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社交策略:提升你的社交竞争力(4)
第26章社交策略:提升你的社交竞争力(4)
平稳度过磨合期人的一生会有许多变迁。从学校到单位,从此地到彼地,从旧环境到新环境,每个人都少不了这样的经历。每有这种变迁,你都面临着一个陌生的交际空间,要涉足一个新的交际圈,要重构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段时间就是人际关系的磨合期。在这个磨合期,如果你处之不当,就会与新环境格格不入;处之得当,你就会很快融入其中。如何有效地度过人际关系的磨合期呢?
1.摆正自己的新位置。
每个人在交际中都有相应的位置,这是交际规律的反映,也是社会规范的要求。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交际位置,在交际圈中必然显得唐突、冒失、蹩脚,也会受到社会群体的责怪、怨愤、抵触、嘲弄、打击。交际关系复杂多变,交际者难以一眼看清,不易正确把握。自己在交际圈中到底处于何种地位?如何调整好自身位置?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面对新环境、新朋友,第一步你要好好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确定好以什么面孔、怎样的交际基调进入新的交际角色。某重点中学试行校长负责制,在上级的支持下从普通中学调配三名骨干教师充实师资力量。这三名教师到新单位时,都有这样的困惑:新单位是重点学校,是保持一个骨干教师的姿态呢?还是表现出调入教师的谦恭?其中的分寸不好把握。黄老师我行我素,保持本色,结果新同事嘲讽其“不知天高地厚”。束老师一改往日孤傲性格,待人唯唯诺诺,谦虚恭谨,结果不仅让人看轻他,还有人怀疑他的能力。只有张老师洞察交际环境,不动声色,妙得自然,不断调适自己的交际位置,不仅很快进入了新角色,还很快赢得了同事的尊重。摆正自己的新位置,是一个精深的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成功的。这其中需要交际悟性,需要良好的心理素养。保持平常心往往在自己的位置调适中起着突出的作用。
2.采取沉稳简约的姿态。
磨合期是一个双方逐步熟悉,互相适应,彼此认同、接受的过程。人与人的差异情形万千,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你作为一个新面孔,在进入陌生的交际领域的时候,一开始就无所顾忌、目空一切、张牙舞爪,是无法与他人磨合的。这似乎是外向性格者、青年人常有的现象,也是应该克服的问题。采取沉稳简约的交际姿态才是适宜的,有助于实现你与新环境的磨合。这是一个以静观动的方法,在你自我保留节制中,你会对新的交际环境作一个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和把握,从而有针对性有实效地实现与新环境的契合和交融。表面上看来这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更积极有效的技巧。那所重点中学专为调入的三名教师开了个欢迎会,气氛十分热烈。这所学校的老师表现出很好的素质,唱念做打、弹拉说唱,样样像模像样。热情的老师们当然不会冷落新来的教师,纷纷要他们“来一个”。黄老师坐不住了,操起乐器,亮起嗓子,摆开把式,真刀实枪地拿出了看家本领,将其才华横溢的本色表现得一览无余。张老师在这种气氛中安然地欣赏着别人的表演,在大家再三“起哄”下才慢条斯理地开始诗朗诵,刚念了四句,就躬身“谢幕”了,怎么着也不愿“出丑”了。张老师的做法恰到好处,给人一种“整坛醋不晃”的感觉,大家都对他产生了好感。
3.保持适当的距离。
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通常是表现在人际距离上的。双方关系亲密,相互间距离较近;双方关系疏冷,相互间距离较远。与新同事新朋友初处,彼此还不熟识、不了解,关系刚刚形成,距离自然是较大的。你若生硬地去与人亲近,则有违交际规律,对方不仅不会做出友好表示,还会产生反感情绪。这种适得其反的效果,会把你置于被动地位。保持适当的距离,能给对方冷静地观察你、认识你的机会。你们会在逐步熟悉和了解中,实现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你们的关系慢慢亲密了,彼此的距离就会悄然隐去。保持距离重在适当,掌握在对方认可接受的范围内,并能有效地促使双方互相吸引。束老师到了新学校一开始就想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见到每一位教职工都做出亲热的表示。有时他还装出很随意的样子,大方地到陌生老师家拿这拿那,结果把自己弄成了一个很令人讨厌的角色。黄老师则正好与束老师相反,对任何人都昂然相对,拒人于千里之外。还是张老师做得合适,把自己的热情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显得自然得当。
4.有效地实现角色转换。
变换了生活空间,人的社会角色会随之改变。若心态调整不过来,行为不能重新校正,你就无法适应新环境,左右碰壁,别人也会对你产生诸多误解和非议,你就难免成为一个与新环境格格不入的人。人是能动的,环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应主动适应新环境,没有理由要求新环境去迁就你个人。所以进行角色转换应是一种自动行为,而且尤其应在“平稳”二字上下些工夫,实现角色适时适当的成功转换,将自己完完整整、及时可靠地变成新环境中的新成员。张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在普通中学时年年高三把关,到了重点中学,情形不一样了。这里出类拔萃的教师很多,高三把关自然没有张老师的份。即使你有绝顶能耐,别人也有个认识的过程。所以张老师想得很开,不像黄老师那样去争去吵,而是要求带高一。他这一合情合理的做法,是基于对自己价值重估、角色校正的基础上的,结果他再次赢得了人们的好感。而黄老师那有欠斟酌的举动,让领导和同事产生了误解。
