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丁道尔的故事》(23)
完成新约修订
丁道尔听到了朋友殉道的消息,悲恸得难以自已。他曾盼望当自己生命结束之时,可以将自己的衣钵放在那个年轻人的肩上,就像以利亚对以利沙所做的那样。然而,丁道尔学会了舍己。不久之后,他也将走上同样的道路。他听到了有关逼迫的各种消息。逼迫像是涨溢的洪水一样泛滥到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传播到了比利时,甚至影响到了法国。丁道尔所盼望的是他能完成自己毕生的追求。
他全然顺服在神的旨意中,继续翻译《圣经·旧约》。同时,他也写了一些解释圣礼的文章。
宗教改革在欧洲低地国家传播得非常迅速,再也无法制止,即便是火刑或监禁也无法阻拦。
安特卫普城中忠实的天主教居民们认为帮助当局追踪异端分子是件善事。他们向市政领袖举报了一个印刷商。他们说:“你在那儿能找到写满异端言论的英文书。检查他们的书箱吧,都是禁书。你最好带一个相信所谓的基督教的英国人一起去。印刷商会向你供出一个重要的异端分子。他是位博士,从英格兰驱逐出来的。”他们指的是丁道尔。
这些人进一步强调:“我们迫切要求你们重视这事。我们已经给了你们足够的信息。你们应当净化我们的城市。制定更严格的法律。彻查异端分子。我们写这些是因为这不是我们教士和平信徒的事儿。”
市政当局无法推脱。他们逮捕并关押了几个人。有几个人遇害了。丁道尔感到笼罩着他的罗马天主教会的阴影越来越浓。
他的印刷商和他自己的住处被发现了。不过这位圣经翻译家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他提供庇护。
当丁道尔觉察到敌人发现了自己的行踪,他就会逃到另一个住处。他从一家转移到另一家。他过着被人到处追踪的生活,但是他的工作仍在继续。
1534年初春,他接受邀请,搬进了一位英格兰商人在安特卫普的房子。他之前的多个藏身地点都已被人发现。这栋房子能够为这位流亡者提供最理想的掩护,是个不错的选择。
六十多年来,商人们一直在使用那所房子。那里甚至已经成为著名的外交场所,因而成了英格兰的一小块儿领地。这所房子属于伦敦杆(gǎn)秤(chèng)同业协会。
安特卫普城与英格兰商人开展航海贸易以来,不仅获得了极大的财富,整个城市也繁荣起来。市政当局对商人们一直非常客气,甚至小心翼翼,唯恐损害了彼此间的贸易关系。他们要确保与商人们保持和睦。
商人们不仅同意丁道尔住在那里,而且还为他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供应和资金支持。他无需担忧。这是他第一次过上稳妥的生活。
到那时为止,他的工作没有为他带来过任何收入,他一直靠着朋友们的接济过日子。十八世纪之前完全没有稿酬和版权这回事儿。那时,作家不能指望靠自己的作品获得任何收入,总要依靠这位或那位贵族为自己的写作提供资助。因为丁道尔是为穷人们写作,他不能指望有什么收入。
******
在商会的所在地,丁道尔再次遇见了托马斯·波因茨,即小索德伯里的沃尔什夫人的侄子。他是这座房子的主人,也是一家食品公司的成员。
多年前在伦敦蒙茅斯的家里,丁道尔就与波因茨熟识了。早在那时,波因茨就已经对杆秤协会商人们所做的事非常感兴趣了。
威廉搬进波因茨家时,他非常消瘦,基本上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没有半点气力。他清贫、紧张的生活和苛刻的工作作息透支了他的体力。但是波因茨太太知道如何照顾他。她要快速改变他的状态。在她的热情款待之下,充足的食物、休息和规律的作息,让威廉感到自己开始变得强健一些了。
在那里,他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除了翻译和学术研究之外,他每周抽出两天时间做牧养工作。每个周一,他去探访城中的英格兰人——他们因为自己的信仰而被迫逃离故乡。他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鼓励他们,如有必要,他还会给他们一些生活上的资助。每个周六,他会穿街走巷,到贫民区中的陋巷和窝棚中探访贫穷和生病的人们。他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贫困区域的人们。
这让他想起在伦敦时,迈克请求他去探访迈克母亲的情景。
自在又满足的威廉镇静地穿过安特卫普城,仿佛危险根本不存在。他对贫苦阶层的关心超过了被敌人发现的担心。
礼拜日,他完全是如鱼得水。在那些日子里,他习惯去一个商人的家,人们在那里有一个小型聚会。丁道尔会读一段英文《圣经》,他读的方式温柔又真挚,能够抓住每一个听众的注意力。他们仿佛听到了《约翰福音》的作者在亲自讲述那段历史。随后,他们会交流这段经文在他们流亡的日子里怎样安慰和鼓舞了自己。丁道尔用一周中剩余的时间继续翻译《圣经》。
1534年,他在波因茨的家中完成了对《新约圣经》英文版翻译的修订。安特卫普城的一个印刷商印了四版之后,他安排将这些书偷运过了英吉利海峡,分发给他的同胞。
此时,丁道尔被保护他的朋友们围绕着。他们是真正的朋友,但是……一步走错,或者有人懦夫一样地背叛他的信任,将会带来致命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