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其泰——球员·执帅·教授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沈其泰——球员·执帅·教授

※沈其泰

——球员·执帅·教授

沈其泰是1980年天津队夺得全国冠军的功臣之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天津队鼎盛时期的主力中卫,他与王广泰、齐玉波、高俊亭组成的后卫线,在比赛中令各路对手难以撼动,给广大球迷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1980年随天津队获得甲级联赛冠军时的沈其泰

沈其泰并不是足球科班出身。当年耀华中学在民园体育场开运动会,初中生沈其泰获得100米跑第一名,在那里训练的足球队教练田桂义发现了这个苗子,将他推荐给民园体育场足球教练张玉良训练。后来经过崔光礼教练速度测试,1972年,沈其泰被天津青年队录取,从此开始了足球人生。那时青年队一天三练,因为非足球科班出身,为了弥补基本技术的不足,沈其泰笨鸟先飞,经常自觉加班加点苦练基本功。在队里他尝试过踢边后卫,也踢过中后卫,由于有身高,最后确定踢中后卫。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1975年7月沈其泰正式进入天津队。他说:“非常感谢我在青年队的恩师李朝贵、邓雪昌、崔光礼教练,他们是中国赫赫有名的教练,是他们发现并培养了我。”

从进入天津队直到1983年退役,沈其泰除非有伤病,否则他都是特点鲜明的铁定主力。他的身体素质甚好,速度快、移动快、爆发力强、拼抢凶狠,1.81米的身高又有高空优势。当时他和王广泰任中卫,高俊亭、齐玉波为边卫,四人组成的后卫线在全国各队中是超强的,对手很难攻破天津队的防线。天津队征战南北,战绩显赫,队员们常有这样的自信:只要前锋先进球了,这场球算是拿下了。鼎盛时期的天津队在全国各地都有球迷,去广州、上海、北京、江苏比赛,观众都能叫出球员们的名字。尤其当天津队与来访的外国队比赛的时候,当地的体育场座无虚席,热情的球迷们为天津队加油助威。有时天津队队员们走在街上,还能被路人叫出名字来,这在媒体和网络还不发达的时代是难得的。

徐明江、郑易、沈其泰的合影(从左至右)

1980年沈其泰作为主力中卫,与队友们共同奋斗,为天津队时隔20年之后再次夺得全国甲级联赛冠军。当年的天津队后卫线表现十分出色,天津队在北京赛区的比赛中创造了零失球的纪录,而在济南赛区的比赛中也只失掉一个球。回忆起这样的好成绩,沈其泰现在依然兴奋:“我备感骄傲与自豪。这些年当中,除了这个甲级联赛冠军,我们还获得过亚军,基本上在全国前六名之内。1983年全运会还获得了第三名……全队享受了很多荣誉,1980年获得甲级联赛冠军后,市政府授予天津足球队‘劳动模范集体’,球队还获得了天津市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79年沈其泰获得了运动健将称号。他说:“1980年全国前八名球队队员进行综合身体素质测验,我排名第一。在技术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凭借个人的努力,凭借到了一队后沈福儒、李元魁、严德俊等名师的指点,稳坐主力位置近10年,我为此付出了很多,但是收获了更多的成绩,享受了为之奋斗的过程。”

沈其泰的场上英姿

1983年退役后,沈其泰决意去深造,通过5个月的补课,一举考上了上海体育学院,同时被录取的还有队友韩志强。在上海体育学院,他师从何志林,这是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也是中国足协裁委会常委。他们这个班里有很多世界冠军和亚洲冠军,例如前中国女排主将周晓兰等,可以说是名将云集。通过刻苦学习,1987年沈其泰以优异成绩毕业。

返回天津后,沈其泰被分配到天津二队,与张业福辅佐宋恩牧教练,三人组成教练组。沈其泰主要负责训练后卫线。带队6年期间,沈其泰积累了丰富的执教经验,特别是临场指挥时如何应对场上形势变化,场下如何做好球队管理工作。在教练组的共同努力下,天津二队始终稳坐全国第9至第12名,同时也为一队输送了很多人才,沈其泰完成了一个年轻教练员的最初经验积累。1994年,他转入青年队执教,培养了韩燕鸣、宗磊等新秀,为天津队、青岛海利丰队输送了一批人才。1998年天津立飞足球俱乐部组队参加全国乙级联赛,沈其泰因工作出色被聘为执行教练。从组队到参赛,他以敬业的精神、丰富的指挥经验,完成了当年组队当年参赛当年冲甲成功的壮举。乙级联赛竞争激烈,沈其泰带队过关斩将、力拼到底,实现了跨越目标,实属难得。

2001年,沈其泰迎来了新的执教考验,担任天津女足主教练。当时天津女足处于低谷期,人员配备不整,技战术水平很难进入全国前12名。通过几年的努力,他把队伍带到稳定在全国前三名的水平,同时为国家队输送了王珊珊、刘艳梅、韩鹏等中坚力量。由此,他被中国足协聘为中国少年女足主教练,率队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回津之后,沈其泰继续带女足队员征战全国赛场,连连取得好成绩,曾获得全国u14冠军、u16第二名,为天津女足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夺取全国u14冠军后,沈其泰欣喜之余又在反思中感慨:“这些年来,天津足球在全国夺取一个冠军变得如此艰难,这与天津这块中国足球的沃土不匹配,天津足球界应该好好深思。从职业化以来,我们失去了很多发展机遇,从一个人才输出地区变成需要从外地引进队员,如此尴尬的原因何在?”

在从事教练员工作的这些年中,沈其泰始终善于学习,认真地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把学到的东西用于训练和执教的实践当中。他的勤勉也获得了回报。2015年正式退休后,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聘请沈其泰负责学院足球教学工作,并带领学院足球队。原本按照沈其泰的学历应该聘为副教授,但是因有亚足联a级职业教练员证书,他被聘为教授。从一名踢球的球员成长为高等学府的教授,他的人生是何等自豪,值得从事足球的人们钦羡!他由衷地感到:“我从教练员退休后没有投入青训工作,而是到大学任教,跟大多数人的轨迹不太相同。中国足球的各个层次都需要普及和提高,我为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做一些工作而高兴,因为我们都是为了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而努力工作着。”

作为一个曾经的教练员,沈其泰始终关注着足球青训工作,看到近几年来方方面面把青训工作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呼吁足球人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遵循足球运动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大力实干:第一,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建立完备的青训体系。第二,提高基层青少年教练员待遇,提供合理的报酬挽留住人才,使他们在基层教练员的岗位上安心工作。第三,保障完备的训练设施。现在学校的学习条件都改善了,训练的基础设施、器材也需要完备,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具备了良好的训练条件,下一步才能够谈到科学训练、系统训练,出成绩、出人才。第四,根据科学训练的指导思想,在青训的不同年龄段,依据所要达到的目标,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不可以采用千篇一律的训练方法。第五,各区要有各区的训练体系,要有自己的训练中心,像过去的区体校一样,组成各区的队伍,再往上层层选拔。现在这个环节有所缺失,使人才选拔机制缺少了一个环节。第六,创造条件多打一些水平较高的比赛,以达到锻炼队伍的目的。同时在寒暑假办一些训练营,派高水平的教练指导训练和教练员培训,提高教练员水平。第七,做好队员上升空间的衔接工作,使他们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做好小学、中学、大学与职业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球员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职业前景。

沈其泰说:“林林总总,谈了这么多,是寄希望于青少年一代多出人才,进而提高我国的足球水平,早日实现我们的世界足球强国梦。”

郝小明、沈其泰、段举合影(从左至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