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丁道尔的故事》(22) - 人生怎样活得精彩——国外经典名人传记 - 德·齐乌J.邦特 N.J.斯帕恩 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八十七章《丁道尔的故事》(22)

约翰·福瑞思与此同时,英格兰国内对宗教改革的逼迫也达到了顶峰。为了阻挠宗教改革,罗马天主教教士们采取了极端的行动。

1531年夏秋两季给英格兰投下了悲伤和不祥的阴影。与丁道尔有莫逆之交(1)的两位朋友被捕入狱。先是身材矮小的教授比尔尼在剑桥被捕,随后是约翰·福瑞思。无以计数的其他人也遭遇了相同的命运。

火刑柱上升起的浓烟弥漫在空气中。被捕的人们也遭受了重刑。有些人在受刑时交代了偷运禁书和其他秘密货物的轮船的信息。

丁道尔几乎每周都收到有人被捕或被处决的报告。他也听说有人否认了他们的信仰。这让这位《圣经》翻译者陷入了无法言表的悲伤之中。虽然他为他们深感惋惜,但他也表示理解。他们被迫屈服,他无法指责他们。实质上是他自己借着翻译和写作其他作品而引发了这场残酷的迫害运动——这是最让这位孤独的流放者感到伤心的地方。

许多人在监狱中备受折磨,有些人因受刑而死,有些人则死在火刑柱上——无论男女,甚至包括一些少年人。这让丁道尔痛彻心扉。

比尔尼被捕时,随身带着一本丁道尔的《论基督徒的顺服》。这个把柄对敌人而言已经足够。他们迅速行动,毫不留情地将这位剑桥大学的教授投入了监狱。

比尔尼后来曾离开过那个可怕的地牢一次,也就是他奔赴诺维奇刑场的那一天。在那里,比尔尼见证了他对基督耶稣的信心,因为主耶稣也曾为他来到这个世界。

威廉·丁道尔听说了这个消息,他悲痛万分。然而,当想到托马斯·比尔尼如今从一切的迫害中得到了解脱,这个信息变得不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

******

此后不久的一个早晨,威廉向着港口方向散步。远处有一艘英格兰货轮驶近。他的心里充满了喜乐。或许它会带来一些祖国的消息。他站在那里,期盼地看着那艘货轮驶进港口。

很快,水手们将泊船的绳子扔上了岸,并把船泊好了。船长站在甲板上监督水手们工作,此时,他看到威廉·丁道尔疾步向步桥走来。教士?他来做什么?他们很快攀谈起来。

“英格兰有什么新闻吗?”丁道尔热切地问道。

一开始船长有些警惕。

“新闻总是有的,”他回答道,“不过,你想听哪方面的?”

丁道尔注意到了这位英格兰船长属于杆秤协会——一个更正教商人的同业协会。因而,他可以信赖这位船长。

“我是丁道尔,”他直率地说,“我非常想知道伦敦的情况如何。”

“啊,现在我知道是在和谁打交道了,”船长答复道,“我听说了许多关于你作品的事。每天都有你的文章和你翻译的《圣经》被烧毁,一堆一堆的。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每天又有那么多新书运来,让当局查抄不到。同业协会提供的资金也很充足,可以印刷更多的新书。”

“这真令我欣慰!”丁道尔感叹道。但是船长的话并未结束。

“我还有一些不是那么鼓舞人心的消息。”他这么说着,脸色变得凝重。

“丁道尔先生,许多人被捕,被关进了伦敦塔。宗教法庭毫无怜悯之心。昨天,我听说约翰·福瑞思被捕了。我知道他是你的朋友。”

“约翰?约翰·福瑞思?”

丁道尔站在那里,呆若木鸡。他难以相信这是真的。

“约翰结了婚,住在荷兰南部。”

“是的,但是他回了英格兰一趟。没人知道他回去的原因。他打扮得像个流浪汉。他们发现他时,他拒绝报上姓名。他们没审问他,就把他关进了监狱,但是他们认定他不是逃犯之后,就放了他。在他回荷兰的路上,再次被捕,被锁进了伦敦塔监狱。他的几个朋友偶尔会去探访他。”

此时,几个水手过来请示船长。

威廉几乎难以保持镇静。悲哀将他吞没。他承受着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缓缓地转身离去。他不知道约翰是否能死里逃生或重获自由。

威廉每天早上都会去斯凯尔特河港,希望能得到关于他朋友的更多消息。英格兰商人们告诉他约翰已经在那个可怕的地牢里待了五个月。对他的审讯一拖再拖。

的确有些人去探望福瑞思。他们态度友好,竭力用一些阿谀(yu)奉承(2)之词劝说福瑞思放弃他的“主张”。如果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就威胁要饿死他,但仍无济于事。约翰·福瑞思为此生的结束做好了准备!

在此期间,丁道尔给约翰写了几封信。约翰通过朋友收到了它们。

终于,当局对这位勇士进行了审判。他坦然地回答了所有问题。他们不得不放弃说服约翰。痛苦的审判很快过去了。

约翰·福瑞思等候着执行火刑。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安德鲁·休伊特与约翰关在同一间牢房。两个人在他们受刑前的最后日子里,相互鼓励。

威廉听说了对约翰的宣判,他又给约翰写了几封信。威廉对朋友的经历感同身受,因为他知道等待着自己的是什么。他深情地鼓励约翰要立场坚定。

亲爱的弟兄约翰,

愿我们父神和主耶稣基督的恩惠和平安与你同在。阿们!

基督的福音是你的追求。虽然我们是罪人,但你是为了高尚的事业而受苦。我们本是为此蒙召。因为基督也曾为我们受苦。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当追随他的脚步。他本为无罪。主耶稣为我们付上了生命,我们藉着他得到了父神的爱。

因此,我们也可以为了这个高尚的事业而付上生命。我们应当为此欢喜快乐,因为我们在天上的奖赏是大的。因为我们若与他一同受苦,我们也必将与他一同得荣耀。

亲爱的朋友,愿这些盼望——得着这伟大的奖赏和在你取死的身上带有基督的印记——能安慰你的灵魂。要效法所有那些弟兄的榜样——他们为了得着更好的复活而受苦。

威廉·丁道尔也用比尔尼的坚定榜样鼓舞约翰。

愿比尔尼成为你的榜样。

当痛苦大到无法忍受时,就请想想基督的话: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约15:16)

要奉基督的名向你的天父祈求,他会缓解你的痛苦或者会让这痛苦迅速结束。

愿神的恩惠、盼望和信心与你同在。阿们!

从信的内容来看,威廉似乎是思量再三,无法摆脱他的挂虑,因而想再次安慰约翰,毕竟约翰要撇下的是一个刚刚建立的家庭。

随后,威廉又写了一封满了安慰之词的信。在信的结尾,他动情地写道:

先生,你的妻子完全接受了神的旨意,与神的心意同心同德。

她不希望因为自己而阻碍了神得荣耀。

约翰·福瑞思是否及时收到了这封信,不得而知。

不久,对约翰的判决就执行了。那是1533年7月4日。伦敦的史密斯菲尔德刑场周围聚集了许多人。有些人是出于好奇,有些人幸灾乐祸,特别是天主教教士们。也有一些人非常悲哀,因为他们知道有两个人要为他们的信仰付出生命。

广场中央立起来高大的火刑柱。刽子手在等着受刑的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