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温和的行动”——1981年4月泰国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91.“温和的行动”——1981年4月泰国政变

91.“温和的行动”

——1981年4月泰国政变

就如地处地震带上的国家会频发地震一样,亚洲泰国是一个政变频发的国家。从1932年到1991年59年时间里,泰国发生了17次政变。1958—1971年,泰国以文官政府统治为主,政权的交替以和平方式进行。但到了1971年后,其政权的交替就不那么和平了,因此时军队插了进来。20世纪80年代,政府总理由在军队中具有相当实力的炳·廷素拉暖担任。1981年4月1日,泰国少壮军人集团乘社会秩序动荡和混乱,发动了一场图谋推翻政府的政变。但由于炳总理得到国王及陆海空三军高级将领的支持,三天即平息了叛乱。这场政变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流产了呢?

来自于少壮军人的压力

1979年,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危机波及到泰国,泰国出现了石油恐慌,继而引发了经济危机。1980年3月,国会一致提名国防部长、陆军司令炳·廷素拉暖上将出任政府总理。炳·廷素拉暖是一位职业军人,在部队任职多年,1974年升任第2军军长,1977年任陆军司令助理,1978年升任极有权势的陆军司令,1979年起任国防部长。炳向来以清廉著称,备受军队的拥戴和各界人士的好评。

军人出身的炳刚上任时,就遇到泰国经济危机,不能不说是一个难题。而此时,更为棘手的还是来自陆军内不同派系的压力。炳上将是在1978年担任陆军司令的,按规定,炳上将到1980年满60岁应该退役,而在泰国,退役陆军司令是不能任政府总理的。

一部分高级军官认为,为了陆军和政府的稳定,应该延长炳的退役时间。1980年7月,以炳的主要支持者、陆军第1师师长阿铁·甘朗逸少将为首,征集了近千名军官的签名,要求至少延长炳上将退役时间一年,并将请愿信呈交国王。这一要求得到了国王的认可。

此举引起了少壮军人集团的反对。少壮军人集团主张忠君、爱国和军队职业化、制度化、法规化是一致的,不能违规,因而炳到时间必须退役。少壮军人集团大多数是掌握实际兵权的营、团级军官,大部分是国会议员,在1973年后泰国发生的几次政变中,曾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围绕炳的军职延期一事与高级军官持对立态度。在1980年9月的军队例行调动时,少壮军人集团对炳施加压力,使炳不得不把陆军精锐部队第1师师长阿铁·甘朗逸少将调往驻扎在东北地区的第2军任副司令。

1981年初,炳的退役问题,再次被提了出来,是否再延长其服役期,又成为军内外关注的焦点。少壮军人集团对继续推迟炳的退役时间和炳提升某些高级军官极为反感。此外,他们对炳上任快一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无明显好转、社会秩序不安、法律受到亵渎表示不满。他们决心采取行动进行干预,以“拯救日益恶化的形势”。

凌晨政变

1981年3月31日晚,第2军第4骑兵团团长马暖·律卡宗上校和新任第2步兵团团长巴乍·沙旺集上校,闯入炳总理官邸。他俩都是少壮军人集团的主要骨干。他俩闯入总理卧室后,掏出拟好的通告,要总理作出选择:一是总理炳一起参加政变,推翻政府,实行“自我政变”;二是要炳辞去总理职务,把政权交给军人。炳听了大吃一惊,表示拒绝。正在这危急时刻,国王要召见炳。炳趁机离开了官邸,直奔王宫。

4月1日凌晨,街道上出现了一辆接一辆的坦克、装甲车和满载全副武装士兵的军用卡车。这些车辆急驶而过,然后分别往不同的方向开去。一场武装政变开始了。

政变部队按照预定的目标,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很快占领了政府办公楼、陆军司令部、电话电报公司、广播电台和政府其他重要部门。凌晨两点,政变部队完全控制了首都。

炳总理进入王宫后,一直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深知,国王在关键时刻召他进宫,是对他的保护。国王住地是禁区,没有国王的御旨,谁也不能进入这块神圣之地。他明白,国王此举就是表明反对政变,仍支持以他为首的政府。

凌晨4点,政变领导人、陆军副司令汕·集巴滴马将军发布公告,声称:由陆军、空军、海军、警察和文官组成的革命团,代表泰国人民于1981年4月1日凌晨2点夺取了国家行政权。现在,革命团已控制了局势。他还宣布了发动这场革命的原因,历数炳政府的种种弊端。

炳总理对于政变深感意外,更没想到的是,政变的主谋和领导人竟是自己的搭档、陆军副司令汕·集巴滴马上将。驻首都的部队已卷入了政变队伍行列,首都已落入政变部队之手。炳想到了驻扎在东北地区的第2军,他曾长期在那里任职,那里有他的势力,有忠于他的军官和士兵,因此决定离京北上。

