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一次胜利大进军”——1963年3月叙利亚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81.“一次胜利大进军”——1963年3月叙利亚政变

81.“一次胜利大进军”

——1963年3月叙利亚政变

当叙利亚国民在1961年库兹巴里夺取纳塞尔政权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1962年3月,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与武装部队少壮派军人集团联合发动政变,又夺取了库兹巴里政权。政变后,少壮派军人集团中亲纳赛尔的陆军参谋长穆罕默德·齐亚·哈里里将军利用军事力量,独揽了军政大权,排斥阿拉伯复兴党,并宣布要恢复叙利亚与埃及的合并。然而1963年3月8日,阿拉伯复兴党再次发动政变,从军人集团手中夺取了权力,从此确立了阿拉伯复兴党执政的地位。这真是政变如同儿戏、政权朝令夕改的国家。为什么会这样呢?

武装部队内部分歧

1961年9月,叙利亚武装部队发动政变,使叙利亚从阿联中独立出来。此后,武装部队一直控制着叙利亚政权,但武装部队一直存在着两股政见严重分歧的集团。以武装部队领导人为代表的军人集团坚持反对叙、埃重新合并的立场,他们称这种合并是一种牺牲叙利亚主权和经济利益的联合;以叙利亚“自由军官组织”为代表的少壮派军人集团(被称为“纳赛尔分子”)则认为,阿拉伯民族只有走上统一的道路,才能团结一致对抗以色列的侵略和战胜它,才能有力量反对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掠夺和侵略,也才能使阿拉伯民族走上进步富强的道路。少壮派军人集团主张利用武力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1962年4月1日,少壮派军人集团曾发动兵变,企图迫使军人领导集团放弃反对叙、埃重新合并的立场,但没有获得成功。然而,他们没有放弃,继续进行政变、策划活动,成立了叙利亚“革命司令部全国委员会”。

不流血的政变

1963年3月8日,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从大马士革以南70公里的两个军事基地出发,在几辆坦克的引导下急速向首都进军。当大马士革通往外省的道路被封锁后,政变部队进入了市区,第一个目标是陆军总部,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它。在叙利亚,陆军左右着整个军事力量,以武装部队司令部的名义掌握着叙利亚最高权力,陆军总部也是武装部队司令部的所有地,占领了陆军总部就等于掌握了全国军事指挥机构的总枢纽。随后,政变部队占领了电台,并以阿拉伯军事政变的传统方式,通过电台宣布政变胜利,推翻了军政府。

这次叙利亚的政变,只以一个团、几辆装甲车和坦克以及几门野战炮就赢得了政府,也赢得了整个国家,被人们戏称为“一次胜利大进军”。

接管政府后,卢埃·阿塔西任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拉希德·基提尼任副总司令,哈里里为陆军参谋长。阿塔西是叙利亚少壮派军人中拥护纳赛尔一派的代表人物,他支持叙、埃合并,反对叙利亚脱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政变。

政变后,武装部队各兵种和地方驻军纷纷发出支持政变的通电,保证了政变的最后成功。但空军却表示反对政变,派了一中队米格战斗轰炸机准备轰炸被政变部队占领的大马士革重要战略机构。哈里里将军很快说服了空军部队站到政变一边,这批飞机撤回到空军基地,数十名前政权领导人、部长以及支持前政权的政治家被逮捕或软禁,74名军政界和工商界著名人物被剥夺了公民权。

对于如何建立和巩固新政权,似乎对于政变者来说还未做好充分准备。新政府中,在权力分配方面出现了争执,使新的政府领导人和内阁人选迟迟没有任命。直到3月28日,革命司令部全国委员会才正式宣布,任命阿拉伯复兴党人萨拉姆丁·比塔尔为总理和组织新政府。比塔尔,阿拉伯复兴党创始人之一,曾任总书记,是叙利亚的政治元老,曾多次参加政府工作,他曾从泛阿拉伯主义立场出发,赞同叙利亚与埃及合并,后鉴于埃及人对叙利亚的控制,转向反对叙、埃合并,辞去政府职务。阿塔西任总统和比塔尔任总理,预示着必将出现阿拉伯复兴党与少壮派军人集团的政见分歧,从而导致政治危机。

统一激情再度高涨

叙利亚的纳赛尔分子,始终主张恢复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重新实行叙利亚与埃及的合并。“三八”政变的胜利,再一次鼓舞了他们的政治信念。在大马士革和不少城市欢呼政变胜利的群众示威游行或集会中,高呼“纳赛尔!纳赛尔!”和“纳赛尔万岁!”