5.培养交际能力。
交际的最高境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吸引,难舍难分。寻求磨合途径当然要在这方面想办法。一个人在交际中形成对别人的吸引力表现为他的交际魅力。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体,包括人的形象、知识、品德、能力、语言、幽默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一个充满交际魅力的人,别人会主动亲近他、接受他、适应他,人际之间的差异、矛盾会得到有效消除,人际关系磨合会呈水到渠成之势。所以面对新环境、新朋友,主要的还是培育出自己独特的交际魅力,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利的交际环境,给自己带来一个理想的交际地位。黄老师和束老师起初的交际情况并不美妙。由于准备不足,调控失当,在新学校并没有有效打开局面,有不少教职工对他们有误解。但他俩到底是骨干教师,在一些方面颇具独到之处。比如束老师书法堪称一绝,利用业余时间为大家表演书法绝技,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这给束老师增添了不少交际光环。再如黄老师很会说笑话,别看他平日趾高气扬的样子,但他在三人一堆五人一伙中,三言两语便会把人逗得忍俊不禁。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忘了他的傲慢劲,对他渐生好感。现在束老师和黄老师都与张老师一样度过了与新同事的磨合期,成为新学校中受欢迎的教师。最近张老师还因群众关系好,业务能力强,被提拔为副校长,成为一个令人信服敬重的人。
建立私人之间的信任
我们来看麦克·汉纳是如何结交上他的克里夫兰公交公司中的一个司机的。
乘车时,为了能跟司机聊天,汉纳总喜欢坐在靠近驾驶室的地方,所以,他几乎认识公司的每位司机。
可彼得·考克斯却总是不喜欢和他说话。
一次,汉纳在游泳时不幸摔伤了。不久,他已经能在一根木棍的帮助下撑着上车了。这一次,他得到了考克斯的祝福,祝贺他不用使用两支拐杖。这就让汉纳有机会跟他聊天了。他就把他所遭遇的意外详细地告诉了考克斯。考克斯自己说,他当时的仪态“特别友爱,他讲得很详细,就像我是他的一个十分亲密的朋友一样……无论雇员的地位如何,在自己的雇员面前,他总是很轻松,说话也很随和”。
汉纳手下的员工对汉纳的人格魅力的认同使25年间公司从未发生过一次罢工风潮,并是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的主要原因。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汉纳的待人方法:汉纳以一些出人意料的信任去笼络他人。
我们明白,通常情况下,这种私人之间的信任最能激发人们的“自尊心”。这种信任可以让他人觉得他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人。此外,当我们只为使自己心境平和,就把自己的事情倾诉给他人之时,同时,我们也就使他人承担了一种责任——有时候,这还是一个让他必须去担负的责任,他得承受这种责任的考验。
因此,当我们向他人倾诉之时,当我们像汉纳一样用我们的坦诚、直爽、信任去与对方交流之时,我们就使对方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这是大人物常用的策略。
1924年,当查尔斯·道斯为了自己的竞选而去新英格兰做巡回演讲时,对于那些他不认识的新闻记者,他所做的第一步就是竭尽所能地和他们交谈。他坦率地讲了很多笑话,还有他参战时的一些可信而有趣的故事。他以这种方式让记者们明白,对于他们的评判能力,他是抱着绝对信任的态度的。
还有一个比上面的策略更为简单的,却经常被我们忽略的满足他人的自尊心的方法,那就是:向人表示自己诚挚的敬意。
劳伦斯主教有一张罗斯福总统在应用这种策略时的特写照片,同时,我们还要展示一张卡伯特·洛奇的照片以兹对照。
劳伦斯主教说:“当他们站在一起接受人们的致意之时,细心的人们就会看出他们的差别,洛奇脸上的笑容总是很勉强,他尽他那洁癖所允许的最大限度跟那些鞋匠和农夫们打着招呼,与人们‘热烈地’地握手,然后,为了修饰这样虚伪的集会,他再说几句冠冕堂皇的套话。而罗斯福却肯定会先环视一下四周,然后再走上前去,像见到了久违了的老朋友一样,与每个陌生人打着招呼。他的谈话技巧是那样的高超,使人们都以为自己就是总统经常惦念的人。”
因此,一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在愉快地回忆罗斯福那著名的特别的发音。我们经常会对那些表示出他见到我们真的特别高兴的人感到特别亲热!反之,我们也会对那些以一种冷淡而随便的态度来跟我们打招呼的人感到非常失望。
可是,我们在生活中遇见他人时,不也总是忽略向他人表达出我们的喜悦之情吗?
罗斯福却从未犯过这种错误。像他这样的大人物都是利用诚恳而热情的招呼这个简单的方法来赢得朋友的。
在自己的事业刚刚起步时,撒莫尔·夫克兰就发现了这个策略。年轻时,他做过车床工。有一次,法庭命他必须偿还4000元的债务,这让他很是惭愧。可是,一个叫希林的、与他只是点头之交的犹太衣料商却给了他一个不小的惊喜,希林主动提出替他担这笔为数不小的债务。接受了希林的帮助后,夫克兰问这位商人为何要帮助他。希林说,在艾尔土那城中,只有三四个人肯在街上和他很热情地交谈,而夫克兰就是其中之一。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满足他人自尊心的根本原则就是:表示我们对他们十分在意,对他们的事情也确实抱有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