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噩梦一场——1973年2月乌拉圭政变
19.噩梦一场
——1973年2月乌拉圭政变
20世纪60年代,欧美及世界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各国社会体制处于大变动之中。在这种形势下,乌拉圭出现了经济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罢工运动此起彼伏。1971乌拉圭举行总统大选,博达维里当选。他对工人、学生等运动采取强硬政策,激起了民众的反感,于是仅在其掌权的两年后,乌拉圭即发生了文人、军人一起策划的政变,并得以成功,遂建立起来了独裁政权。然而,这次政变并没有给乌拉圭带来福祉,反而给其带来了沉痛苦难。
图帕马罗斯运动
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社会处于大转型、大变动之中。素有“南美洲瑞士”之称的乌拉圭共和国因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广大劳动者、学生和知识分子不满情绪日增,罢工、罢课和游行示威不断。由于美国政府当局赤裸裸干涉乌拉圭国内事务,各界群众对美帝国主义的抵触和不满情绪更是与日俱增。1963年7月,由原乌拉圭社会党干部劳尔·辛迪克以及其他一些激进人士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了以抗击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的古代印第安人英雄图帕克·柯马罗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游击队,形成了“图帕马罗斯运动”,开展市内打击乌拉圭军警、反对美英等外国驻乌拉圭代表的斗争。
1963年7月,全国工人、职员、学生共计30万人参加罢工斗争。1964年6月,又有50万工人、学生、职员罢工,全国几乎处于瘫痪状态。1967年,乌拉圭银行职员罢工达117天。这一年各种罢工加在一起达700次之多。
1967年12月,豪尔赫·帕切科·阿雷科刚刚出任乌总统,他对工人和学生运动采取强硬立场,于1968年6月、1969年7月两次宣布戒严,禁止劳动者争取自己权益的斗争。警察公然逮捕大学学生,政府还严令取消新闻和出版自由。更为严重的是,阿雷科还宣布社会党、共产党等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政党为非法,封闭社会党《太阳》周刊,迫使带有左倾立场的《时代报》关闭,派军队驱逐罢工工人。
乌拉圭国内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城市游击队图帕马罗斯运动于1970年数月之间先后绑架了培训乌拉圭警察部队的美国顾问唐·米却内、巴西驻蒙得维的亚领事阿卢伊济奥·迪亚斯、美国派驻乌拉圭农业部的技术员克劳德·弗利。图帕马罗斯运动要求用以上三人换取被乌拉圭政府关押的150名政治犯。乌拉圭政府态度强硬,拒不接受图帕马罗斯运动提出的要求,并且进一步大规模搜捕左派进步人士。图帕马罗斯运动又于1971年1月绑架了英国驻乌拉圭大使。由于政府仍不让步,图帕马罗斯运动不仅成功地组织109名图帕马罗斯游击队员从卡雷塔斯监狱越狱,而且处死了美国顾问唐·米却内。不久,图帕马罗斯运动将巴西领事、美国技术员和英国大使释放。图帕马罗斯运动顿时名声大震。
军队和总统一起搞政变
1971年乌拉圭举行大选。参加总统职位竞选的有红党、白党、共产党、社会党、基督教民主党以及从红党、白党中分裂出来的派别等7个团体组成的“广泛阵线”。11月28日,乌拉圭选民们投票选举总统。乌拉圭红党候选人胡安·玛丽亚·博达维里当选。
当任总统后,博达维里右派立场进一步发展。1972年4月,博达维里借口同图帕马罗斯游击队作战,宣布全国处于“内战状态”,中止宪法关于个人自由的保障。7月,又一手操纵制定“国家安全法”,对一切颠覆活动规定可以用重刑,并交由军事法庭审讯。政府采取一系列压制大、中学校学生权利的措施,同时对工会进行更为严厉的压制。军队肆无忌惮地干预国家政治生活,引起了一部分议员的反感和抗议。
