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还政于民——1979年6月加纳军事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58.还政于民——1979年6月加纳军事政变

58.还政于民

——1979年6月加纳军事政变

加纳共和国在非洲是个小国,国土面积只有不到24万平方公里,人口1880万(2001年),是个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但从总体来说经济并不发达,政局在20世纪均不够稳定,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政变接二连三的发生。1979年5月15日,上尉杰里·约翰·罗林斯率领空军人员发动政变,但政变未成功,罗林斯被捕入狱。半个月后,即6月4日,一群支持罗林斯上尉的加纳少壮派军人,又一次发动政变,从监狱中救出了罗林斯,并拥戴他为领袖,成立了新的军政府。但出人意料的是,罗林斯力排众议,仅在3个月后,就将政权移交给了文官政府。

成功劫狱

1979年5月15日,罗林斯上尉率领空军数十人发动了指在推翻政府的政变,但政变未能成功,罗林斯遭逮捕,随后罗林斯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但在首都阿克拉各兵营的墙上几乎每晚都贴出了要求释放罗林斯的标语,一些军官向军政府领导人发出警告信:如胆敢杀害罗林斯上尉,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但最高军事委员会既没有执行罗林斯的死刑,也没有释放他,而是积极采取预防新政变的措施。

就在这僵持局面下,在加纳空军和陆军中已形成了一个由下级军官和士兵组成的营救小组,后这个营救小组又扩大为政变行动组织。以第5营博阿基耶·贾恩上尉领导的秘密核心小组认为,只有提前发动政变才能营救罗林斯。于是,6月4日凌晨,在门萨·奥波库少校和贾恩上尉领导下,少数驻扎在缅甸营的第5营士兵首先发难,打开了一个武器弹药库,拘禁了一部分高级军官,然后按计划分乘装甲车驶向预定的目标,攻打防守严密的在武装部队情报总部的监狱,在狱吏的帮助下罗林斯被释救出狱,另一支部队抢占了阿克拉电台。但政变部队在攻打缅甸营的武装部队总司令部以及市区内的陆军司令部等重要军事机构都没有获得成功,也没有能够控制阿克拉市区,整个军事行动很不顺利。

清晨6时,罗林斯上尉在电台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已推翻了以弗雷德里克·阿库福为首的最高军事委员会。

两军对垒

素以勇敢著称的武装部队的陆军参谋长奥达蒂·韦林顿将军在获得政变消息后,则组织反政变行动,他在驻扎阿克拉市的侦察团的指挥阿布巴卡尔·苏莱曼少校和部分官兵支持下,亲自驾驶并率领数辆装甲车向阿克拉电台攻击,赶跑了“叛军”。

4日下午,局势出现戏剧性变化,原支持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侦察团的一部分下级军官和士兵发生倒戈,政变部队又重新夺回电台。在双方的交战时,韦林顿将军被打死,最高军事委员会失去了一位最坚定最有勇气的指挥官,军事力量顷刻发生了逆转。

政变发言人贾恩上尉在电台宣布:“罗林斯上尉和他的支持者已控制了全国,虚伪和腐败的阿库福政权已彻底垮台。”

此时政变与反政变的力量还未决出胜负,双方仍在进行交战。傍晚,政变部队攻下了陆军总部、警察总部、步兵第一旅旅部以及武装部队总司令部。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哈米杜将军被迫投降,他要求忠于军政府的抵抗部队放下武器支持罗林斯上尉。

5日清晨,反政变的抵抗基本上已停止,政变获得了胜利。罗林斯获悉政变已完全胜利的消息后,走出丛林返回政变指挥中心——空军基地。5日下午,政变部队已逮捕了除主席阿库福以外的所有最高军事委员会成员。7日,躲藏在天主教会秘书处的阿库福到空军基地自首。至此,推翻以阿库福为首的军政府的政变取得了最后胜利,加纳的历史进程又换上新的一页。

政变者成功后,宣布成立了由11名军人组成的武装部队革命委员会,罗林斯任主席,第二号人物是博阿基耶·贾恩上尉,其他成员有门萨·奥波库少校、门萨·贝德马少校等。很明显,最高的国家权力掌握在尉官和士兵手里。参加革命委员会的校级军官都是在政变与反政变较量时站在政变力量一边,对政变的最后胜利起了一定的作用。罗林斯是一位颇有卓见的人,他认为,武装部队的高级指挥者的职务必须交给军事专业人员和在武装部队中有一定权威的高级军官担任。

稳定政局

革命委员会为了稳定加纳的政局、复苏经济和建立一个廉洁的政权,采取了三项重要的措施:实现在短期内还政于民的许诺;发动扫除贪污腐化的“大清扫”运动;加强市场管理以复苏经济。

罗林斯强调为了加纳的健康发展,必须开展一场反对社会非正义的“战争”,扫除加纳政治中的恶瘤和扰乱经济的毒素,其弊端的主要根源来自将领们的贪赃枉法。于是革命委员会作出了推行“大清扫”运动的决定。革命委员会“流血治疗法”的做法,获得多数加纳人的支持。加纳工会、学生会和其他社团组织发表声明,表示支持罗林斯军政府整肃军界的行动。

为了整顿经济秩序、增加国库收入和抑制物价,罗林斯军政府对加纳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严厉的压制措施,如工商企业必须立即缴付拖欠的税款,政府收缴囤积居奇的粮食和日用品,超出限价出售商品的商人被当众鞭笞和游街示众,对与官员勾结营私的企业主给予重惩。工商企业纷纷去税局交纯欠税,市场的物价开始下降,居民的生活有所改善。更为重要的是,革命委员会以身作则,一扫过去军政府领导阶层的腐败作风。

加纳民众深受长期动乱之苦,尤其痛恨军人统治,渴望恢复文官政府。因此,革命委员会和武装部队内部在是否“还政于民”的问题上出现了意见分歧。多数人主张军人应继续执政,但罗林斯为首的少数派坚持交权,宣称“革命”的目的首先必须考虑到整个民族的利益,决不是为了做官而“革命”。由于罗林斯的威望及其影响,最后革命委员会作出了尽早“还政于民”的决定,预定1979年6月18日,即政变半个月时举行大选。结果以希拉·利曼为领导人的人民民族党在大选中获胜,利曼当选为总统。

点评:

“六四政变”对加纳的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加纳继1966年2月推翻恩克鲁玛政权军事政变之后的第二个意义重大的政变。加纳武装部队的下级军官和士兵走上了政治舞台,替代了将领们的地位。加纳武装部队第一次得到整肃,扭转了加纳武装部队中的不良风气。罗林斯和其他革命委员会成员以身作则的“革命作风”,为加纳建立廉洁政府的目标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些都有利于加纳政治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加纳经济的改善。革命委员会坚持“还政于民”的承诺,使多数加纳人对少壮派军人控制的武装部队的形象有所改变,使武装部队与人民之间、特别是武装部队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组织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这些对推动加纳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国家进步事业都起了良好的作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