组织反击

4月1日上午10点,炳总理宣布,鉴于曼谷发生政变,为了国王和王室成员的安全,需要把国王和王室成员护送到安全的地方去。由于是王室的车队,谁也不敢阻拦,而且所有的车辆都停下让路。王室车队前有警车开道,后有卫队护送,很快就驶离曼谷,然后向东北方向急驰而去。

3个小时后,车队到达了第2军驻地、泰国东北重镇呵叻。炳总理很快就在第2军的素拉纳里军营建立了反政变指挥部,并通过呵叻地方电台向外播音。4月1日晚上,炳通过呵叻广播电台发表了讲话。他首先代表支持他的空军司令、空军参谋长、海军参谋长、陆军司令助理、第2军司令、第3军司令、第4军司令向人民致意,接着他介绍了少壮军人发动政变的情况,抨击了政变部队破坏法律的行为,号召人民忠于国王、支持政府,共同克服目前的困难,用泰国的方式解决国家存在的问题。炳强调,王室与他同忠于王室的军队在一起,王室成员是安全的。由于炳和国王在一起,一些高级军官也表示支持炳总理。

4月2日上午,空军和海军的两位参谋长、泰国4个军中的3个军的司令先后在呵叻电台发表讲话,表示反对政变,支持政府。接着,炳总理发布命令,宣布解除汕·集巴滴马上将和参与发动政变的马暖上校、巴乍上校等青年军官的职务,并指出他们是“危害国家安全和君主的危险分子”。

由于炳总理受到国王的支持,形势对政变部队极为不利。于是,政变部队改变策略,转而争取群众的支持。政变部队利用自己控制的电台和电视,谴责炳政府的软弱无能,并称这次夺取政权不是政变,而是一场革命,一场以“拥戴国王、铲除独裁、建立民主制、给人民以真正的权力”为目标的民主革命。“革命团”领导人宣称,为了使国家真正建立民主制,必须进行这场民主革命。同时,政变部队积极布防,企图凭借驻守曼谷的第1军的精锐部队和其他5个独立团的兵力和优良的装备,与忠于政府的军队对抗。另一方面,他们还提出,在炳辞去总理和陆军司令职务的条件下,可以举行会谈。然而,这一切未获得曼谷群众的支持。

4月2日下午,呵叻电台发表了诗丽吉王后的书面声明,声明说“每次发生政变都以国家安全作为理由,多年来都如此”,“要解决国家的经济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界各国,即使是拥有许多优秀学者的大国,为了改善经济状况也花了许多年。解决经济问题绝不是一两年的事”。声明含蓄地批评了政变发动者,对忠于政府的军队反击政变起了重要作用。在军队中有很大影响的前任总理江萨·差玛南上将从曼谷飞往呵叻,表示拥护国王,支持炳总理。随后,更多的军人开始倒向政府一边。

政变分子如鸟兽散

到4月2日深夜,又传来一个令“革命团”领导人无法忍受的消息:政变领导人之一的警察总监蒙猜·攀空臣上将悄悄离开政变指挥部,飞往呵叻,投向炳总理。4月3日凌晨,蒙猜在呵叻电台发表讲话,号召曼谷的警察机构服从炳总理的命令。这对政变领导人来说,又是一个沉重打击。政变部队士气大衰,军官们开始动摇。

在呵叻的反政变指挥部,军官们研究了形势,认为反击时机已到。炳总理决定立即采取军事行动,挫败政变。4月3日清晨,第2军的部队从呵叻出发,迅速向曼谷挺进。上午10点左右,第2军部队开进了曼谷市区,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就占领了一些政府机构,并逼近王宫,逮捕了巴乍。政变领导人惊恐万分。他们知道大势已去,乱作一团,政变首领汕·集巴滴马和第1军军长瓦信·伊沙朗功,连忙乘直升飞机向泰国东部泰柬边境地区逃去。

4月3日下午,忠于政府的部队重新控制了曼谷。反政变行动在和平中结束,整个过程没有出现流血事件。当天晚上,炳发表广播讲话。他在讲话中宣布,这场历时3天的危机已经结束,局势已恢复正常。炳指出,政变发生后,国王就指示,要以负责的态度处理政变,避免使用武力,造成兄弟间的残杀。政府本着这一精神,妥善地解决了危机,没有出现人员伤亡,这被称为一次“温和的行动”。

点评:

这次政变,从发生到平息历时3天,其间未出现流血事件。之所以如此,第一,国王能够冷静对待此事,他首先将炳总理保护起来,而主要用攻心战术对待政变者;第二,炳总理先避免直接冲突,后利用电台广播等逐步瓦解政变部队,再用强攻与心理瓦解相结合的方法击毁政变者。这就避免了流血冲突;第三,部队控制权总体上还掌握在王室手中,主要部队及领导人没有参加政变,也使得反政变能以平静、温和的方式结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