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脱离阿联——1961年9月叙利亚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79.脱离阿联——1961年9月叙利亚政变

79.脱离阿联

——1961年9月叙利亚政变

20世纪50年代,叙利亚政府依附于西方列强,政局动荡不安。因此,一批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主张建立统一的阿拉伯以对抗西方列强。1958年2月1日,埃、叙政府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埃及与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但两国因经济情况和社会习惯不同,合并后很快暴露出矛盾。1961年9月28日,叙利亚武装部队发动军事政变,宣布叙利亚脱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单独成立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叙、埃合并矛盾重重

20世纪50年代,在民族解放与独立的时代潮流的冲击下,一批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主张在阿拉伯国家推行民族民主革命,建立统一的阿拉伯民族以对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掠夺和扩张侵略,推翻依附西方列强的反动的腐朽的阿拉伯政权。当时,纳赛尔成为他们崇拜的阿拉伯民族主义领袖。

1955年,英、美策划的中东军事集团——巴格达条约组织建立后,执行阿拉伯民族独立政策的埃及和叙利亚加强了合作,签订了两国共同防御条约,以抗衡巴格达条约组织。1956年1月成立了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初步建立了两国在军事上联盟的关系。1957年9月,埃、叙两国又签订了经济联盟协定。1957年,土耳其与叙利亚发生边界纠纷,土耳其在美国支持下陈兵土、叙边境,威胁到叙的安全,埃及军队根据共同防御条约进驻叙境协防。1957年11月,埃、叙议会分别通过要求尽快实现联盟的决议。1958年2月1日,埃、叙政府发表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纳赛尔被选为总统。

埃、叙两国相距约1000公里之遥,且没有共同的边界,经济情况和社会习惯差别很大,两国合并后暴露出矛盾。纳赛尔作为阿联总统,过于强调了阿拉伯统一的神圣事业,而没有顾及叙利亚与埃及不同的国情,两国合并后就实施严格的中央集权,只把叙利亚作为一个“行省”对待。比如,纳赛尔不重视叙利亚人的副总统的职权,他指导一切国务活动,任命叙利亚地区的官员,叙利亚的外交和国防事务必须完全听命于开罗的外交部和国防部。埃及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措施以及严格的外贸规则,限制了叙利亚自由经济的正常运转,损害了叙利亚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损害了叙利亚劳动者的利益。因此,越来越多的叙利亚人不满意叙利亚被并于埃及,认为自己已降为二等公民。几个月后,阿联当局在叙利亚地区大规模惩处反对合并的各界人士,封闭公开刊登文章反对合并的报刊。

由于埃及在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均超过叙利亚,统一后,以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名义的埃及人源源拥入,他们在工业、金融、农业和其他部门占据重要地位,埃及的资本也加紧渗入。纳赛尔所推行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实施的国有化运动,使叙利亚民族资产阶级受到沉重的打击。

埃及军方借统一的名义,加强对叙利亚军事力量的控制。埃及军队驻扎叙利亚,一部分叙利亚军队调往埃及,不少高中级军职人员被调动或免职,甚至让一些年轻军官退役领取养老金,还将一部分原叙利亚军队的武器装备调运到埃及。叙利亚军人对这些行动十分不满。还有,叙利亚的军政和经济大权大多操纵在埃及人手里。在叙利亚地区,除少数坚定的纳赛尔主义者外,大多数叙利亚人由不满埃及人的控制转向反对叙、埃合并。可埃及的情报机构和埃及舆论,掩盖了事情的真相,使纳赛尔和其他埃及领导人仍沉醉于阿拉伯统一事业的梦幻之中,造成了无法挽救的错误。

随着局势的不断恶化,中央内阁中有越来越多的叙利亚部长辞职。后来,纳赛尔认为惟有消灭“地区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于是成立了单一的内阁和议会——民族联盟。负责内政的副总统、前叙利亚地区执行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哈米德·萨拉杰代表叙利亚政界人士表示反对使叙利亚失去自治的做法,提出了辞呈。后萨拉杰被软禁在家乡。阿密尔元帅从开罗返回大马士革后,即对反对派实行清洗。这使多数叙利亚人失去了最后一点希望,成为爆发脱离联盟的政变导火线。以阿卜杜勒·卡里姆·扎赫雷丁将军、阿卜杜勒·加尼·达赫曼准将为首的军人集团开始积极策划军事政变。

