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 江心无岛 - 孙春平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江心无岛 >

第3节

第3节

楚强说……那个厂不死不活的,有了今天,还不知道明天谁说了算呢!

于九成和梁小诺到楚家的时候,已是人夜时分。敲开了房门,先就雀儿似的飞扑过来两个欢快的女孩子,般大般小的,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年纪,也分不出谁是姐谁是妹。两个姐妹你拖胳膊她拉手,又搂又抱的,一片声地叫着,小诺姐,怎么好长日子不见你来家里玩一玩,是不是有了姐夫就把我们给忘啦?梁小诺忙使眼色,说哪能呢,这些天我实在是忙。看,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一位客人呢。那两姐妹这才注意到在门外昏黑的楼道里还站着一个正笑望着她们的小伙子,彼此一吐舌头,又都嘻嘻哈哈地笑成了一团。

在楚强和妻子疑疑惑惑的目光注视,梁小诺以宾代主地将于九成让进客厅,这才介绍说:

他叫于九成,若从我姥姥那儿论,也该叫你们—位长辈表叔表婶的。

于九成便恭恭敬敬地冲着楚强两日子微鞠了一躬,说表叔,表婶。

梁小诺再介绍那两个女孩子:

这姐俩,姐叫雪黎,妹叫雪虹。可能你一时半晌也分不出她们谁大谁小,双胞胎似的,常闹得我也眼花呢。今天算作认识了,以后再慢慢加以区别吧。

于九成忙又示意二位表妹好。

两个女孩子便又捂着嘴巴窃窃地笑。

楚强问听小诺这么一介绍,反把我弄得更糊涂了。是怎样的一门表亲呢?

梁小诺说九成哥的爷爷和我姥姥是亲兄妹,一门并不算远的亲戚,只是以前走动得少,就觉生分了。

楚强想了想,问是不是你们家在吉岗县城里办了一个运输公司?

于九成说是。

楚强又问于家的运输公司这几年可是很红火很有些名气呢,乡下农民带头富起来的典型嘛。是你在当老板?

于九成笑笑说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是我爸爸在张罗着,我在家里只是帮我爸爸干些跑腿学舌的零杂事。

你爸爸是叫于勇吧?

难得表叔记得这么清楚。

楚强点点头,说听我老母亲和舅母,哦,也就是你的姑奶奶吧,时常提起来。我也是几次动过念头,要去拜访拜访你父亲,只是事一忙,也就顾不过来了。你爸爸还好吧?

于九成口里应着好,便不失时机地打开随身带着的一只很高级的手提编织袋,拿出两瓶茅台酒,又拿出两条大中华香烟,还有两听咖啡两筒茶叶,放在茶几上,说:

早知道城里还有表叔表婶这门亲戚。要怪,只能怪我这当晚辈的腿懒,也不懂礼节。这点东西,就略表心意吧。

这几样东西,放在一起就值个一两千元,一码高档货,显显赫赫的,已不是寻常的四彩礼。楚强忙推辞说:

哎哟,既是正经亲戚,来家串串门就很好了,还拿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呢。快装回去,给你爸爸用吧。

于九成说我是晚辈,初次来看表叔表婶,理应有点表示。表叔这么客气,就让我往后不好意思再进这个门了。

这是份受之过重,却之不恭的见面礼。可话既已说到这个份儿上,楚强也不好再谢绝,只好笑着说,你这孩子,还说我客气,你已经让我和你表婶感到心里不安了。

梁小诺看寒暄的导言已到了火候,该进人文章的正题了,便站起身,对两姐妹说:

雪黎,雪虹,咱们到你们的闺房去唠唠体己嗑。九成哥今天来,跟表叔还有别的事,咱们就不打扰了,好不好?

三姐妹便进了独属于她们的世界。进了屋,那个个子高些的妹妹雪虹就急拉住小诺,附在耳边说:

小诺姐,我看你跟这个表哥倒是挺亲热挺般配的,是不是有了别的想法呀?

姐妲雪黎忙使眼色,责怪道雪虹,不许瞎说!

小诺掩死了门,回身就用两手捏住了雪虹腮帮上的肉,恨恨地笑骂你个死了头,再胡说八道,看我不撕烂了你的嘴!

