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拉帮结派
来的正是秦川,他是从遥远的高丽南方过来的。
从泗川出来后,秦川首先乘船去了丽水,将与小早川家做生意的事情全盘告诉了李舜臣,把李舜臣骇了一大跳,秦川胆子不是大,是太大了,不仅自己与倭国走私,还敢把大明的货物转手卖给倭国人,让大明知道后会怎么样?要知道,大明正在搞对倭国的经济封锁,是严禁与倭国贸易的。
但秦川几句话就让李舜臣沉默了:“这几个月来,你打了这么多仗,死伤了这么多兄弟,朝廷除了给你发了几张轻飘飘的嘉奖旨书,还给过你一文军饷、一粒粮食吗?全罗道那边给过你吗?这几次作战的粮饷、火药、还有军士的赏赐和抚恤可都是我给你的,小小的晋州能养得起你吗?我不去做生意,不要说你的水军,就是晋州和泗川都难保!”
“但我们在与倭寇打仗啊。”李舜臣想了一阵,终于想出了这个理由来反驳秦川。
“打仗归打仗,生意归生意,我还要找小早川隆景买硫磺来制火药呢,他也同意了,他难道不知道我要硫磺来干什么呢?人家都想得开,你还想不开。”
“他真要卖给你硫磺?”李舜臣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倭国遍地都是硫磺,烂在地里就是垃圾,能换钱谁不干?实话告诉你吧,上次在全州,我还用几百匹丝绸向他换了几百条铁炮,他拿回倭国一卖,能翻几倍的利润。至于铁炮,他给丰臣秀吉报损就完了。”
“什么,这样也行?”李舜臣发现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秦川趁热打铁:“你以为倭国是铁板一块,那些大名都死心塌地的为丰臣秀吉卖命啊!他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如何把自家势力做大做强,他们都知道,丰臣秀吉那只老猴子蹦跶不了几年了,等他一死,倭国的几百个大名就要大洗牌,那时就看谁的枪多兵多了,如果他们的老本都在高丽拼光了,以后连埋尸体的地方都没有。”
“你怎么知道如此多倭国的内情?”
“老子抓了这么多倭军战俘,倭国还有什么事情能瞒得住我?”
“那这些倭国的大名是怎么看攻打高丽这事的?”
“除了丰臣秀吉自己,其他的大名没几个人看好,他们明白,只要大明不放手,他们根本就吞不下高丽,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南方划块地盘守住,但也得看大明愿不愿意,还有明军损失大不大。”
“如此说来,高丽南方定要遭倭寇大举进犯了?”
“嗯,估计等北方的战事明了,倭军就会集重兵来攻打全罗道和晋州,只要到时候明军不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倭军肯定会北守南攻,先来解决我们。你的水军也跑不脱,还是重点挨打的对象,不击败你的水军,倭军就不能控制海面,而不控制海面,他们就没法支援北方的军队。”
李舜臣沉吟起来,他当然知道自己是倭军的眼中刺,他的水军一直威胁着倭军的大后方和回倭国本土的后路,倭军迟早都会集全力来打自己,而他现在却很窘迫,实际上全罗道水军已经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困境,因为高丽已经没有其它任何水军来增援了,不仅如此,现在朝廷甚至连补充兵员、粮草和武器弹药都没法给他。反观倭寇水军,由于有整个倭国作为依仗,几乎可以无止境的爆兵爆船来攻打他,他再厉害,也架不住人家拿举国之力来拼他。
“因此,我们必须赶在倭寇大军压境之前,尽快的壮大起来,这就要人要粮要钱。今年又遭遇了几场大战,现在晋州乃至全罗道的人丁、粮食和财物都已到了极限,只有从外面寻求支援。我这趟不仅要去北面见大王,还要去大明走一遭,看能不能搞到更多的东西,而与倭人的生意,同样也能赚取大量的金银,为什么不干呢?”
最后李舜臣终于下定了决心:“干!但你能不能换个地方交易,闲山岛那里,我正打算派兵过去建立大寨。”
秦川奇怪的问道:“你是想去打釜山?还是想光复巨济岛?”
“都不想,现在还没那个实力。”
“那你跑闲山岛去建什么大寨?想刺激倭军吗?我们的生意还做个屁啊,你和九鬼嘉隆天天打来打去,商船哪里敢去?我的意思,把那片水域让出来,两家都不要去。”
“我军不去,倭军也会去啊?”
“我相信小早川隆景有办法让九鬼嘉隆睁只眼闭只眼,我在岛上挂起李旦的旗号,交易的船只也挂李旦的旗号,这样你和九鬼嘉隆就都有借口不去管了。”
“李旦同意吗?”
