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社交智慧:谋求好人缘的处世之道(3)
第29章社交智慧:谋求好人缘的处世之道(3)
你要耐心地对他人表示你的关切。你要让他人感觉到,你对这些事情也十分在行,同时,也很看重。你得竭尽所能地利用你所掌握的各种资料。对于那些大人物,你得事先了解他们有什么癖好,或者想办法让对方注意到你的存在。与那些从属于某个团体的人交往时,你应经常表现得对他们的民俗、信仰的尊崇,最好能参与其中,以表达你的诚意。
结交朋友要做到优势互补
在美国的硅谷,流传着这样一个“规则”:有两个mba和mit博士组成的创业团队可以说是获得风险投资人青睐的最好保证。这也许只是个捕风捉影的故事,但里面却蕴含着这样一个道理:生意合作一定要注意人才搭配,注重优势互补。
这一点在我们结交朋友时也需要注意,我们不仅要结交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要结交一些优势互补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意进行的更加顺利。这里的优势互补既是指性格,也是指才能,还是指行业。它是我们交友的一个重要原则。
人们交朋友一般都喜欢找那些性情、志趣比较相近的人,但其实这样的交往是比较狭隘的,对自己的帮助也很有限,如果你能从互补的角度出发,选择那些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而对方恰巧在这一方面有所专长的人来发展关系,那么就会使你在生意和做事上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做出更大的生意,形成“立体交叉”效应。
这里所说的立体交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从道德的角度来讲,就是不仅与那些比自己德高的人交往,也要适当与那些比较后进的人交往;从性格的角度上说,就是不仅与那些性格、意趣相近者交往,还要适当与那些性格迥异、意趣不同者交际;从专业知识的深广度来说,就是不只限于和那些同一文化层次、同一专业行当的人交往,还应发展与那些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专业行业的人的交往。这样通过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各种人物交往,尤其是那些与自己互补类型的人物交往,你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情报信息,并在各个方面对自己的生意形成帮助。
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在为自己挑选助手时,就很喜欢选择那些个性与自己完全相反的人。例如他自己常常横冲直撞、不顾小节,于是他就挑选一个深谋远虑、但是不肯轻易行动的助手;他自己是一个刚毅果敢的实干家,他的助手则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理论家;他给人的印象是温和愉快,他的助手给人的印象却是冷酷沉静;他的发言流利、圆滑,并夹杂着些许幽默,他的助手发言却是坚实犀利。
正因为他们的个性和才学互不相同,所以合作起来才能取长补短,产生惊人的力量,不仅使企业避免了许多错误决策,而且使企业的业绩扶摇直上。这位企业家深知这一点,所以经常对他这位助手说:“我此生能够遇到你这样的人才,觉得十分荣幸。因为只有你能够帮助我完成许多我无能为力的事。”
可以看出,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比如动力型、开拓型、保守型、外向型、内向型等等,而各人又有各自独特的、他人无法替代的优势和长处,以及各自的弱点和短处,只有将每个人的优势和长处根据自己做生意的实际需要合理地搭配起来,构成有机的整体,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整体组合效应。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注意多结交一些与自己优势互补的朋友。
在互补方面,你还有一类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老年人。一般来说,青年人的性格如同一匹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勇于改革而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结果常常因浮躁而改革不成,思考多于行动,议论多于果断。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你就需要找一些“忘年交”,从老年人身上去学习那些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比如坚定的志向、丰富的经验、深远的谋略和深沉的感情。而且老年人有着丰厚的人际关系资源,可以为你提供广泛的人际关系“门路”。因此,在你的人际圈子中,老年人是必不可少的。
巧妙利用名人效应
香港影视界明星成龙17岁刚出道时,当临时演员、替身、武行的价码一天只不过几十元港币;几年后跃身为主角、导演,一部戏的片酬不过一万多港币;现在他红遍国际影坛,片酬已涨至亿元港币之上。这中间万倍身价的差异,就在于名人效应。
名人身上的光环可以给人带来无形的优越感、自豪感,因此名人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有着一呼百应的作用。许多人祟尚名人,因此也就喜欢效仿名人,名人喜欢什么,他们就会喜欢什么;名人用什么,他们就会用什么。我们可以来看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李嘉诚成名之后,他特殊的身份就蕴藏着无限的商业价值,他自己就成了活广告,成了别人效法、模仿的对象。日产房车为李嘉诚参股的中泰合诚汽车公司代理经销,因此李嘉诚就用上了日产总统型房车。
香港人曾对日产车抱有偏见,认为日本只能生产皇冠、丰田、本田等廉价大众车。当李嘉诚最开始拥有这种车的时候,这种车还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是由于李嘉诚的名人广告效应,由于他用了这种日产总统型汽车,使得这种车的身价迅速倍增,许多香港富豪都改变了只钟爱欧美名车的偏好,争相购买此车,结果该车迅速由原来的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
其实从这种车的本身来看,它的质量、技术以及售后服务等各方面都没有什么改变,但是现在,李嘉诚用了这种车,这就足够了,足够让很多人喜欢它了。这就是名人效应所带来的戏剧性效果。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有崇拜名人、模仿名人的心理。追星族就喜欢模仿名人的行为穿着,以名人的喜好为喜好。平常人虽然没有追星族这么明显,但是经过适当的引导,这种心理一样会表现得十分强烈。英国王妃戴安娜生前曾带头穿平底鞋,结果英国市场上的高跟鞋就无人间津了。这种情形在生意中,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一效应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要想做生意,就不能绕过名人这一层关系。我们应该巧妙地把自己的产品和某个名人挂上钩,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扩大自己的生意。
有一次,胡雪岩在南京的丝栈里积压了几千轴丝绢,由于行情不好,就算出了手,也卖不了多少钱。正在发愁之际,胡雪岩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妙计。他给南京那些身居要职的官员,以及很有名望的乡绅,每人送一件丝织的单衣,并约好外出时一定要穿在身上。南京城里的其他官员和读书人见了,都跟着效仿起来,于是丝绢单衣很快就成了风行一时的时装,丝绢的价格也随之大涨。胡雪岩见时机已到,就派人把仓库里的丝绢都拿到市场上去卖,每轴丝竟然卖出了比以往高得多的价格。
东晋的名士谢安也玩过这种把戏。一次,有位同乡被罢了官,回乡前来向谢安辞别。言谈之中,谢安得知同乡的路费还没有着落,只有五万把蒲扇。这蒲扇既不畅销,价格也不贵,要是就这么一把把地卖,恐怕行程羁留,路费还筹不足。
谢安想了想,便向同乡要了一把,然后摇着蒲扇到处串门。于是很快,蒲扇便成了名士风度的一部分,人们纷纷学样,蒲扇也跟着畅销。同乡的五万把扇子很快都卖光了,最后顺利地回归故里。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跟风的名人效应,也是由于人们天生的一种本性:不管一个人目前的生活怎样艰难、地位怎样卑微,他的内心都有一种成为大人物,获得出名成功的希望,因此他就喜欢效仿大人物,人家喜欢什么他就喜欢什么,人家用什么他就用什么,以获得一点虚荣之心。于是名人效应也就出现了。
而我们作为生意人,一定要对这种人性中的弱点有所洞察,要善于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引导。比如你可以有意识地结交一些名人做朋友,然后在他们身上施用名人效应,靠他们的影响来做大自己的生意。这种能给你提供帮助的名人,正是你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