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以理——校园足球先行者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冯以理——校园足球先行者

百名精英功业永驻

※冯以理

——校园足球先行者

时光回转到2010年的一个秋日,移居美国的冯以理老先生回津探亲会友,最重要的活动是应曾经的十八中学(现汇文中学)弟子盛邀,庆九十大寿。那天的饭店里聚集了百余位六七十岁的昔日学生,一束束鲜花,一帧帧条幅,弟子们争先敬献;校友们把特意编撰的精美画册《恩师冯以理——十八中校园足球的开拓者》恭赠老先生。饭店大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说不完的校园足球话题,道不尽的师生绿茵情缘。

冯以理

扎根校园收获桃李

弟子们尊师、爱师,源于恩师的言传身教激励了当年的少年们成才,其中不乏优秀足球选手。特别是老人家几十年的经历,让他们深深体验到那一颗孜孜不倦、毕生追求的足球心。冯以理1921年生于北京,自幼喜爱足球。20世纪40年代在辅仁大学经济系读书时,他参加了校紫星足球队,在校体育部主任、教练李凤楼的指导下,与邵先凯、李朝贵等校友驰骋球场。1946年,冯以理大学毕业。1948年他到天津海关工作,同时与足坛名脚钱立普、夏忠麒、孙德茂、管学仲等组成“旧友”队,活跃于津门。新中国成立后,从1951年开始,冯以理代表华北队参加首届和第二届全国比赛。1953年,怀着对足球的眷恋,他舍弃了海关工作,来到十八中学担任体育教师。从此,他把足球带进校园,在全校开展足球运动。

冯以理训练十八中学(现汇文中学)足球队

每当课余、午饭后和下午放学后,足球场上满是踢球的学生,许多足球在场地上飞舞、滚动,形成一大景观。班班有班队,学校有校队,比赛常年不断。在冯以理的极力倡导、指导、训练下,十八中学的整体足球水平名噪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校代表队在全市中学生比赛中连年创造佳绩。在普及的基础上,冯以理为天津和全国各地输送专业人才50多名,其中张亚男、李长俭、乔宝林、张尚云、刘正民、张宝贵、贺洪山、周宝刚等,都是天津乃至中国足坛名将。多年来,十八中学的校门口一直挂着“足球传统学校”铜牌。冯以理作为高级体育教师,荣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他还多年承担天津市和全国比赛的裁判工作,1983年被评为荣誉国家级裁判员。

先进理念至今可鉴

1988年冯以理退休。在长达30多年的体育教育中,他开创了校园足球新模式,书写了校园足球新篇章。他常年不辞辛劳地在场地上指导学生训练,平时脸上带着微笑,和蔼可亲,而训练、比赛时则对学生毫不留情、严格要求。他十分重视体能和技术两个方面的训练,强调体能是前提、技术是根本,因此特别下功夫教学生苦练基本技术。后来成长为优秀球员的弟子们,无不在他的雕琢下夯实了基本功。

冯以理有着高深的文化素养,热衷学习,从中汲取营养。1956年,匈牙利队采用全新的战术打法,7∶1大胜足球强队英格兰队。他通过各种途径研究匈牙利队的创新打法,然后把他们采用的4前锋(424阵型)、三角短传、交叉换位的技战术讲解给学生。他还请苏联专家来校讲课、点评,使学生早早地了解到世界足球的发展趋势,并在平日训练和比赛中学习、体验。他的这些传授,让昔日的弟子们至今难以忘怀。

冯以理教给学生们的不仅是技术、战术等实用层面的知识,更有对足球运动的先进理念。他常常讲:“足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体魄,建设和保卫国家,更能磨练毅力,有顽强的意志才能战胜艰难险阻取得最后的胜利。”“足球运动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在战略上要藐视对手,在战术上要重视对手。

冯以理和李朝贵主持会议

毛主席的军事战略思想在足球比赛中非常实用,很有现实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足球不是拿球人的比赛,要有一盘棋的思想,要有集体主义精神。”“要抬头踢球,要用余光踢球,要用脑子踢球,跑动是踢足球的生命。”“踢足球要两只脚都会踢,除了手和胳膊以外要浑身是脚,一只脚一门炮,两只脚两门炮,加上头顶就是三门炮。”冯以理老先生60年前传授给尚在读中学的弟子们的诸多理念,至今仍不落伍,依然值得今天的足球人借鉴。

冯以理坚持锻炼身体

冯以理先生教书育人,辛勤耕耘,在足球场上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造就出一批批德智体兼备的人才。冯以理不愧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楷模、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典范,为天津和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移居美国颐养天年

退休之后的冯以理先生偕爱妻移居美国,与小儿子冯天宝共同生活。在他们寓所附近的运动场和绿茵场上,人们经常能看到这位老人的身影。多年来他坚持锻炼身体,八十多岁,仍每天踢球、跑步,还必去游泳。在当地每年举行的华人运动会上他大放异彩,多年获得老年组100米、200米短跑和投掷项目第一名。冯以理名声在外,社区的人们都知晓这位体魄健壮,来自中国天津的老年运动健将。

冯天宝每每提起父亲时会说:“他从不服老,骨子里就是一条硬汉。”刚到美国时,冯以理已近70岁,执意考取汽车驾照,可这在美国何其之难,他一连考了7次,第8次终于通过。他特别喜欢大福特车,说它皮实、坚固、耐用、可靠,与自己很相衬。当老人家第一次驾驶“大福特”在夕阳下尽情驰骋时,那种豪迈和开心溢于言表。

冯以理老先生德高望重,在津弟子们思念恩师,于是他每隔几年必返津门与大家团聚,每次夫人也随归。不过他毕竟年事已高,自2010年那次弟子们为他庆寿后,至今也没能回津。2018年春天,汇文中学足球校友们在水上公园聚会,冯天宝特意代父亲回来参加。他介绍说,如今97岁的老人已经行动不便,坐上了轮椅,思维渐渐迟钝,言语也不甚清晰,住进了养老院。所幸养老院的设施、疗养水准堪称一流,冯老先生得以安神静养。

当家人把当年那册《恩师冯以理——十八中校园足球的开拓者》展示在他眼前时,他看到了弟子们当年的一幅幅照片后,会点着头示意认得。那本画册的扉页上有老人家的一首诗作。

2007年10月冯以理先生在汇文中学校友会畅谈人生感悟

球把我们联结在一起,我们师生情谊深

你们是我的骄傲,你们是我的欣慰,你们是我的力量。

你们给了我丰富的硕果,你们给了我圆满的希望,你们给了我健康的身体。

同学们,我们虽然都步入了晚年,但我们的心如同孩童,

让我们快快乐乐,幸福地生活吧!

我非常感激大家,谢谢!

——八十九岁老人冯以理

2009.11.1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