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英——神奇门将誉足坛
※王建英
——神奇门将誉足坛
中国足坛著名门将王建英,集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于一身——曾任天津队主力守门员,国家青年队、国家队守门员,天津队、国家青年队、国家队守门员教练。他是迄今为止,天津唯一一位征战男子足球世界杯赛的教练员。
青年时期的王建英
中国足坛著名门将王建英,集体育运动荣誉、社会荣誉于一身——享有运动健将称号,获得天津市体育运动荣誉奖章,是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成员,任第八届、第九届天津市人大代表和第十届天津市河东区政协委员。
1955年出生的王建英,在河东区中心东道小学就读期间喜欢踢球并着迷,他与小伙伴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足球场。有时候天不亮就翻墙进入学校操场踢球。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钱买鞋,他穿着棉鞋也照样踢。王建英升学来到了中山门三中,虽未经专业训练,但也经常代表学校参加足、篮、排比赛。一个偶然的机会,天津市选拔参加第三届中学生运动会的足球队员,王建英被选中调入足球传统校五十四中学,开始接受正规的足球训练。随后,他的守门天赋逐渐展现于赛场。
1973年,一些球队看中王建英邀其入队,其中有南京部队足球队、北京青年队等,但是在体委军代表的命令下,他直接被调入张亚男执教的天津青年一队,从1974年开始参加全国青年联赛,下半年便升为主力。1975年举行第三届全运会,王建英上调天津队参加了比赛,在守门员教练张业福的悉心调教下,技艺大有长进。1976年,他被调入张宏根指导的国家青年队,参加了第二届北京长城杯邀请赛。1977年入选年维泗执教的国家队,由于当时天津队新老交替十分缺人,两年后他返回了天津队。
王建英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材修长、机敏灵巧、弹跳力好、爆发力强,颇具守门员潜质。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艰苦锤炼,比赛场上王建英面对来球左扑右挡,反应神奇,横身飞起鱼跃救险,尤是技惊四座,极具观赏性。比赛场上王建英每每化险为夷、屡立战功,深得教练、队友信赖,深受观众喜爱。回到天津队后的1980年,是王建英发挥最为出色的一年。在全国甲级联赛中,天津队在北京赛区与辽宁队相遇,辽宁队著名前锋关正斌一个近在咫尺的头球必进无疑,只见王建英扑向右侧,瞬间又横身反方向补位,生生把球挡了出去!看得关正斌目瞪口呆,王建英的神速反应和技能可见一斑。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王建英有如神助,对手无论怎么射门都难过他的最后一关,在后卫线的协助下,天津队创下了一个赛区零失球的纪录。当年天津队的比赛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只要前锋能够进球,后卫加守门员一定会保持住胜利果实。后来到了山东赛区,天津队依然保持如此良好的状态,为当年夺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建英把关技艺往往有超常发挥,得益于他具有的不服输的心理,每每遇到辽宁、上海等强军就格外兴奋,面对这两个队的国家队守门员许建平和刘斌,更决心与他们一决高下,展示自己。正是这种“人来疯”造就了他越是对手强大就越有出色发挥。1980年天津队一举夺魁。他深有感触地说:“队伍在严德俊指导的率领下,时隔20年为天津又拿了一个全国甲级联赛冠军。作为当时队中的主力守门员,我感到十分荣幸。能够为天津足球的又一次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甚为骄傲与自豪。”
1978年访问哥伦比亚期间王建英的训练照
1983年王建英挂靴,来到河东区体校,开始了教练员生涯,苦干了10多年。直至1996年,他应聘到北京国安青年队任教练。1997年应邀到广州松日队,开始了执教一线职业队的历程。两年后又回到天津泰达青年队任守门员教练。2000年他被中国足协调到国家青年队任职,与沈祥福等人搭档,开始了国字号队伍的教练工作,使他的教练经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1年,这支队伍在阿根廷世青赛中进入十六强,这是中国足球,无论是国家队还是青年队,在国际足联正式比赛中的最好成绩。2001年,国青队又代表中国大学生足球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2002年是王建英教练生涯更是足球生涯中的巅峰,是最值得书写的光彩一页。那时的他荣升国家队守门员教练后,辅佐米卢蒂诺维奇带领中国队杀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这也是迄今中国唯一一次参加世界杯。他殚精竭虑带领区楚良、江津、安琦奋战苦练,细心传授经验,指导他们出战。当年中国队中还有另外一个天津人于根伟,这是世界杯赛场上仅有的两个“天津元素”。
