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建立一党执政制——1968年7月伊拉克军事政变
85.建立一党执政制
——1968年7月伊拉克军事政变
1963年2月,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联合以拉赫曼·阿里夫将军为首的军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了卡塞姆军政权,建立了联合政府,阿里夫将军担任总统。1968年7月17日,由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和伊拉克军人集团联合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阿里夫政权,建立了以阿拉伯复兴党为首的新政权。政变后,复兴党和军人集团发生了权力之争。7月30日,复兴党发动了清除军人集团的行动,建立了阿拉伯复兴党一党执政的政权。
前车之辙
阿拉伯复兴党自1963年政变失权后,主要领导人转移到邻近的阿拉伯国家。1964年和1965年,复兴党民族领导机构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召开“七大”和“八大”,检讨了其“某些领导人的偏差和严重错误”,归根于在执政后实施了偏离国情的激进政策,又放松了在武装部队中的组织工作,使复兴党失去了许多支持者,并失去了对伊拉克武装部队的控制,最后决定将造成错误的主要负责人、领导机构总书记阿里·萨里赫·萨迪开除出党,选举以党内温和派为主体的临时地区领导机构,积极策划政变,以推翻阿里夫政权。
1966年4月13日,阿里夫总统因坠机身亡,其兄阿卜杜勒·拉赫曼·阿里夫将军,接管阿里夫的权力,被推选为总统。拉赫曼·阿里夫维持其弟执政的基本纲领和政治方针,但他治理国家方面缺乏政治手腕,在伊拉克军队中的威望不高。前总统阿里夫元帅在执政后,排斥和打击异己,因此在伊拉克军界中存在一个反对阿里夫统治的集团。拉赫曼·阿里夫在继任总统后,任人惟亲,逐渐形成了众叛亲离的现象,甚至在总统卫队中出现反拉赫曼·阿里夫的分子。鉴于这一情况,阿拉伯复兴党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人、前总理艾哈迈德·哈桑·贝克尔将军积极与伊拉克武装部队反对派接触,最后在推翻拉赫曼·阿里夫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组织了一个秘密的军事指挥委员会,成员包括武装部队的主要领导机关、各兵种的负责人,还有总统卫队、巴格达卫戍部队和伊拉克治安部首脑。军事指挥委员会决定在7月14日后发动政变。
子夜突袭
1968年7月17日子夜,负责保卫首都和政府机构的巴格达卫戍部队的伊拉克第10装甲旅在总统卫队、伊拉克治安部队和空军参谋部的配合下发动反拉赫曼·阿里夫总统的军事政变。政变部队迅速占领了总统府、政府机构和其他要害部门,封锁了首都通往外省的交通要道。这次军事政变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是巴格达军区司令助理萨德·哈尔丹将军、第1师师长纳西夫·萨马赖将军、第5师师长阿德南·阿卜杜勒·贾利勒将军、伊拉克驻约旦巴勒斯坦前线部队司令哈桑·纳基德将军。
清晨,巴格达电台宣读了一份新成立的“军事指挥委员会”的公告,宣布拉赫曼·阿里夫总统已被推翻,“军事指挥委员会”接管了伊拉克政权。原总统拉赫曼·阿里夫和他的亲信武装部队参谋长安萨里、空军司令沙赫尔和第3师师长奥雷姆已被勒令退休。事实是,在政变部队围攻总统府时,拉赫曼·阿里夫乘坐了一辆吉普车冲出总统府,但在途中被政变部队截阻,被挟持到机场,送往伦敦。拉赫曼·阿里夫的亲信被拘禁或遭受软禁。在军事指挥委员会宣告政变成功的消息时,巴格达、巴士拉等城市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政变与反政变的战斗。
怀柔政策
这次军事政变,没有采取以往军事政变消灭政敌肉体的暴力手段,对前政府领导人以及他的亲信采取流放、软禁或暂时拘禁的做法。这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抗。由于政变集团对被推翻政敌的宽容的姿态,使多数的抵抗武装放下了武器。在短时间内,各地驻军纷纷向新政权表示效忠。总而言之,这次军事政变是比较温和的,没有造成社会全面、持久的动荡。
这次政变是以阿拉伯复兴党为主,可在新政权中非阿拉伯复兴党的军人也占相当的比重,因此,新政权的内外政策上表现了一定的妥协性。新政权表示将在“阿拉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对社会和经济的改革措施。新政权对石油问题仍采取特殊处理的方式,既强调石油国有化的方针,也不恶化与外国石油公司的关系,使得国家经济保持一种稳定的状况。
在对外关系方面,新政权首先强调与阿拉伯国家的兄弟关系、阿拉伯的统一以及伊拉克与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埃及和叙利亚)的同盟关系。新政权宣布奉行“积极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路线,但表示了亲苏反美的政策,拒绝与美国恢复外交关系。
实现一党执政
这次政变尽管阿拉伯复兴党是领导者,但以纳伊夫上校为首的军人集团,在政变的军事行动中起了主要的作用。政变后,阿拉伯复兴党领导成员贝克尔将军担任了总统职务;纳伊夫上校担任了总理职务,直接掌握了政府的实权。军人集团努力扩大在国家政治中的势力,但复兴党领导集团鉴于以往失去政权的教训,认为只有一党执政,才能巩固阿拉伯复兴党的统治地位,因而复兴党决定铲除后患,削弱军人在政府中的执政地位。
1968年7月30日,武装部队参谋长拉克里蒂将军已把支持阿拉伯复兴党的第10装甲师调入巴格达,作好了控制首都的部署。第10装甲师的坦克出现在巴格达街头,并守卫政府机构和其他要害部门。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共和国总统贝克尔通过巴格达电台宣布革命指挥委员会已作出了三项重大的决定:解散纳伊夫为总理的内阁;解除纳伊夫的共和国总理、革命指挥委员会委员以及其他兼任的职务,免除达乌德的国防部长职务;命令共和国总统接管武装部队的指挥权。
复兴党在清除了纳伊夫为首的军人集团之后,建立了清一色的阿拉伯复兴党政权。同时,复兴党加强对政府和武装部队的控制,规定政府和武装部队的主要职务必须由阿拉伯复兴党党员担任。为了扩大阿拉伯复兴党的力量,开始大规模吸收党员,增强对群众团体的控制,并在广大农村建立复兴党的基层组织。在11月召开的阿拉伯复兴党领导机构第七次代表大会中,复兴党吸取了过去丧失政权的教训,决定改变激进的铁拳政策,采用柔刚兼济的手段来巩固复兴党的统治权。宣布在全国结束紧急状态,释放部分政治犯;发表“全国行动宪章”,提出在阿拉伯复兴党领导下成立联合政府;宣布与要求民族自治的库尔德族武装力量进行和解谈判。经济上,在扩大国营经济的基础上,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外交上,复兴党政府却表现了激进的左的倾向。在奉行“积极中立,不结盟”的外交路线的原则下,实行亲苏反美的政策。
点评:
这次政变对伊拉克政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出现了阿拉伯复兴党一党执掌政权的局面,使历来政变频繁动乱不止的伊拉克开始走向稳定。从此,伊拉克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之争,主要是在执政的阿拉伯复兴党内。其二,伊拉克的外交路线、特别是有关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方面,开始以阿拉伯民族主义中的激进思潮作为它的指导思想,因此,伊拉克在阿拉伯世界和中东的影响有所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