权依然将被推翻。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历史也最有说服力,政变、再政变的是是非非,在历史的长河里会变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