2003年至2013年,王建英在天津泰达一线队执教。其间经历了很多任主教练,但是他一直坚守在守门员教练岗位上,这其中有领导的信任、同行的认可,也与他不断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创新守门员训练的手段和方法息息相关。在他的10年职业队教练生涯中,泰达队虽然成绩有起伏,但从未经历过惨烈的保级形势;他训练的守门员也从未有过因严重失误导致球队失分的情况,而且往往在比赛形势不利于天津队的时候力挽狂澜,得到了同行和天津观众的认可。
跟随王建英训练的守门员,无不感到他的用心、细心、耐心。王建英这些年担任守门员教练,从国内外高水平教练那里学习了很多东西,汲取了很多营养,逐渐探索、总结实践经验。无论是在泰达队还是国奥队、国家队,他的守门员训练课都会成为亮点,非常有激情,每次都准备几套教案,随时根据主教练的要求调整训练计划。主教练也许10分钟以后用两个守门员,20分钟以后要四个守门员,他都会把守门员调整到最佳状态,配合全队的技战术训练。尤其是神经反应训练,王建英积累了一套方法,通过千百次的训练促使队员形成条件反射,在千分之一秒的刹那间做出相应的动作,力保球门不失。因此,神经反应训练是他执教中比较重视的训练内容。同时他又研究了一套比赛前准备期的训练方法,在多年的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外国教练员一般凭丰富的经验训练,并没有教案,而王建英备有教案,而且还很细致。他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因此非常注重通过各种学习班补强自己。他参加了很多教练员学习班,每次都是学习最积极的一个,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考试成绩也非常好,考卷经常会被用作展示的范本。王建英是位善于学习的有心人。
王建英训练照
近几年中国足协非常重视青少年培养工作,要求建设5级梯队,王建英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是队伍层级多了,相对要处理好出人才与出成绩的关系。一定要严格限定准确年龄,千万不能以大打小,否则有的队员看着在这个年龄段很突出,但是逐渐成长后他的发展空间就有限了。教练员要有“德”,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成绩而拔苗助长,那样人才培养就会进入恶性循环,不但没有成才,反而被耽误了。因此一定要严格把关,摆正出成绩与出人才的关系。
在青少年守门员培训中,因为位置特殊,选材非常重要。王建英说:“只有选好材,再施以严格、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够造就人才。我在河东体校任教的时候,经常利用学校课间操或体育课的时间去发现目标人物,有时候也委托体育老师推荐。只有耐心通过各种渠道发掘,才能够使教练员在每个周期的选材源源不断。所以我建议教练员们一定要下到基层,下大力气抓好选材,因为选好材就是成功的一半。更希望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有些基层教练员不是专业足球运动员出身,他们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会导致对技术动作的规范要求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呼吁他们加强业务学习。有关方面应提高基层教练员的待遇,使他们安心这项工作,并且充满着荣誉感。”
担任1990年北京亚运会火炬手的王建英
多年训练、比赛造成的伤病多多,年逾六旬的王建英,如今已经不能从事剧烈运动。但是他说:“我的足球心没有变,要为足球鼓劲加油。目前天津职业足球有两支中超队伍,发展形势很好。我在职业队执教10年,也很有感情。但是从1980年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天津泰达队除了在2011年获得了一次足协杯冠军,一直与冠军无缘。我希望各俱乐部加大投入力度,引进高水平的内外援,同时更要培养我们自己本土人才,大家齐心协力,早日再为天津拿回一个甚至多个职业联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