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国父”被杀的幕后——1975年8月孟加拉政变
21.“国父”被杀的幕后
——1975年8月孟加拉政变
穆吉布·拉赫曼,孟加拉国民族独立英雄。1971年,孟加拉国成立,拉赫曼当选为总统。但在5年之后,即1975年8月15日清晨,拉赫曼及其家属20多人,被一群年轻军官杀害,他的两个女儿因正在德国而得以幸免。当日上午,孟加拉实行军事管制,标志着以拉赫曼领导的政府宣告结束。这是一次私仇谋杀,还是一次以夺取国家最高权力为目的特别政变?随着被杀总统“亲密战友”艾哈迈德接任总统,人们似乎才大概明白了些,但对于事情的真相却一直是雾里看花。
独立英雄穆吉布·拉赫曼
穆吉布·拉赫曼,1920年出生于一个县法官的家庭,先后就读于印度加尔各答伊斯兰教学院和东巴省达卡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47年为东巴穆斯林联盟创始人之一。1949年组建人民联盟。1964年后任人民联盟总书记、主席等职务。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后,拉赫曼及其人民联盟领导了东巴(今孟加拉国)人民开展孟加拉语为国语的语言运动,60年代又提出东巴自治。1970年巴基斯坦大选,人民联盟获多数席位,但叶海亚·汗总统拒绝让人民联盟组织政府。1971年人民联盟与叶海亚·汗政府关于东巴自治问题的谈判破裂,拉赫曼以“叛国罪”被拘禁于西巴。这触发了东巴人民争取独立的运动。
1971年4月,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宣布成立,狱中的拉赫曼被选为总统。同年年底,在印度出兵帮助下,孟加拉国取得独立。1972年1月,拉赫曼从西巴回国,达卡倾城出动欢迎这位独立英雄,人民联盟的支持者称他为“国父”。
内部矛盾的激化
拉赫曼回国后,就任孟加拉国第一任总统,后改任总理。执政后,制定了孟加拉国宪法,规定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为建国四原则。实行了国有化的政策。对外奉行不结盟的政策,同印度、苏联的关系比较密切。
1975年1月修改宪法,实行总统制,他担任总统兼国防部长。同年2月,人民联盟同民族人民党、孟加拉国共产党组成农工人民联盟,实行一党政治,禁止其他政党活动。这一政策招致反对党的反对。人民对他的热情也渐渐冷淡了。
1974—1975年,孟加拉国遭受特大灾害,粮食及各种生活必需品不足,物价飞涨。与此同时,军队内部的矛盾也在与日俱增。孟军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称为“自由战士”;另一部分是解放战争时在西巴、后被遣返东巴的军官和士兵,称为“遣返派”。拉赫曼规定自由战士可加两年军龄,提前晋升军衔。这引起被遣返战士的不满。错综复杂的内部矛盾为他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血溅总统官邸
1975年8月15日凌晨,一群年轻的陆军军官发动政变,闯入曼地总统拉赫曼的官邸,在砰砰的枪声下,拉赫曼及其家属20多人倒在血泊中。与此同时,部分政府要人也惨遭杀害。当天中午,年轻军官谢里夫·哈克在孟加拉国电台宣布了政变公告:拉赫曼的独裁政府被推翻”,武装部队接管政权,前商业部长孔达卡尔·穆什塔克·艾哈迈德成为新总统。并宣布在全国实行军管。艾哈迈德本人在电台发表简短讲话,要求“所有爱好和平的国民各守职位并同新政府合作”。
当日下午,艾哈迈德宣誓就职,已表示效忠新政府的三军首脑出席就职仪式。艾哈迈德在全国广播讲话中指责“过去政府推行无耻而腐化的政策”,任人惟亲,贪污现象十分严重,政府的变更是孟加拉历史的必然。在外交上,称孟将尊重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不许外来势力对孟内政进行干涉,孟将争取同尚未与孟建交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孟发生政变后成立的新政府,立即得到巴基斯坦的承认。至8月20日,新政府已被十几个国家承认。
印度外交部在政变发生40小时后发表评论,对谢赫·穆吉布·拉赫曼之死表示悲痛。25日,艾哈迈德致函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重申遵守孟印双边条约,英迪拉·甘地表示印度愿意继续同孟加拉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8月19日,孟局势基本恢复正常,政府机关和私人企业正常工作,国内航线和水陆路交通运输恢复,对外电讯联络正常,机场对国际班机开放。
8月25日,新政府对陆军和准军事部队进行改组。齐亚·拉赫曼少将接替被调往外交部的沙菲乌拉将军任陆军参谋长。孟新政府控制了全国及军队的局势。
艾哈迈德一直是人民联盟的领导人,曾与拉赫曼并肩作战,被认为是拉赫曼的“亲密伙伴”。他担任过孟争取独立时临时政府的外交部长,独立后改任商业部长。拉赫曼被杀害后,他担任总统,任命的副总统及10名阁员均是拉赫曼内阁的成员,但他的政府已不是人民联盟的政府。孟实行军管,政党已不准合法存在。人民联盟主要领导人被杀害或逃亡,整个组织已涣散。
这场由青年军官发动的政变,宣告了人民联盟政府执政的结束。孟加拉国各界对青年军官采用血腥方式杀害总统一家持有非议,但对于因总统被杀而带来的政权更迭则表现平淡。
誓报血海深仇
穆吉布·拉赫曼被杀害一案虽进行过调查,但并未公布结果和判决。1979年,齐亚·拉赫曼总统执政时期,发布过赦免令,对参与杀害拉赫曼的军官免予起诉。人民联盟不答应,人民联盟在1977年7月被解散后,又开始恢复活动。1981年2月,拉赫曼的大女儿哈西娜当选为人民联盟主席。1983年,以纪念语言节运动为名,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组成15党联盟,要求取消军管。人民联盟在1991年2月的选举中获87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反对党,哈西娜任议会反对党领袖。1992年4月,人民联盟议员向议会提出取消赦免令法案,议会组成专门委员会审理。议案一再拖延未提交议会讨论。人民联盟多次开展运动,要求取消赦免令,审判杀害穆吉布的凶手。
点评:
被称为“国父”的独立英雄,转瞬即成为军人乱枪的冤鬼。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拉赫曼在执政期间实行独裁统治,体恤民情不够,没有处理好与军人的关系,又有可能有人民联盟中的领导人、他自己的“伙伴”觊觎总统位置,急于抢班夺权的缘故,或许还有其它的原因。然而无论是有多少原因,用政变的方式夺权会留下很多后遗症,通过选举的方式应是一条正常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