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殖民统治的终结——1961年4月阿尔及利亚军事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78.殖民统治的终结——1961年4月阿尔及利亚军事政变

78.殖民统治的终结

——1961年4月阿尔及利亚军事政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作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为争取独立展开了斗争。法国政府一再增兵镇压也无济于事,反而自己不堪重负,不得不考虑放弃阿尔及利亚。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殖民统治已有130年的历史,法国的政治及经济利益等已与阿难解难分。因此,法国在面临继续战争或是放弃阿尔及利亚的政策抉择上,法国极端殖民主义者和温和派展开了激烈斗争。1961年4月22日,法国莫里斯·夏尔、拉乌尔·萨朗、埃德蒙·儒奥、安德烈·泽勒4名将军在阿尔及利亚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目的在于反对戴高乐政府的阿尔及利亚“自决”政策,阻止阿尔及利亚脱离法国而独立。但政变在4月25日以失败告终,而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也终于在1962年3月18日达成“埃维昂协议”,法国结束了长达7年半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并承认阿尔及利亚的主权和独立。

民族解放战争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席卷亚、非、拉,当然也冲击了法国在非洲的传统领地。1954年,法国在印度支那战争中败北,承认了印支三国的独立。这大大鼓励了法属北非3国——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在阿尔及利亚,1954年8月,由本·贝拉领导的民族主义青年激进派脱离“争取民主自由胜利党”,另成立“团结与行动委员会”。11月,这个委员会联合其他党派,组成“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统一领导各种要求独立的抗法力量。1954年11月1日午夜,在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在靠近突尼斯边境的奥雷斯山区首先响起了武装起义的枪声,接着,起义的烽火遍及全国30多处地区。从此,阿尔及利亚抗法民族解放战争打响了。

1956年,法属北非三国中摩洛哥和突尼斯获得独立,但阿尔及利亚的情形完全不同。法国对阿的殖民统治有130年的历史,不仅因为这里拥有巨大的殖民利益,撒哈拉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对战后法国经济的复兴至关重要,而且由于它的战略地位,法国据此才得以加强其在非洲和地中海的地位。在很多法国人心目中,阿已经不再是殖民地,而是法国的一部分。在阿约1000万居民中,欧洲移民约有100万人,占1/10。而其中大部分是法国人,他们不仅定居在那里,而且成为当地的大地主、大资本家或身居要职。阿的大部耕地、森林都为法国人所占有,全部经济命脉都掌控在法国人手中。出生在这里的法裔居民,有一个特别的称谓,叫做“黑脚”。他们和法国国内的极端殖民主义分子以及殖民军中相当部分的上层军官,都是狂热的“法国的阿尔及利亚”观点的鼓吹者和捍卫者,决心不择手段地捍卫自己的优越地位和殖民利益。

法军陷于泥潭

法国总理孟戴斯·弗朗斯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发动武装起义之后,一面增兵镇压,一面发布声明,声称:“阿尔及利亚各省是共和国的一部分……阿尔及利亚居民和法国本土决不可能分裂……”

阿尔及利亚人民武装,在起义初期人员很是分散,人数不足3000,且训练不足,武器装备低劣。法国政府原以为只要进行几次“围剿”和“扫荡”就能消灭。可是,阿尔及利亚的人民武装却越战越强,迅速扩大,逐步发展为正规的民族解放军,各根据地也先后建立了民主政权。1958年9月19日,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战斗中宣告成立。法国政府虽一再增兵,殖民军数达40万,仍无济于事,最后甚至增兵至80万,投入法国陆军的绝大部分,60%的空军和90%的海军,每天耗费的军费平均高达30亿法郎。这使法国不堪负重,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

