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男——津门普斯卡什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张亚男——津门普斯卡什

※张亚男

——津门普斯卡什

张亚男驰骋球场十余年,经历了天津足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辉煌,上演过诸多闪光耀眼的精彩时刻:天津队1960年夺得“双料”冠军、1965年捧得全运会金牌,都少不了他作为主力而荣立的功劳。转入执教事业,他带出过优秀人才,又遭遇过降级噩运。晚年他与死神擦肩而过,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年逾八旬的张亚男,足球人生五味杂陈,饱尝酸甜苦辣。

张亚男

校园头号球星

张亚男在老球迷中名气很大。1937年出生的他是位十分优秀的内锋,后期改踢前卫。他曾回忆,1951年开始见识足球,天津有一场华北队对火车头队的比赛,华北队2∶0获胜。他看了这场球,被足球场上的激烈拼争深深吸引,和同学凑钱买了足球,尽兴踢了起来。张亚男进入十八中学后,恰逢冯以理老师把全校的足球运动搞得热火朝天,他头脑聪慧、技术出众,深受冯先生器重,在校队穿10号球衣,被委以队长之责。他还和哥哥张铁男自发组织了汇光足球队,哥俩打双内锋,相得益彰。张亚男成为学校足球队的领军人物、头号球星。

1956年老教练李朝贵组建天津青年队,张亚男入选,后来又进入以邵先凯率领的国家白队为班底组建的天津队。有了两位名帅的调教,加上他练球达到痴迷程度,他的技艺突飞猛进,练就了最难掌握的正足背传球、射门的绝技。

崇拜普斯卡什

张亚男家境殷实,20世纪50年代父辈就订阅了外文画报。当年匈牙利队因讲究配合以7:1大胜雄踞世界足坛的英格兰队而誉满全球。画报上的匈牙利球星普斯卡什是张亚男十分崇拜的偶像,以他为榜样,张亚男决心也踢出光芒四射的足球。果然,张亚男迅速成为天津队中的优秀得分手。时年,天津足球成绩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亚男随队获得了1960年全国联赛和锦标赛冠军,1965年再夺第二届全运会冠军。在这届全运会与上海队的比赛中,天津队只需打平对手即可夺魁。然而,上半场天津队竟已0∶2落后。下半场天津队死磕对手,先是沈福儒左路下底传中,张亚男突入禁区一脚劲射破门,打破僵局。上海队攻入一球,然而不久上海队自摆乌龙,比分2∶2。当上海队又攻破天津队球门后,终场前孙霞丰门前建功,双方战成3∶3。

西欧驻华使馆足球联队对阵天津市“海河”足球队10号张亚男

20世纪60年代初,张亚男就有了“津门普斯卡什”的绰号。他笑道:“这个绰号是我恩师冯以理先生起的,我都没进脑子里去。那会儿天津队有老白队的基础,严德俊他们还都在队里,双冠应是大家的功劳。”1963年,张亚男被评为全国优秀射手。

执教经历沉浮

正当事业达到巅峰之时,“文革”开始了,张亚男并没有下放工厂,在体工大队伙房工作了几年,至20世纪70年代带过天津青年队和天津体校队伍。1985年,国际足联第一届世界16岁以下少年锦标赛(柯达杯赛)在中国举行。备战期间,主帅高丰文组建教练班子时,力荐他的好朋友张亚男。这届比赛在7月底开幕,张亚男、肖笃寅和刘光标辅佐高丰文,率队于7月初来到天津,借红桥体育场训练、食宿。全队住在看台下的宿舍里,没有空调,个个挥汗如雨,顶着烈日冒着高温每日三练。张亚男更是以不懈追求、一丝不苟的精神,带领队员苦练技术和战术配合。这届中国少年队拥有谢育新、曹限东、孙博伟、涂胜桥、冯志刚、毕胜、李忠等全国精英,在世界大赛中不负众望,以小组第一名闯入八强。高丰文的教练组得到中国足协的嘉奖,张亚男的教练生涯又上了一个台阶。