争取主权独立的政变

9月28日子夜,驻扎在大马士革西部卡塔纳陆军基地的叙利亚一个装甲部队,火速向大马士革进军。凌晨4时,叙军的坦克驶入大马士革,在控制了整个首都后,占领了电台和其他要害部门,封锁了公路和机场,切断了大马士革与外省的联系,还包围了阿密尔元帅的官邸和叙利亚第一军军部。当政变部队控制了一切政权机构后,即宣布成立叙利亚军事委员会。叙利亚政变部队的行动,获得了叙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支持。

纳赛尔在得悉叙利亚地区政变的消息后,在广播讲话中严厉谴责部分叙利亚军队叛乱的“分裂活动”,并立即命令驻叙利亚的埃及军队镇压“叛乱分子”,派伞兵在大马士革空降,埃及海军陆战队在叙利亚最大的港口拉塔基亚登陆,埃及的空军也奉命作好轰炸叙利亚反叛部队的准备,企图一举将叙利亚地区的“叛乱”镇压下去。

叙利亚军事委员会发言人在大马士革电台发表公告,宣布叙利亚军队采取使叙利亚脱离阿联的军事行动是正义的行动,是符合叙利亚人意愿的行动,把纳赛尔称为当代阿拉伯的“暴君”,指责他把叙利亚变成“一个巨大的监牢,一个恐怖和屈辱的地狱”。他们还对纳赛尔进行人身攻击,以煽起叙利亚人反对埃及的民族情绪。

叙利亚军队争取国家独立的行动,引发了叙利亚人的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因此,开赴叙利亚的埃及军队遇到激烈的抵抗。同时,原在叙利亚工作的埃及军政人员和平民均陷于叙利亚人敌视的包围之中。多数阿拉伯国家对叙利亚军队要求脱离阿联的行动表示沉默,实际是支持叙利亚军队的政变行动。

这一系列事实,使纳赛尔和多数埃及人痛苦地承认这是一件已无挽回余地的事情。9月29日,纳赛尔发表谈话,强调阿拉伯民族的团结精神,认为应坚持阿拉伯人不打阿拉伯人的原则,他表示将承认叙利亚人民的愿望,命令埃及军队和官员撤离叙利亚。至此,叙利亚正式退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成立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新政权新举措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成立后,新政权的首要任务是巩固主权的独立,全面地割断与埃及的一切联结,在政府机构和武装部队内清除极端亲纳赛尔的分子,解散民族联盟的叙利亚支部。同时,为了平息埃及人的报复,叙利亚军事委员会一再发表声明,表示叙利亚希望与埃及保持兄弟的友好关系,愿意在经济和外交方面进行合作。

军事委员会在政变后,就政权问题发表声明说,“一旦局势许可”,将立即举行自由选举。在过渡时期,任命叙利亚政界元老马蒙·库兹巴里博士为总理的文职政府。同年10月,库兹巴里又被推选为共和国总统兼任总理,表明军人集团无意于政权。

库兹巴里政府也提出纳赛尔的“社会主义、自由和统一”的政治口号,制定了五点施政纲领。其外交路线中,特别强调“叙利亚过去是、现在仍然是阿拉伯主义的强大堡垒及其跳动的心脏”,叙利亚将向所有阿拉伯国家表示愿意合作的愿望,将在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争取真正的阿拉伯统一;叙利亚将坚决支持恢复巴勒斯坦民族权利的事业;叙利亚将尊重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同年10月13日,叙利亚重新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它获得所有大国的承认。10月28日,叙利举行的公民投票,一致赞成重新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

1961年12月举行的制宪议会选举后,总统库兹巴里被选为议长,纳齐姆·库德西继任总统,任命马鲁夫·达瓦利比为总理。达瓦利比在他的施政演说中表示,他的政府在国内遵循“建设性社会主义”原则,但强调将暂缓国有化的进程,并鼓励私营企业的活动;在外交方面将采取中立不结盟政策。

点评:

这次政变,不但对叙利亚,而且对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其一,政变说明,虽然阿拉伯民族统一运动的蓬勃发展,进行了第一次的真正实践,但因经济、文化、国情的不同,阿拉伯民族的大统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仅是一种理想。其二,在阿拉伯国家中,叙利亚的纳赛尔的势力一直是很强大的,特别是武装部队中的年轻军官中,纳赛尔是他们所崇拜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领袖。叙利亚的纳赛尔分子一度是左右叙利亚政局的中坚力量。叙利亚与埃及的分裂,亲纳赛尔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其三,政变后,叙利亚以新的姿态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