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销路 - 杨三明的飞扬人生 - 我在庄里种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7章销路

杨三明起床洗漱后,照例先在院里打了两遍拳,然后来到公司和张旭一块吃早饭。等人来的差不多了,两人就兵分两路出发了,张旭带人去大棚熟悉环境、分配工作;杨三明找张村长带着去邀请那些村委们。

等杨三明回来发现院门口已经挂上了一块‘三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牌子,只有杨三明新雇的食堂大师傅张大妈在院子里,告诉杨三明张旭他们还没回来。

当杨三明开着车来到大棚地的时候,发现在大棚入口处和鱼塘旁边,分别立着两块牌子,写着‘三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和‘三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渔业生产基地’,让杨三明看着很有成就感。

等张旭刚给工人们开完会,工人们闹哄哄的走了,杨三明接上张旭就开车回去了。院子里许文厚带着自家小子正在院里盘灶,两人和他打了个招呼,就进了办公室。核对了一下最近的工作事项,对了一下账,主要是最近杨三明不在,张旭买的一些工具、种子和办公用品的花费,因为还没有招财务,所以暂时由杨三明兼任。

等对完账,时间也不早了,人们也陆续的来的差不多了,正坐在桌子前聊天。许文厚爷俩也开始忙着炒菜上菜,此时桌子上已经摆了几道菜。

杨三明来到张村长和村委们那桌,倒了一杯酒站起来说;“今天是咱们公司正式开业的时候,我先大家一杯,感谢大伙都能过来捧场。”

说完,一口喝下了杯中的酒,然后倒满,接着说:“第二杯,敬各位村委门一杯,感谢大家对我们公司的帮助,今后还需大家多多支持。”

再一次将酒杯倒满后,说:“敬各位新同事,欢迎大家加入我们这个团队,今后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致富。”

“杨总,好样的,跟着你总错不了!”

“杨总能来咱们村。。。。。”

“……”

杨三明这三杯酒赢得了一帮人的好感,说什么的都有,乱哄哄的一大片,所有人都喝了一杯酒,这时场面开始热闹了起来,大家开始吃菜,接着互相敬酒。

杨三明带着张旭每个桌子敬了一杯酒,然后有人开始向杨三明敬酒,杨三明也是来者不拒,酒到杯干。在农村这个地方,喝酒可不能耍滑,让人发现会认为你看不起人,而杨三明想要在这里把大棚经营好,绝对离不开村里人的支持。

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等把大家送走,杨三明坐在椅子上双眼都有些睁不开了,索性也没有回家,直接就在办公室的床上睡了。

喝过开工酒后,张旭就领着人忙开了,事实证明杨三明找张旭来绝对是正确的。张旭除了将大棚和工人分成了四组,分别认命了小组长外,还将那杨三明留着机动地8个小棚拿出来两个做了专门的育苗棚,先集中人力将育苗棚给整好了,需要提前育苗的种子都播种了,才按照之前的分工开始整理那二十个大棚,工作安排的积极有序。有了张旭的主持,杨三明彻底的清闲了下来,每天除了练拳、看书,就是协助张大妈搞后勤,偶尔进空间里和阿福聊聊天,日子过得轻松暇意。

这天杨三明正在和盖完了活动房的王晓江商量打井和挖池塘的事情,看见张旭走了过来,于是拉着张旭一块拿主意。最后决定新鱼塘不和旧鱼塘直接开通,中间修一条水渠联通,这样以后要是多样化养殖的话也容易隔开,另外还要在鱼塘外围拉一圈隔离网。

“旭子,你找我有事吧?”王晓江走后,杨三明张口问道。

“地都种的差不多了,剩下一部分就等菜苗长好了移栽了,一切顺利的话,45天左右就有菜可以上市了,60天左右我们的菜棚就进入了盛产期,卖菜的渠道你联系的怎么样了?咱们的菜种的太杂,可不象别人就一两种,一般的菜老板估计不收,这个最好提前联系买家。”张旭问道。

杨三明想都没想直接回道:“明天,明天我就去京城联系销路,你放心,咱们的菜都是没有上化肥的有机蔬菜,根本就不是冲着菜贩子去的,你照看好家里的这些东西就行了,卖菜就不用你操心了”。

说着话,杨三明想起了昨天晚上从空间拿出来的肥料,于是又对张旭说道:“忘了,我在办公室里放了两个塑料桶,里边是我联系人买的水溶性生物有机肥料,你回头去取一下,浇地的时候掺上一些,注意每一公升肥料配两吨水,七到十天施一次”。

张旭听杨三明有主意,也就放心了,笑着说道:“我知道了,我也是农村种地的出身,什么时候追肥还是知道的,实在不行我就去找镇上农业站的技术员过来指导一下。”

临走的时候,又对杨三明说:“你明天进城方便的话,回来的时候买一个那种食堂用的电热水器,工人们干活的时候喝点水也方便,省得还要从家里带。”

杨三明一听有理,笑着说道:“行啊,这都想的到?是不是就是车站饮水房里的那种?”

张旭听了,瞪了杨三明一眼:“想让人用心干活,后勤就要搞好了,再说来回取水也浪费时间不是。赶快联系卖你的菜吧,别到时候砸在手里,那咱们可就完蛋了!”

杨三明哈哈笑道:“没事,我准备去京城先联系一下超市,实在不行咱们就去菜市场租几个摊子卖,现在人们这么喜欢天然食品,我就不信卖不出去!”

杨三明对于自己的菜是信心满满,觉得一天卖出去三千斤菜,那真是小意思,结果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第二天,开着面包车进了京城,先去拜访了几家有名的超市,结果因为没人引荐,连人家主管的经理都没见着。后来好容易有个农产品超市的老总愿意和杨三明谈谈,结果对方先是把杨三明晾在办公室外半个多小时,谈的时候,对方也提出了很多苛刻的条件,按照对方的条件,杨三明基本就是白干了,就这对方还摆出一副施舍的表情,好像是杨三明占了他多大的便宜似的。

后来,没办法,杨三明又给李学渊打了电话求助,结果李学渊倒是真办事,当即领着杨三明拜访了几家饭店的老板。可这些饭店不是有固定供货渠道不愿意随便换渠道,就是要的量很少,真要做起来,卖菜的钱还不够送菜的油钱。后来有一个叫杨红兵的老板,据说和李学渊他们是发小,听说杨三明是曹固的小兄弟,人家才点拨了杨三明一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