1973年2月,陆军和空军借反对总统挑选的国防部长而发动军人叛乱。为了保住总统职位,博达维里同意军队出面组织国家安全委员会。6月27日,由于议会反对取消参议员埃罗的赦免权,而且还因议会准备调查军队侵犯人权的罪行,因而军队和博达维里总统一起发动政变,关闭议会,废除宪法,成立“国务委员会”。与此同时,取缔全国劳动联合会,接管蒙得维的亚大学,取缔乌拉圭共产党、社会党等12个左、中翼政党和组织,关闭反对派报纸,对其他报纸实行新闻监管。博达维里总统授权军队和警察采取“一切必需”的措施“维持秩序”。
一时间,从首都蒙得维的亚到内地城市,专横跋扈的右派军人在大街上随意抓人的事件接连发生,拷打、刑讯“政治犯”被视为“合法”,白色恐怖气氛笼罩着乌拉圭全国。
恐怖的白色统治
乌拉圭政变政权确立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乌拉圭人民,尤其是对社会各界左派和进步人士进行广泛的镇压。1973年6月底,政府宣布全国工人大会为非法。会员众多的全国工人大会立即发动了为期15天的总罢工,许多工人、大学生联合起来占领工厂和学校达两个星期之久,而且广泛阵线和白党共同组织了7月9日的群众大规模示威。针对政府独裁,乌拉圭共产党于1973年8月公开发表了同其斗争的基本策略,并有组织地开展斗争。
政变当局则于当年11月30日正式颁布法令,宣布乌拉圭共产党、乌拉圭大学生联合会和参加广泛阵线的各组织为非法,大肆逮捕其领导人和骨干分子。尤其是政变当局在1974年改组内阁时,把大量右翼军官吸收进去,并让军人接管各大型国有企业、中央银行、电力公司和电讯公司。政变军人经过缜密侦察,于1974年4月逮捕了乌拉圭共产党第一书记罗德内·阿里斯门迪及其他一批共产党干部和广泛阵线领导人。
1975年9月,军人公然逮捕蒙得维的亚大学校长及多位系主任。1976年,军事系统又逮捕了乌拉圭共产党主席、乌拉圭颇负盛名的数学家何塞·路易斯·马塞拉和广泛阵线主席、退役将军利伯尔·塞列尼。而城市游击队图帕马罗斯运动尽管在国内活动不断受到镇压,但并没有停止活动,甚至于1974年派人到法国首都巴黎,把乌拉圭驻法国兼驻英国的武官拉蒙·特拉瓦尔上校击毙。
乌拉圭政府军中各高级将领对博达维里总统的铁腕统治仍不感到满足,于1976年6月迫使其辞去总统职务。7月,国务委员会和“将军委员会”共同推举阿帕里西奥·门德斯·曼弗莱迪尼为新的总统。门德斯继承博达维里的衣钵,上台后继续实行专制统治。但迫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压力,门德斯政府于1980年开始部分政治上的松动。门德斯任满后,1981年9月由国务委员会任命的格雷戈里奥·孔拉多·阿尔瓦雷斯·阿梅利诺上将为总统,组织过渡政府,为在乌拉圭恢复立宪政体准备条件,并于1985年3月1日正式将总统绶带交给民选总统胡利奥·玛丽亚·桑吉内蒂,从而结束了为期12年的军人独裁统治。
乌拉圭1973年的政变以及以后12年的独裁政权的统治。在这期间,先后有近100万人到国外避难或流亡,大约8000人受到传讯或拷打,被长期关押的政治犯达1500人。上百人被杀害,164人“失踪”。1985年12月17日,乌拉圭共产党总书记罗德内·阿里斯门迪在党的代表会议上总结说:在军人倒行逆施的12年间,全国生产萎缩、经济混乱,大约60%的生产设备变成一堆废铁。在这期间,生活费用上涨了175倍,在号称“南美洲瑞士”的国度里,到处可见到乞丐,国家背上了60亿美元的外债,使乌拉圭人成为世界上人均负外债最高的民族之一。
点评:
1973年乌拉圭政变后,开始了为期12年的独裁统治,这对乌拉圭人民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人民饱受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摧残,生产也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人们对政治民主化的呼声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的政治民主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靠残酷压制和非人道的手段剥夺民众的自由权,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