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三
牛腊场人对二爷的感情很复杂,他这一生劣迹斑斑,轰轰烈烈,令人侧目的事没少干,但不乏可圈可点叫人心存敬畏之处,怎么说都是这地面上的一个人物,走到哪里都没人敢小视。
三牛生性风流,除正室外还娶了七个老婆,两个不下蛋,其余的给他生了九个儿子和一大堆女儿。大家庭免不了明争暗斗,以强凌弱,二爷生母出身寒微,胆小怕事,在家中只有受气的份儿。三牛又是个百事不管的人,父亲不理他,母亲又管不了,二爷像个野孩子,虽进了几年学堂,却连老师姓甚名谁都没记住,整天和一帮狐朋狗党走街串巷惹是生非,甚至把人家的耕牛偷走卖掉作为赌资。骂他,不应;打他,不哭。三牛拿他没法,有人找上门就赔钱了事。十六岁时,二爷竟把圩场上一个小寡妇搞大了肚子,汹汹人言下,小寡妇跳了河。这下动了众怒,牛腊场容不得这害群之马了,三牛只得把他送到山里一门远房亲戚家暂避。谁知二爷竟像只盛年公猪,走到哪里都下种,这回遭殃的是那亲戚家的女儿。生米煮成熟饭了,姑娘的父亲只得求三牛让二爷娶了她。三牛也无奈,这混球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人都不知跑哪去了,怎个娶法?最后还是花了一笔钱摆平此事,只是苦了那姑娘了。
二爷在牛腊场臭名远扬,但若说没人说句好话也不真。他虽混,但生性仗义,颇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气。他慷慨,视金钱为粪土,有凄惨人求他,总会倾囊相赠解人危厄。牛腊场得了二爷好处的人不少,乡下人纯朴,总是记着二爷的好,忘了二爷的恶。三牛看在眼里,喜忧都不是,弄不清自己究竟养了个什么东西。
成就二爷一世英名的是日本鬼子。二爷如何威武神勇,手刃七凶,取头当球踢,牛腊场人至今仍津津乐道。不是吹牛的,二爷杀日本鬼子的事如假包换。光复后,当地政府还特地在牛腊场开庆祝大会要给二爷授匾,临了却不见二爷的踪影。原来他喝醉了躺在山上呼呼大睡。此时三牛已病逝,二爷的称谓从此叫响。
二爷母子在家中没地位,三牛率家人避难时就留下他们守宅。牛腊场没有设防,日本兵如入无人之境,烧杀奸淫,尽逞兽性。老宅在劫难逃,母亲也葬身火海。二爷侥幸逃出上山加入了抗日队伍,从此性格大变,本来咋咋呼呼爱说爱玩的一个人,自此却阴郁如坟山,整天黑着脸,比哑巴还无言。他特立独行神出鬼没,谁也管不了他。最后干脆脱离了队伍,孤魂野鬼般来去无踪,专寻日本人索命。据说先后有九个日本兵死在二爷刀下,脑袋被割下,尸体劈成好几块。最疯狂的壮举是大白天,二爷走在县城的街上,从一个袋子里倒出两颗血淋淋的人头,一脚一颗,踢得满街滚。行人惊叫奔逃,一忽儿大街上空荡荡的不见人影。饱受残害的民众奔走相告,拍手称快。保土惩凶,威震敌胆,二爷的英名传遍五乡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