张亚男(左一)随队访问越南时的留影

1989年,张亚男迎来首次执教一线队的机遇。当年天津队在甲级联赛中处于保级境遇,临危受命的张亚男深知困难重重,仍然接过教鞭。他和领队张大樵、助理教练陈金刚、张贵来率领施连志、段举、山春季、霍建廷、王俊、韩金铭、高玉勇等苦苦奋争,然而积重难返,天津队最终还是降级。随后张亚男又担任了一年领队后黯然离去。

难言足球人口

张亚男的执教生涯并没有终止。他重返天津市体校,再次投入青训事业,一如既往的严格管理作风,始终如一的精雕细琢风格,终于带出众多可塑之才,孙建军、高飞、梁宇、田玉来、马云岭等人,都是20世纪90年代职业化开始后天津的第一批球员。

在执教市体校以后,张亚男先后执教过母校十八中学的汇文米盖尔足球学校、天津师范大学足球队,参加各类比赛和全国大学生比赛。那年他带领米盖尔足球小女足队前往美国达拉斯访问比赛,给他留下了难言的记忆。他说:“我们的小队输给了对手十几个甚至二十个球,我问足协主席他们的足球人口有多少,回答是达拉斯的一个区的总人口有28万,在足协注册的女足青少年运动员有5000多人。咱们天津总人口1000多万,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只有2000多人。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美国女足成绩越来越好,我们中国女足每况愈下了!”

张亚男感叹道:“我对足球寒了心。一是我们踢了一辈子球,至今别说世界,连亚洲最高水平都达不到;二是中国足球现在还很红火,是足球爱好者、球迷托着,我们干这一行的人实际上没有起到托起中国足球的作用。”他又提高了嗓音说:“现在的中国足球我不看,太对不起观众,太对不起托起中国足球的人了!”

与死神擦肩而过

张亚男和爱人乔维骃青梅竹马,两人是小学同学,机缘巧合,高中毕业后在同学聚会上再度相逢。乔维骃喜爱文艺、体育,尤其崇拜运动员,于是便有了二人的美满姻缘。后来张亚男在天津踢出名堂,乔维骃则成了津门著名的外科医生,二人都是事业型,相濡以沫至今。“我印象特别深,当时体工大队颁发给我一个‘优秀家属’奖,亚男不让我去领奖,后来我还是去了,还得了一条毯子。”乔维骃回忆起来是满满的甜蜜。

张亚男工作照

如今张亚男能享受生活要记老妻乔维骃大功一件。两年前也就是他78岁那年,一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至今让她心有余悸:“当时他儿子的同学在曹妃甸开了个高尔夫球场,让他去打。本来儿子安排上午休息下午下场,可他说早点吃多了就要下场地。当时他特别兴奋,第一下打完,第二下就倒下了。送到医院做ct,结果是房颤伴有脑梗。当时已经没有自主呼吸了,我感觉人不行了,不过我没有掉一滴眼泪,想下一步怎么办。我告诉儿子你爸不能死在这里,一定要回家。后来第四天他有了自主呼吸,我们又在曹妃甸医院住了三周,回到天津继续治疗,慢慢才恢复到现在的状况。”年轻时乔维骃忙事业,现在她基本上成了张亚男的私人护工,精心照料,无微不至。耄耋老人精神矍铄,令人羡慕张亚男有如此相伴相爱的老伴。

建言青训培育

对中国足球寒了心,可是说起青训的发展方向,张亚男还是有很多话想说:“我认为中国足球的青训按现在这路子发展还是没戏。我有个想法,就是体育总局应该把青少年培养责任交给教育部,由教育部在学校里开展,体育总局一定要放弃青训这块。现在的青训工作,体育总局、教育部、俱乐部都管,但又难以调和,都想到学校去挖资源。说到底就是需要管理者敢于担当,不仅需要体育老师努力,还需要每个学校的校长重视起来、管理起来,要把钱花在点儿上。”

张亚男还建言中国足球应该有效利用退役运动员这一资源,到学校去培养青少年。“咱们青少年培养的科学性太差,小孩儿一开始适合从事什么运动,在国外都能看出来,可是国内就不行,还停留在教练用眼看的阶段,没有一个科学的指标。”在他看来,只有理顺青训关系,提升青训管理水平,同时不影响文化课学习,中国足球的未来才会有希望。“希望我们这辈人没有完成的心愿和目标,中国足球的后来人能接班完成。”

张亚男(中间)与征战“柯达杯”的中国少年队队员在长城合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