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阳——心系华夏青训育苗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张来阳——心系华夏青训育苗

※张来阳

——心系华夏青训育苗

张来阳从事足球运动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并非自幼喜欢足球离不开足球,只是他爱运动。1960年张来阳在天津四中读高二。他看到一张报纸上刊登了天津少年足球队招收队员广告,这一信息让他动了心思,一方面他向往当运动员,另一方面又想一圆工程师父亲曾经渴望的大学梦。爸爸是纺织工程师,张来阳非常希望将来可以上大学。

但是老师的点名把张来阳拉回到现实。原来体育老师黎国梁挑选了包括张来阳在内的7名学生,推举他们到民园体育场参加天津少年队的选拔。结果7个人全部被选中,成为南开学生队队员。

1959年周恩来总理来天津视察时提出建立南开学生队。1960年初,天津市体委任命邵先凯为南开学生队教练,并开始从全市各区的业余体校挑选队员组队,这批队员中的大多数人和张来阳一样,都出生在1943年。

入队时,张来阳的技术不是最好的,速度不是最快的,他寻思着首要任务是想办法提高跑步的速度,对于一个后卫来说,这十分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来阳的步频、步幅逐渐提升,速度自然有所提高。他又侧重耐力训练,循序渐进加大运动量。训练中,张来阳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锻炼。

在足球比赛中,球员除了要有出色的技术之外,思考问题、提高意识也很重要。在这一点上,张来阳对自己比较满意。他有着较高的足球智商,他的足球意识得以帮助他在球场上迅速提高。

经过3年的训练,南开学生队的战术成形,每个球员的个人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全国性比赛中的成绩也越来越好,获得1963年全国青年联赛北方区冠军、1964年全国乙级队联赛第四名。尽管南开学生队只存在了4年,但是一些队员随后仍然为天津足球效力。张来阳说:“南开学生队不但记录我们的青春,也实现了我的理想。如果它可以持续的时间再长一些,或许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成绩。”

1972年张来阳随队出访西非时的留影

张来阳后来调入河北青年队,继续征战绿茵场。“文革”后期恢复比赛,全国24省市球队聚集广州,天津队以424阵型对阵国家二队排出的433阵型。上半场结束,天津队1球落后。张来阳看出一点儿门道,自告奋勇请缨出战。果然经他助攻,天津队得分,最终2∶1反超获胜。15年的运动员生涯,征战过上百场比赛,张来阳颇有感触。他认为球场意识的重要性要远高于技战术。以往大家普遍认为,后卫的主要任务是防守进攻队员,阻止对手突破自己的防线从而获得射门机会,而现代足球的发展,要求后卫助攻或抢断后组织进攻,要能有效地利用场地的宽度和深度,与队友配合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后卫运用进攻技战术,头脑要清醒,目的要明确,视野要开阔,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后卫。

1975年,32岁的张来阳挂靴后留在市体工大队任教练员,开始了多年辅佐崔光礼等教练带天津各支足球队的经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更加关注时代赋予足球人的责任,他希望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教练员,他需要继续求学深造。结果他真的通过了考试,去天津体育学院全脱产学习了3年,好多亲朋好友对此不理解。

张来阳坚信自己是对的。这个理论进修班上,许多同学是其他项目退役的优秀运动员和出色的年轻教练员。大家都期待通过学习可以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新的成绩。作为进修班的领队,张来阳认为运动员转型教练员,不学习是绝对不可以的,将来社会发展会更快速,吃老本儿是万万行不通的。果然,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一致觉得这课真是上对了。通过专业系统的“充电”,大家开阔了眼界,改变着旧有的观念,思考着体育市场今后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作为各项目的新领军人如何肩负起时代责任,完成历史使命。毕业时,张来阳终于成为一名会管理、管得住、管得好的足球教练。他孜孜以求,一干又是10年。

2017年12月张来阳夫妇巴哈马旅游照

1988年,张来阳有3个月赴美探亲的机会,于是他带上14岁的女儿,去了美国纽约。当时只是觉得去几个月就回国继续投入工作,没想到机缘巧合,张来阳很快拿到“绿卡”,女儿也顺利地进入了新学校。安顿下来后,张来阳开始四处寻找打工挣钱的机会。此时的张来阳已45岁,一个英文单词也不会,他只能去自己不喜欢的中餐馆的后厨碰碰运气。“在美国打工很苦!”张来阳说。在美国餐馆打工,对英文的要求不高,如果在厨房干活就基本不用英文,但你要忍受非常呛鼻的油烟味道。每一次恶心的气味袭来,几近要干呕时,张来阳告诉自己撑下去。“你是在打工啊,不是在度假,所以只能忍着。如果你觉得不适应的话,也可以走,没人要留你的。”三年中,张来阳在餐馆里由打下手逐渐上灶掌勺。

2014年全国u14锦标赛期间张来阳(左二)给小球员们布置战术

他的世界就是每天往返于餐馆和住所,没有任何空闲和娱乐。48岁时张来阳开始怀旧。慢慢地,张来阳换了工作,在一家工厂做工。有一天他上班路过一处球场,一群小朋友在踢球。张来阳一下子来了精神。简单轻松的几脚触球,小朋友连同他们的爸爸妈妈都看呆了,力邀他做孩子们的教练,教孩子们踢球。张来阳从未想过,过去这么多年,他还能与足球再有交集。他考取了美国足球教练执照,重新踏入足球世界。这一年他57岁。

张来阳说,相比于中国,美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早已进入新阶段。美国足协全力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各个大联盟球队都建立了自己的青训体系,所有教练都要求持证执教。美国足球球迷人口年轻、种族多样,数量也呈上升之势,人们一个月观看约8.8场足球比赛,包括电视直播、网络直播或是去球场观看。张来阳感谢足球的包容,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国籍的人可以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围绕一个球玩上大半天,其乐融融。他认为,足球不仅包括足球本身,还包括交流,包括别人的认可,而这些足球之外的因素促成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他清楚,作为教练员,如果融合不同文化的能力强,他就能在当地足球领域中站稳脚跟。

旅居美国悠然自得的张来阳

张来阳退休后惬意的旅游生活

张来阳最初在美国新泽西州带的队在州里踢进前三名。他说,想踢好足球的小孩儿都会参加各地方俱乐部的训练和全年不断的比赛,使得俱乐部之间的联赛水平很高。足球人口越来越多,走向职业球员的几率也随之增加,而最顶尖的那一批“足球天才”,一般都是小小年纪就已经进入欧洲的青训体系,以谋求更好的发展。每个暑期至少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足球夏令营,参加总人数至少接近万人,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将是不得了的数字。

美国各年龄段的足球教练和职业俱乐部的教练一样,都有很高的水平,而且观念很新,真能带出好幼苗。张来阳坦言,美国青训质量要求很高,特别是需要高质量的比赛,好球员不是练出来的,是打比赛打出来的。他说:“我家附近的几所小学都有足球课,高中和大学就是以社团俱乐部的形式组织足球比赛,没踢过足球的孩子很少,而且现在很多社区的幼儿园也开设了足球课,幼儿园的足球队也经常在公园里组织比赛,特别有意思。我身边就有很多踢球的男孩和女孩,因为孩子踢球,所以家长就会陪孩子一起踢球,一家人其乐融融。”他以新泽西州一所普通高中肖尼高中为例,全校运动队多达18个,校园里有大片运动场地供学生使用,学校还专门修建了体育名人堂,鼓励学生将更多时间用于体育锻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