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开业前的布置 - 杨三明的飞扬人生 - 我在庄里种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8章开业前的布置

一晃又是一个多星期过去,店铺的装修也已经基本上告一段落。杨三明和李学渊带着家具厂的人,开着一辆大货车来到总店的门店前。

下车后,李学渊拍拍手掌,看了一眼三位卸货员,笑着说,“麻烦几位大哥帮忙了,这是最后一家,待会弄好后,我们老板请大家去前面的酒楼吃饭。”

“那就谢谢老板了!”

带头那人点点头,便叫另外两人开始卸货,自己跟着已经提前过来的张婉等人去看摆座椅的地方去了。

“三明!”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声响,扭头一看,曹仪声曹叔正从一辆丰田海狮大面包下来,后边跟着曹固。

“曹叔,你怎么来了?”杨三明欣喜的问道。

“我说你这臭小子,店装修都弄好了,要不是曹固说今天要给你送餐具,我还一直蒙在鼓里呢!”曹仪声一边回身把小孙女抱下车一边说道。

“呵呵……”杨三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解释到,“我不是准备等开业的时候再通知您吗?省的您跟着操心。”

“在这站着干什么呢?曹叔,先别说这些了,走,进去看看店铺怎么样!”李学渊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打断曹仪声的话后,一伸手,邀请大家进店。

曹固从开始到现在,就一直在观察左右的环境,这会儿也说道,“走,进去看看。”

一行人在李学渊的带领下走进了这家还没有开张的门店内。

“哇,明叔,你这装修的实在是太漂亮了!”曹固家小姑娘看着门店内的装修赞叹道。

“这装修的确不错。”曹仪声也跟着赞叹道。

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一个收银台跟水吧的结合体,左边是收银台,右边是用来制作果汁、水果拼盘的地方,紧挨着吧台的是玻璃制作的展架,是用来摆放食材样品,展架后面紧挨着的是一个用巨大玻璃围起来的厨房。整个布局成l型,对用餐区域形成了半包围,顾客点菜、结账都很方便不说,还能亲眼看着自己点的食材的加工过程,但又因为玻璃密封的原因,不会将厨房的味道传到餐厅来。

“三明,你这个后厨为什么不用木板隔起来?不怕有人偷师么?”曹固好奇的指着后面的烘培室,因为是玻璃制作的外墙,所以内部一览无余。

“曹叔,这个是为了让顾客放心,我们的食材制作,都是在人们眼底下进行的,不会有一丝一毫的不卫生。至于偷师,烤鱼这些东西主要是食材质量和调料配方,鱼是我们自己养的,调料当然是晚上的时候我们自己弄了。再说,不是厨师的人,烤鱼的手法也不是看一两遍就能学会的了,厨师的话那就不用学了,谁还不会呀。”杨三明解释到。

“哦哦,是这样啊。”

曹固也没有太在意,毕竟是隔行如隔山,餐饮制作这些东西看来是不像他们制瓷人,更看重手艺和工序。

还没等杨三明等人参观完厨房,之前卸货的三人从楼上走下来,他们已经把桌椅摆放完毕了,看到三明说,“老板,桌椅我们都按要求摆上去了。”

“那个几位不好意思,我这来客人了,中午就没办法请你们了。这是二百块钱,你们去前面对付的看着吃点,不好意思啊。”

“那就谢谢老板了。”三人高兴的接过二百块,要知道这二百块相当于他们两天的工资呢。

目睹着这一切的曹仪声,见三人出门后,点了点头的说,“不错,为人爽朗,办事大方,不因人就区别对待,三明,坚持下去,你迟早会一飞冲天的。”

杨三明让张婉把楼下的玻璃门锁好,一行人来到楼上。

带着几人接着在二楼四处逛了一圈,发现这一百平米左右的二楼,居然被杨三明隔出来做了五个包间,以及外面零散的隔间座位。

待几人坐下,杨三明问道,“曹叔、大哥,我们的装修怎么样。”

让杨三明没想到的是,第一个开口的居然是曹固,他说,“店面装修的很有风格,,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是一个有格调的地方。”

“我从有开店想法的时候,就已经和李学渊把这一片摸透了,这块的店面,基本上除了卖高档服装手表,金银首饰外,其余的店铺基本上都比较倾向于平民化,也就是卖货的价格不高。这附近的居民区虽然有不少,但真正多的还是写字楼。所以我们计划一楼主要做来往游玩购物的年轻夫妻、学生情侣生意,二楼主要就针对年轻白领和高校学生,对于这些在公司当白领的小资来说,我们这样一个装修高档,又注重私密性,是他们下班聚会的时候最佳场所。”杨三明也一股脑的将店铺未来的基本发展方向说了出来。

当然最主要的是从1992年首长南巡开始,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状态,人们的生活和想法不在是以往填饱肚子就行了。精神上的娱乐,或者说适当的放松一下,奢侈一下,也是往后人们对于工作压力下的降压方式。从一开始杨三明对于烤鱼铺的定位就是平价精品店,主打小型聚餐和年轻家庭、情侣消费。

杨三明看似信心满满,实际上也是有点担忧,毕竟这里的价格还是稍有偏高的,对于一些工资较低的人们而言,就比较奢侈了,最起码以前的杨三明消费不起。

送曹仪声几人离开后,杨三明回来就问张海生道,“张哥,之前招聘的那几个厨师都去参加培训了吗?”

“早就去了,他们每天早上过去培训,已经好几天了。”张海生点点头,“不就是考个鱼吗,这还需要培训的?海边出来的谁不会啊。”

见此杨三明摇了摇脑袋,说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是你,你想给你妈买件衣服,去问了价格,你的钱不够没有买,那个售卖的人赶你出去,你是不是觉得特别的丢脸。”

“肯定的了,这多丢脸啊,被人当场赶走。”

“对呀,一样的道理,你赶走别人,也会让别人丢脸。那你有钱了还会去这家店买衣服吗?”

“我又不是傻……”话说到这,张海生才恍然过来,“原来是这样啊。”

“所以啊,我才让你通知那些人,过去培训一下。以免到时候有员工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亦或者像你这样直接赶人出门,那我们店还怎么继续开下去?”杨三明点评了一下,为了避免张海生尴尬,又接着问道:“咱们那些传单发的怎么样了?”

“你放心,之前我带着那几个员工去发传单,附近这条街所有的大厦小区我都发了一圈!”张海生保证道。

“关键是在这条街发传单还不够,最好是整个京城的年轻人都知道才好。对了李哥,报社接受广告么?”杨三明突然想李学渊问道。

“报纸?”李学渊重复了一句说,“当然可以登广告了,我估计京城的报纸除了党报和内参,就没有不登广告的。”

“哦哦。”杨三明点点头,忽然想到什么又问,“你知道现在哪家报纸卖的比较好,尤其是老百姓最喜欢。”

“晚报,销量第一,人们下班的时候都喜欢买一份晚报,即休闲,又解压。”李学渊不假思索的说到,接着又疑惑的问道:“这个时候登报纸的话,还来的及吗,我们后天清早就要开业了。”

“来不及吗?”杨三明若有所思的嘀咕了一句,“这样你给陶经理打个电话说一下,看看她有什么办法吗,顺便再约一下开业彩排时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