1958年春,正当巴黎的内阁危机闹得没完没了、新内阁处于难产之际,法国驻阿尔及利亚殖民军的高级军官纠合法裔居民即“黑脚”中的极端殖民主义分子,组织了一系列的游行示威,要求组织“救国政府”和执行“法国的阿尔及利亚”政策。5月9日,殖民军的主要将领拉乌尔·萨朗、埃德蒙·儒奥、雅克·马絮、雅克·阿拉尔等联名发电致法国总统勒内·戈蒂,宣称:“法国军队一致认为抛弃这份民族遗产简直是奇耻大辱,军队失望的反应是无法预测的……。”5月13日,在军队的纵容支持下,阿尔及尔的游行示威变为武装暴乱,占领了总督府大楼,组成以伞兵部队司令雅克·马絮将军为首的“救国委员会”。随后,殖民军总司令拉乌尔·萨朗将军在总督府大楼的阳台向群众讲话,高呼:“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万岁!”“戴高乐万岁!”的口号,和盘托出暴乱者的政治目的。其时戴高乐早已下野,暴乱的将军们认为只有戴高乐出山才能“捍卫他们在阿尔及利亚的旗帜”。

与此同时,在法国本土的右翼和极端殖民主义分子也在巴黎举行游行示威,高喊:“让马絮掌权”,要求“拯救阿尔及利亚”,以为策应。左派的游行队伍则高呼“绞死马絮!”针锋相对。5月24日,几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军官带着萨朗签署的命令,策动了科西嘉岛伞兵部队夺取了当地政权,成立“救国委员会”,并且扬言要向巴黎进军。法国的局势骤然紧张,当政者无法驾驭局面,只好重新请戴高乐出山。

6月1日,戴高乐组织新内阁。国民议会授予新政府处理阿尔及利亚问题以及修改宪法的特殊权力。随着新宪法的公布和1959年1月戴高乐就任新总统,法国开始步入第五共和国时期。在第五共和国初期,阿尔及利亚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法国继续委派萨朗将军为阿尔及利亚法国军队总司令和驻阿尔及利亚总代表,阿拉尔将军和马絮将军分别为阿尔及利亚最高行政长官和行政长官,加强对抗法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和政治攻势。

至年底,又召回萨朗到巴黎改任武装部队总监,不久又改任巴黎卫戍部队司令。以萨朗的副手莫里斯·夏尔将军代之为法殖民军总司令;总代表一职则另委保罗·德路弗里埃担任之。夏尔接任后,提出加强围剿民族解放军的“夏尔计划”,继续增兵。这一切措施,似乎仍在继续坚持“法国的阿尔及利亚”政策。

左右两派纷争

各路法军继续对阿进行军事扫荡,然而进展并不顺利,反遭阿民族解放军的打击。旷日持久的殖民战争耗尽了法国的人力财力,国内左、右翼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引起国际舆论的谴责。在这种情况下,戴高乐终于下定决心改变政策以摆脱困境。1959年9月16日,他正式宣布,要求停火,并让阿尔及利亚在四年内实现“自决”。所谓“自决”,他的解释是,由阿尔及利亚12个省的人民就如下三种方案作出选择:第一种是同法国分离;第二种是“一体化”,即“法国化”,并入法国;第三种是在同法国紧密合作下实行自治。他要求法国人尊重阿尔及利亚人民抉择的结果。

对于这项政策声明,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审慎地作出了反应,但却引起极端殖民主义分子和“黑脚”们强烈的反对。一些所谓“法兰西民族阵线”、“法国的阿尔及利亚联盟”的极右组织进行秘密的、半秘密的反戴高乐政策的活动,他们坚持阿尔及利亚只允许一种选择,就是和法国“一体化”,即成为“法国的阿尔及利亚”。

1960年1月19日,戴高乐政府决定采取措施,将坚持这种强硬态度、公开发表反对“自决”政策言论的驻阿尔及利亚伞兵部队司令雅克·马絮撤职,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骚乱。阿尔及尔又筑起了街垒,骚乱者占领了大学区,甚至喊出“绞死戴高乐!”的口号。

从1960年6月起,法、阿开始就和平谈判进行初步接触。11月,戴高乐为执行其“自决”政策继续进行一些人事调整:委派让·莫兰代替德卢弗里埃为驻阿尔及利亚总代表;以路易·若克斯为负责阿尔及利亚事务的国务部长,负责谈判的事,而甩开主张强硬路线的总理米歇尔·德勃雷。在这之前,原驻阿尔及利亚法军总司令夏尔已被调任为“中欧”盟军总司令。