“听说他现在跑南洋去了,哪里管的过来。即使以后他知道,想法把他也拉进来就是了,他一个海商,有钱赚比什么都大,再说他本来也在大明和倭国之间骑墙。”
“好吧,就依你的,不过晋海商社的份子,是不是要多考虑一下我这边的,毕竟我得保障海面上的安全不是?”
“李大帅,你上次在泗川可是没少拿我的东西,我们刚刚从大明运回来就被你截了,还有泗川的粮食。”
“没多少,上次为了保住泗川,我的水军损失可是有点大。秦将军,没有我们水师,你能做海贸吗?还有,你上次派李雍过来,拐了我多少船只和兵士?还把虞侯李诚给拐跑了。”
“李大帅,你说得我就像人贩子一样,至于吗?都是为了抗倭大业啊,这抗倭,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在哪里都是抗倭嘛。”
于是高丽南方的两个擎天柱就像商贾一样讨价还价起来。
说服了李舜臣后,秦川便带着邓一官和十来个亲卫上岸,快马去光州见尹元康和定远君李琈,准备去向尹元康解释尹佳慧的事,并找任福给他在李华的求婚书上背书,郑爽则领着战船往全罗道西面的右水营驶去,在那里等他从光州回来,然后再北上义州。
秦川到了光州,受到了定远君李琈、尹元康和首善任福的热情接待,这三人过分的热络让秦川不禁犯了狐疑,有种像小白兔进了狐狸窝的感觉。果然,接风的酒宴上,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要娶贞慎翁主李华,也没来得及向尹元康解释他只能娶尹佳慧为平妻,任福就笑嘻嘻的恭贺他要成为驸马了,尹元康也别有意味的看着他,定远君李琈则瞪着大眼睛问道:“你真要成我姐夫了?”
秦川心道,感情这三个家伙早已经知道了啊,不仅如此,多半还达成了一致,不过这样也好办了,这种事让自己来说还多少有些尴尬。于是他先向尹元康稽首说道:“老大人,此事乃秦某处世不周所致,让令孙女受委屈了,秦某向老大人陪过。”
尹元康却道:“小女自小知书达理,能明事理,能与翁主一同侍奉于你,也算善了,望你能好好待之。”
秦川再稽首:“谢老大人成全。”
然后秦川又向任福说道:“任公公,在下与翁主之事,还望公公美言。”
任福笑道:“翁主自小由任某看着长大,翁主天性纯良,宫中之人无不喜爱,你算是得到宝玉了,好好珍惜。”
秦川便向任福稽首:“多谢任公公。”
定远君李琈说道:“秦川,我姐姐平日对我们可凶啦,你是怎么降伏她的?”
秦川脑门起了黑线,这是怎么说她姐姐的,如果被李华知道了,这小子少不了又要挨整,不过他好像也没说错,于是秦川正言道:“任公公说翁主纯良,秦某深以为然,秦某对翁主是钦慕之至。”
李琈知道秦川在说场面话,也不在乎,接着又说:“秦川,你是不是还要娶一个海商的女儿为妾,听说那女子更是脾气火爆,还敢杀人,刀剑火铳随时不离身,到时候她和我姐姐闹起来,你帮谁?”
其余三人一听,这熊孩子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秦川的家事也是你能管的吗?
秦川想了想,说:“家中自有规矩,你姐姐是大妇,当为一家之主。”
李琈上下看了一下秦川,故作老成的点点头:“嗯,也只有你才能降住她们,怪不得成百上千的倭寇都在你一个人面前跪降。”
倭寇和老婆能相提并论吗,秦川有种想揪这孩子耳朵的冲动,还是尹佳慧那边比较好办,尹佳慧的弟弟可没有王室光环的加成,秦川随时随地都可以教训那小子。
当然,秦川是不能揪李琈的耳朵的,万一(机率没有万分之一那么小,实际上是十分之一以内)李琈成功登基,那秦川就只有被整死、逃亡或造反三种结果了。
虽然有李琈的打岔,但秦川到光州的目的还算是比较顺利的达到了,觥筹交错之间,定远君团伙和他结成了同盟,秦川得到了他想要的婚约背书和高丽王室及朝廷在大义名分上的支持,而定远君一伙也在名义上将晋州实力派收归麾下,从而能够走出全罗道大佬李洸的阴影,朝着掌控高丽南方跨出了一大步。
而任福则有着更深的考虑,他已经在着手帮李琈向储君的位置发起冲击了,光海君虽然被立为世子,但现在这个局势,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谁又能说得清呢?