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惨痛代价——1984年4月几内亚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130.惨痛代价——1984年4月几内亚政变

130.惨痛代价

——1984年4月几内亚政变

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189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10月2日正式宣告独立,成立几内亚人民革命共和国。几内亚在艾哈迈德·塞古·杜尔的领导下,效仿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几乎走进了死胡同。1984年3月26日,艾哈迈德·塞古·杜尔在美国病逝,由总理兰萨纳·贝阿沃吉代理国家元首职务,但他无力驾御政局,4月3日,人民军三军总参谋部成员、陆军参谋长兰萨纳·孔戴上校率领一批中、下级军官,一举推翻了贝阿沃吉总理的政府,成立国家复兴军事委员会,接管国家最高权力。军政权将国名由几内亚人民革命共和国改为“几内亚共和国”。应当说,这是杜尔不切实际效仿苏联发展模式而最终遭抛弃所付出的惨痛代价。

民众期盼变革

在艾哈迈德·塞古·杜尔领导下,1958年10月2日,几内亚正式宣告独立。独立后走什么样的道路?杜尔决定走“非资本主义”道路,朝着“社会主义”的目标前进。在国内实行一党制,在全国大刀阔斧地铲除殖民主义势力,全面推行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限制甚至取缔私有经济等;在国际上坚持推行反帝、反殖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这些过激的政策,导致几内亚经济发展缓慢。70年代末,杜尔虽然进行了政策性调整,但由于几内亚的“社会主义”带有空想、主观的色彩及其他不利因素,人民得不到明显的实惠,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惨状:素有“百宝箱”美称的几内亚被联合国排入了最不发达国家之列;独立前粮食产量基本自给,而在独立20年后不得不依赖进口,日常生活用品也离不开舶来品,1981年外债高达15亿美元。国库空虚,官员腐败成风,人民群众的生活朝不保夕,度日如年。1984年1月,一些省份甚至爆发了农民抗捐的流血斗争。

另外,杜尔倾向于个人专制。他在党、政、军内大搞“清洗”,实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残酷镇压反对派。他曾锋芒毕露地表白说:“斗争是残酷的,你不镇压他,他就要你的命。”仅1961—1977年间,就在其任命的71名部长和国务秘书中“清洗”了60人。上百万几内亚人不堪忍受政治迫害而逃亡到国外。杜尔为巩固自己的权位,不断加强本族力量,后来专靠其家族势力维持专制统治。1984年前后,全国几乎所有党、政、军各关键部门的掌权者都是杜尔家族的成员和亲信。这些实权人物内部又各成派系,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在杜尔的专制统治下,几内亚人民军长期受压抑。由于杜尔对人民军严加控制和盛行多时的裙带关系,使在人民军中的苏苏族军人经常受到马林凯族军人的排挤,苏苏族军人对现政权越来越不满,他们和广大民众都在期盼着几内亚来一场深刻的政治变革。

1984年3月26日,62岁的杜尔因心脏病突发,在手术台上与世长辞。兰萨纳·贝阿沃吉总理代理国家元首职务。国家政权一时出现了真空,总统生前有意回避的接班人问题迫在眉睫。政权内部矛盾一下子公开化,派系间的权力之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军人接管政权

4月2日晚间,三军参谋长按照既定部署,由陆军参谋长兰萨纳·孔戴率领一批中、下级军官一致行动,火速控制了首都各要害部门,果断将民主党中央委员和政府部长,除兰萨纳·贝阿沃吉、人民军部长兰萨纳·迪亚内和运输部长西亚卡·杜尔外,全部拘捕,集中在兵营。

3日清晨,几内亚国家电台全文广播了人民军政变成功、接管政权的公告,肯定了杜尔生前的外交成就,指出他在国内搞的是独裁统治,宣布解散执政的几内亚民主党和议会,中止宪法,取缔各群众组织,关闭边界和机场。

3日上午,首都科纳克里的市民拥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高呼“自由万岁!人民军万岁!”曾受前政权迫害的人们争相向电台记者发表谈话,以表示拥护和支持政变。晚间,以兰萨纳·孔戴上校为首的政变军人成立了国家复兴军事委员会,孔戴任主席,接管了国家最高权力。军政权把“几内亚人民革命共和国”易名为“几内亚共和国”。新国名一直沿用至今。

军委会发表政策声明和施政纲领,全面阐述内外政策。声明对杜尔时期的对内政策进行了激烈批评,强调军政权准备在全国打下真正民主的基础,“避免以后再出现个人独裁”;命令所有前政府官员尽快到卫戍部队报到;释放所有在押政治犯;遵守联合国宪章、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和不结盟的原则,同世界各国、特别是非洲国家进行合作,遵守同外国签订的各项协定,保证外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政治纲领号召恢复国民经济,保证进行机构、经济方针和必要的货币政策的改革,鼓励自由企业,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政治纲领还在对外政策方面做了原则性的阐述。

5日,新政府登台亮相。军委会主席兰萨纳·孔戴被推举为几内亚共和国总统。另一名主要功臣迪亚洛·特拉奥雷出任总理,还有31名部长和2名国务秘书(其中8人为文官)辅佐总统和总理。此外,军委会由18人增加到25人,其中增加了一些马林凯族军官。然而,人们注意到,以孔戴为代表的苏苏族人在政府和军委会中人多势众,占据优势。

11日,兰萨纳·孔戴总统向全国发表政策性讲话。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几内亚将实行不加任何限制的经济自由化,尤其重视发展农业,将采取一系列鼓励农民扩大生产和采用新技术的措施,以便生产足够的粮食。他批评前政权留下的是外汇匮乏的局面,指出,几内亚要通过国内节约、促进出口和用本国产品代替部分进口产品等办法来克服困难。外交方面,新政府要继续加强同非洲各国的团结,并为圆满解决影响非洲大陆团结的问题做出贡献。几内亚愿同各国进行合作,将全力支持非洲、中东和世界的解放运动。

点评:

这次政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杜尔领导的几内亚,不切实际地机械效仿苏联发展模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痛苦,最终不得不通过政变来改变国家现状。可见,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人民的幸福安康,还关系着总统的执政地位与政治命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