这一切更加使极端殖民主义分子和“黑脚”们恐慌,也激化了矛盾。从1960年冬在他们中间出现了从事恐怖活动的“秘密军队组织”,主要组织者有“黑脚”让·雅克·絮西尼。他们和潜往西班牙的前法殖民军总司令萨朗等勾结在一起。这个组织在阿尔及尔和巴黎各地制造一系列爆炸事件和暗杀活动,绑架支持“自决”政策的议员。从1961年3月至4月,就制造爆炸事故150多起。到1961年底,这个组织在阿尔及利亚设置武器库60个,秘密据点119处,妄图以恐怖手段来阻止阿尔及利亚“自治”政策的实施。

4将军政变

1961年1月,戴高乐政府就“自决”政策进行一次公民投票。结果是:在法国本土投赞成票者占76%,在阿尔及利亚投赞成票者也达70%。这件事加速了具有极端殖民主义思想、坚持强硬路线立场的将军们的反叛。

1961年4月20日,经过一番阴谋策划,原已调离非洲的前殖民军总司令夏尔和陆军参谋长泽勒秘密潜回阿尔及尔,会合了已在当地的空军参谋长儒奥。随后,另一名已逃在西班牙的前殖民军总司令萨朗也潜回会合。这四个已经离任或“已退役”的将军组成了领导叛乱的核心,于4月22日晨发动军事政变,逮捕了驻阿尔及利亚的法政府总代表让·莫兰、总司令冈比埃将军、警察局长勒内·雅南以及尚在阿尔及尔的政府部长罗贝尔·比隆等一批军政要员,夺取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权。随即发布公告,声称:“军事法庭将逮捕和审判直接参与和策划放弃阿尔及利亚及撒哈拉的任何人。”这是对戴高乐权威的公开的直接的挑战。

戴高乐立即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切断法国本土和阿尔及利亚的空中和海上交通。他身着将军服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庄严号召叛军缴械投降,要求任何人都不要执行叛军将领的命令,协助政府,平息叛乱。他宣布:“以法兰西的名义,我命令:在各地使用一切手段,我说的是,一切手段,来布下天罗地网,直至将之一网打尽。”

戴高乐坚定镇压叛乱的态度受到法国绝大部分政党和人民的拥护,工会还发动罢工以声援。叛军营垒迅速出现分化瓦解,一些队伍离去而不再听从叛军将领指挥。至4月25日,眼见大势已去,夏尔决定投降。泽勒随后也投降,萨朗、儒奥逃亡并指挥其“秘密军队组织”转入地下继续顽抗,但作为有组织的公开军事叛乱已经基本平息了。

“四二二”军事政变失败后,有200多名军官被逮捕,140名文官被撤职,首犯都受到惩处:夏尔和泽勒各被判处15年徒刑;萨朗和儒奥被缺席判处死刑;直接参与策划这场政变的5名陆军上校:阿尔古、布鲁瓦扎、加尔德、戈达尔、拉歇鲁瓦也都被缺席判处死刑。1962年3月和4月,儒奥和萨朗先后落网。儒奥仍被判处死刑,但未执行,萨朗被改判为无期徒刑。

这件事过后,“秘密军队组织”的恐怖活动甚至还变本加厉,从1961年至1962年,在法国本土制造炸弹爆炸事件1000多起,在阿尔及利亚受恐怖活动所害而死者超过12000人。在这期间甚至发生4次谋刺戴高乐总统的事件。1961年5月20日,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的代表在埃维昂正式举行和平谈判。1962年3月18日达成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宣布停火。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民统一以及充分的自决权。

点评:

这是一场试图阻止阿尔及利亚人民脱离法国独立的一股逆流。它是法国从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围绕阿尔及利亚问题,政坛和军界中的左、中派(即温和派)和右派、极端殖民主义分子之间矛盾激化不可避免的结果和表现形式。政变被粉碎,宣告戴高乐“自决”政策,即由“法国的阿尔及利亚”改变为“阿尔及利亚人的阿尔及利亚”政策路线的胜利。这是二战后的大势所趋,它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具有不可逆转性。其中,戴高乐总统不仅为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也为整个欧洲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榜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