三个人立刻嘻嘻哈哈地滚在了一起。

笑声传到客厅黾,楚强妻起身笑道这姐仨,到了一起就是又笑又闹,亲热得没够。你们爷俩先唠着,我去给你们沏茶。

于九成说亲戚们常在一起多好,少了多少愁心事。

于九成和小诺一进门,楚强便猜知二人必有事情,况且又带来如此贵重的礼物。刚才听小诺一说,心里更有了些底数。看来真如戏文里唱的那样,不管表亲多得数清还是数不清,登门的关键是在有没有大事这些日子来家或到厂里找他的人多是为了工厂租赁承包的事,莫不是这个富亲戚也要插上一脚?心里这般想着,他便说:

既是亲戚,你就别客气,有什么事尽管说,我若能帮上什么忙,自会全力以赴。就是力不从心,也许还能帮你出出主意。

于九成说表叔这么说,我心里先就有了七成底。这件事,表叔一语成鼎,定是能助我一臂之力的。

楚强说我不过当了一个一二百人小厂的厂长,那个厂又不死不活的,有了今天,还不知道明天谁说了算呢。

于九成说我听说您的那个厂,最近要有点大动作?楚强说什么大动作,总是亏损,也就得想个让它活起来的招法。报纸上登了的,是不是你和你爸也想介入?

于九成笑了表叔看有没有这种可能?

楚强做沉思状,说办企业不比做寻常买卖,必须占住两条,一是有足够的资金,二要有管理的能力,缺了哪一条,都好比一个人缺了一条腿,别说难向前走动,还要摔大跟头的。后一条,咱先不说,可头一条,我只知你们于家这些年挺发挺顺,但是不是已有了足够的办厂资金,我可不敢胡乱猜测呀。

于九成忙说想进城办厂,我和我父亲也不是这两天脑袋一热就想人非非了,应该说早有了准备。我们家里大大小小的汽车有几十辆,还有一个汽车修配厂和一处粮油加工厂,这些年都还有些效益,银行里也存了一些钱,如果以我们的现有资产做抵押,凭着我们跟银行的交情和信誉,我估计再贷三五百万款子,问题不会很大。

楚强颔首笑道果然是私营企业家,说出话来气魄不小。凭我的那个厂子,眼下就是想跟银行贷个十万八万的,都比登天还难。哦,不说这个了,资金是硬件,管理就是软件了。你看,你们父子俩要是管理一家工厂,还有这个能力吧?

于九成笑着说我们爷俩都是庄稼人出身,讲管理当然是两眼一抹黑,不行。可眼下咱不是放着现成的管理专家吗?

是谁?

表叔要是市里一时没作重要安排,或者另有重用,表叔在百忙中只是稍稍为我们分一点心,帮我们掌掌舵,出出点子,用眼下时髦的话说,就叫给我们当当顾问什么的,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楚强心里别别一跳,这也正是他近些日子最感愁心的一个问题。五十岁刚傍边儿,自己管理的那家工厂要是交出去,怕是上级再布安排,也只是个看家护院只待退休的名誉角色,败军之将,何谈重用?弄得不好,兴许就跟那些离岗放长假的职工一样,每月只拿点生活补助,连个囫囵肚子都难保证呢。那些放长假的职工或有一门技术,或有一把子力气,还能打打短工,蹬蹬三轮车,可自己能干什么呢?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蹲蹲市场去托小菜贩子,且不说能不能吃得那份辛苦有那般算计,怕是这张老脸就不知该往哪儿放了。这个于九成真似知他的心一般,若能有那么一个顾问的虚位,风吹不着,雨晒不着,无风无险,轻轻松松,稳拿着一份收人,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件美事?

这般想着,楚强却虚以客气地摆手道:

嗯,不行不行,你们还是另清高明吧。我要是真有那份能耐,何苦把这么一家小厂搞得不死不活。

于九成说小侄说句冒昧的话,表叔的自我批评就有点不实事求是了。现在社会上亏损的国营企业也不是仅您的这家铸造厂一家,大大小小的,海了去了,哪里就是厂长经埋们都不精明不称职?说到底,其实还是个体制问题。美其名日效益承包啊,风险共担啊,市场竞争啊,可公公私不私的,谁又真正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心上?说是竞争,体制若是不变,不过是左腰包的钱到了右腰包,赔了都是国家的,赚了可就得往个人腰包里揣了。依我看,眼下这几年,倒是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模式的弊端都充分调动利用起来了,国营企业要是不赔倒是怪事了。倒是有那么一些厂子还有着一时的红火,可要是细分析,几乎都是占了某一时期价格或政策调整上的便宜。还有一些厂矿从账本上看还算不错,可一旦厂长或经理调换了,新官上任,潜亏也就立刻暴露了出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南方的一些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什么发展得那么快,归根结底还是个体制上的优势,赚了的求大发展,赔狠了的只好跳楼,他无所依赖,当然一时一刻也就不敢掉以轻心。比如我老爸,六十来岁的人了,天天半夜三更的还得到停车场亲自查查夜,他不走两趟,就睡不着觉。表叔是过来人,您说国营企业里能有这种事业心责任心的干部吗?所以我说,体制上不来个重大转换,纵是厂长经理们是神仙,长了三头六臂,有撑破天的本事,怕是也难搞得好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