在这次政变的当天,埃及官方就宣布:埃及将在军事上支持夺取大马士革政权的叙利亚革命司令部全国委员会。

“三八”政变后出现亲纳赛尔狂热的现象,完全出乎阿拉伯复兴党人的预料之外,使他们惶恐不安。同时,也使阿拉伯世界的舆论感到意外,特别是那些被纳赛尔分子指责为“保守的”、“反动的”阿拉伯国家领导集团深感不安,他们静观叙利亚局势新的变化。

在这种形势下,叙利亚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一个是阿拉伯复兴党,政变后执掌了政府的权力;另一个是叙利亚武装部队中的少壮派,他们在武装部队中占有相当大的势力。少壮派军人中有不少是纳赛尔分子,他们认为这次政变的成功,是重新恢复叙利亚与埃及联合的一次机会,于是他们积极进行叙、埃合并的工作,与埃及军方和埃及情报部门进行频繁的联系。在叙利亚北部亲纳赛尔势力比较强大的地方,如阿勒颇、霍姆斯、拉塔基亚等地的驻军,大多支持合并。政变后,在叙利亚几乎每天都有亲纳赛尔和要求叙、埃合并的示威游行。北部重镇阿勒颇示威者纵火焚烧了数家反对叙、埃重新合并的报馆。大马士革的大中学生准备在3月13日上街,举行要求叙、埃合并的示威游行,学生会的负责人已作好了采取暴力行动的准备。

这种局势严重威胁到新政府。大马士革的卫戍部队和治安部门主张采取严厉的措施,以制止亲纳赛尔示威的进一步蔓延,也为了防止可能出现夺权的暴动。

复兴党一党专政

在革命司令部全国委员会召开的紧急会议上,两派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阿拉伯复兴党人占了上风。全国委员会于3月13日发表一份措辞强硬的公报,呼吁停止不负责任的示威活动,警告“将以铁拳打击任何制造叙利亚分裂的行动”。

全国委员会解除了亲纳赛尔的贾布里尼的国内治安部队司令的职务,由倾向阿拉伯复兴党的贾米勒·法亚德上校担任。同时,阿拉伯复兴党全力以赴地在武装部队中发展势力,特别注重地方驻军的工作。比塔尔政府在强大的压力下,为了政治上的策略,不得不表示支持阿拉伯统一的立场,宣布将与埃及、伊拉克进行联合的会谈。3月14日,比塔尔宣布叙利亚和伊拉克、埃及已就三国联盟问题达成了协议。4月17日,出席三国开罗会议的代表签订了《开罗宣言》,宣布了三国统一的宪章。随后,三国代表在全民选举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叙、伊、埃三国联邦的最后谈判破裂。这一结果引起叙利亚亲纳赛尔势力的不满,他们准备在大马士革和阿勒颇等地举行群众示威和暴动,阿拉伯复兴党的比塔尔总理在获悉这一消息后,则下令逮捕了250名首要分子,制止了这一颠覆政府的行动。

武装部队中亲纳赛尔的少壮派则暗中策划推翻比塔尔政府的政变。6月底,陆军参谋长哈里里将军采取准备政变的行动。首先自任国防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企图凭借武力最后夺取叙利亚政权。因为没有能获得武装部队多数的支持,埃及也无法给予直接的军事干预,哈里里将军只坚持了10天。亲纳赛尔的革命司令部全国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塔西于7月18日率领军事代表团赴埃及寻求支持,阿拉伯复兴党趁机罢免他的职务,由该党的元老之一阿明·哈菲兹将军继任革命司令部全国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职务。阿拉伯复兴党重握政权后,逐步清洗异己分子,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叙利亚与埃及联合问题也就此搁置。

点评:

这次政变不仅对叙利亚政治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对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地区的政局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三八”政变后,叙利亚政权从此掌握在阿拉伯复兴党手里,进入了一党执政的时期。从此,叙利亚的政局就会处于较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多数居民的安居乐业。其次,阿拉伯复兴党实施其“阿拉伯社会主义”的纲领,走上了以国有化、工业化和土地革命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改革之路,对叙利亚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再次,新政府的泛阿拉伯主义的政策,使叙利亚在中东和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得以增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